不少人可以通过静思达到暂时的极乐,或“见”到伟大的爱。我把见这个字打了引号因为这些体验根本不是眼睛和你的任何肉体器官的感觉。无论是极乐还是伟大无边的爱,都不是感官的感觉,而是无法描述的直觉,是超越物质也超越精神。但今天我不讲这些体验因为再美好再伟大它们不是静思的目的。他可以欢迎这些体验,这些体验很好,但如果一个人静思目的是为了这些特殊的体验,它误入歧途了,方向搞错了。
如何真正衡量静思的质量? 关键是达到安宁。越大的安宁越好,这是无标准的,安宁可以多伟大,只有自己体验了就知道了。我可以描述比喻一下,帮你理解什么是安宁。安宁可以是“自我意志的感觉没有了,完全熔化在神圣的意境中,也就是说忘我了”,安宁也可以是“自己的心被神圣的光照亮了”,这些都是我的比喻,因为我无法给你描述什么是安宁,这些描述是给你指一个方向。 当静思达到安宁后你回到了日常生活,你一般会有这样的感觉,你感觉到你的心装满了慈爱,好像这个慈爱太大了你根本无法自个儿承受,要溢出去给周围的一切。
如果你在静思后没有达到安宁和心静,可能你还没有到位,或则可能方法不对。但如果你可以隐隐约约感触到一点安宁,好啊! 你的静思有效果了。
获得安宁和昨天我们提到的自我检查观察静思法是相辅相成的。如果你的品行越提高,通过自我检查后学到错误的根源后智慧越提高,越容易在静思中得到安宁。 你越得到安宁,就越可以帮助你站在非个人的角度提高自己品行。
获得安宁是如此的重要,因为大我就在完全寂静的地方等待你,一个闹腾的心是去不了那里的。当你安宁到位,就进去了。
我们普通人往往把静思理解成静静观察反思的练习。这样的理解其实是半对半错的。静思都是从观察自心开始的,观察和自我检查都是初期和中期的要做的练习,是为后来打一个坚实的基础,但不是目的。当观察和自我检查作足后,你进入高级阶段,思想要彻底地放弃,心要彻底地清空,进入彻底的安宁境界。 当然在初期和中期阶段的静思中,你一定会得到相对满意的安宁,但因为那时你还有思想,因为自我检查和观察就是思想运动,所以不可能达到无思想后才能达到的绝对彻底安宁。 我虽然把这个初期->中期->后期的过程用短短几行字解释了一下,但在实践中不是一个月或一年可以完成的事。而是很多年的工作努力,不要期望跳级加速完成。这是一个人下半辈子直到死亡的工作。
但你不要担心,因为最最艰难的是初期。在初期你不可能感到特别的安宁,因为你不断地被自己的思想和欲望控制。只有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才可能进入无思。 如果你开始时可以坚持,余下的路会越走越容易。这是一个从个人努力最后抵达无努力的过程。 是一个开始折磨自己,慢慢从折磨变成享受,享受到你不静思就会难过的程度,用一个俗人的比喻有些人大概听懂了:静思如果达到了高质量安宁,这个享受超越最完美的人类性交满意程度。
再告诉你一个秘密,增强你的信心. 这个从努力到无努力的过程往往不是线形缓慢发生,而是某一天的类似量子跳跃(QUANTUM LEAP)那样地发生。 在不断坚持的第N年,突然一霎那,你进入了彻底安宁,发生质变!
换一个说法,静思过程好像是“等待”,“等待”,“等待”,不断地放弃思想地“等待”,集中到大我上,第N年的某一时刻,突然过去了,无努力了,安宁了。。。
是什么突然拉了我一把?我不知道,一定是大我拉了我一把,而不是出于个人的努力。
过去后,你就知道了真正的你是什么,你就知道了这个肉身不再能够局限你了。
再换一个说法,帮助你理解这个“物理”意义:你的思想是唯一阻挡真理的光辉的一层黑雾,当思想这层黑雾被抹去后,真理的光辉就照耀过来了。人们问,为什么心一定要静止? 是为了见上帝?因为上帝在宇宙一切之中,也同时是一切的背景,上帝是绝对的宁静,正因为这样的宁静,无神论者怀疑神圣的存在,因为他们眼睛是看不到的。当人心进入安宁,当这个安宁深化,人心就接近神心了。开始第一次真正接触到了神心,大我的心。 这个神心好像有无比的吸引了,人心越接近它,它的吸力越大,最后神心把人心整个吸过去,这就是基督教里的Union With God. 这就是佛教里的NIRVANA。
博客:http://blog.wenxuecity.com/myindex/23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