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论坛』 [经济杂谈]交易为王的时代---乱说乱话
作者:VolatilitySmiles 提交日期:2007-4-17 3:35:00 访问:4757 回复:105
首先向这里以及国内,国外所有做交易员的朋友们致敬,因为你们是勇敢的一群人。听在国内做这行的朋友说国内再大的银行作交易员是不给提成的,那么你们就更值得尊敬了。
发这个帖子的目的纯属吹牛乱侃,所以没有什么逻辑,欢迎朋友们多搅和。
自我介绍一下,我是一名光荣的技术员,又叫做定量分析员,为一家银行的奇异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小组工作,因为这个圈子很小,就不说具体是什么产品了。我们小组人不多,十多个人,是世界上大大小小成千上万个交易小组中普通的一个,但是我们的能量还可以,每年创造的利润可能是国内某些中小城市一年的GDP,我们的最小交易单位是百万,后面可能是美金,英镑,欧元等等。组里的每个人都是博士毕业生,平时相处和所有公司都差不多,但是我们为了好说话都是排排坐,组长就坐在头里,我就坐在尾巴上。
曾在这里看到一些朋友说高盛啊什么的公司只会耍嘴皮子,不会交易,投资银行都是皮包公司,只会收买高干子弟赚钱。他们看到的可能不全面。作为全球最大的prop trading house,高盛的主营业务就是交易,业内有句玩笑话,Goldman is a big hedge fund with investment bank appearance,原句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我个人认为他们的交易员应该是世界最强的。绝大部分投资银行在中国只有代表处或者极少量公司金融和资产管理部分,没有交易,所以这些朋友可能没有机会了解。也有人说高盛的首席执行官去年拿了4800万美金年终奖世界最高,其实不然,高盛自己最高的也不是首席执行官,比如高盛伦敦的交易员Ben Brahim在2003年就拿了至少税后5400万美元,还不包括没有兑现的期权,而伦敦的税率是40%。2005年美国华尔街的对冲基金经理James Simons拿了15亿美金的年终奖。2006年伦敦金融城的对冲基金TCI的Christ Hohn拿了3亿美金,却只能在金融城年收入排行榜排区区21位,上榜最后一名收入是税后5000万美金。这些基金经理实质上就是交易员。
另外一方面也有朋友喜欢动不动就把高盛的平均年终奖55万美金拿出来做论据也不合理,比如Ben Brahim当年工资就相当于他们公司里1100名员工的收入之和,而去年高盛的清洁工年终将大概是1万到1万5千美金而已(搞笑一下,当然清洁工不该包括哈)。
说这么多乱七八糟的就是想说一件事,交易为王的时代已经来临。随着基金大发展和private equity(不会翻译)以及风险投资基金的雄起,他们的力量已经发展的令人恐惧的地步,比如最近的荷兰银行兼并风波就是因为股东之一的对冲基金要套现导致的。作为这些基金的主要牟利手段的衍生产品交易就变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危险,以至于现在各大金融监管机构也联合起来开会限制对冲基金,private equity和风险投资基金的发展。而且因为普通流动性产品的spread(又不知道如何翻译)多年来一直变得越来越小,大家都在追求收益率高的奇异产品的交易,比如Ben Brahim的交易策略据说连金融城里能完全了解的人都不多。而伴随交易而来得高风险也越来越厉害,去年几个大的对冲基金连续倒闭,以及高盛和德意志银行都曾遭受的自营业务亏损,荷兰银行和德累斯顿银行自营业务的关闭,以及最近的西德意志银行的巨亏都是例子。现在的基金已经强大到了可以吃掉百年老店的投资银行的地步了,投资银行有时为了和基金抗衡和竞争而进行的这些高风险交易都是很令人担心的,一步不慎就会被基金和别的银行群起攻之。
也有的国内的朋友因为国内定量分析的极度缺乏和一些比较过时的关于交易和定量分析的国外言论,就片面的把定量分析摆在交易的对立面上我觉得也是不正确的。现在真正做单纯equity和plain vanilla的交易赚钱已经不像以前那么容易了,这是因为法规越来越全面严格,信息流通越来越快,像雷曼兄弟公司当年所谓的"燃烧的法拉利”那样赚钱的一帮人会越来越少(最后那5个家伙不是也没有跑掉),现在连各大基金公司也越来越要求招定量分析能力强的博士生,定量分析员工资年年升高,5年经验的可以拿到平均70到80万美金(这是两个大猎头公司的结论,我个人认为没有那么高,但平均超过50万美金应该不成问题),这些机构投资者不是白花钱的。有些朋友一提这个问题就喜欢搬出长期资本公司的例子,我个人认为那个模型一点问题也没有,100个投资银行或者对冲基金的人看了那个策略,100人都会同样作,但是像俄罗斯一个国家赖账这样的情况是没有办法估计的。
还有朋友又会搬出巴菲特的例子,巴菲特从来不碰衍生工具,那是因为1,他是买方,对卖方的产品当然不买账了,他的规模和名气保证了他没有短期收益压力和欠款问题;2,他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经相当于一家银行了,所以风险高于一切。3,他不是大家认为的普通投资者,他其实按照业内定义,完全可以是market maker乐,所以这么大的投资量,他的投资策略必然和一般投资者不一样,这一点他又很像银行了。银行其实追求的就是长期回报,所以银行只要不是自营业务都是很保守的,衍生工具卖给别人,自己一定要hedge掉风险。巴菲特不买,当然就省了hedge的费用了。如果我说大部分银行都能比他(其实他应该是伯克夏公司才对)的长期受益好,你们可能不信,但是银行确是市盈率很低的行业,其中道理和差别大家可以想一下。
累了,不写了,希望够了字数。
“王者之香”全球限量销售
“王者之香”邀你共享6月国际斗茶会更多推荐>>
作者:sothebe 回复日期:2007-4-17 4:53:18
不得不顶!!!!
作者:sothebe 回复日期:2007-4-17 4:58:35
private equity 貌似私募基金的说。。。。。
作者:sothebe 回复日期:2007-4-17 5:09:03
spread 流动性
market maker 做市商
hedge 对冲
伯克夏 伯克希尔.哈撒韦
作者:sothebe 回复日期:2007-4-17 5:21:48
prop trading house 资产管理公司
作者:sothebe 回复日期:2007-4-17 05:24:17
Goldman is a big hedge fund with investment bank appearance.
高盛的本质就是一家“丰满”的对冲基金。
作者:KANG73 回复日期:2007-4-17 10:18:40
作者:sothebe 回复日期:2007-4-17 05:24:17
Goldman is a big hedge fund with investment bank appearance.
高盛的本质就是一家“丰满”的对冲基金。
还有半句啊,披着投行的皮
作者:酷拉皮卡车 回复日期:2007-4-17 10:26:12
也许是因为楼主太专业,也许是因为楼主平时写文章很少
总之,楼主看起来不像是做技术的,没有什么清晰的思路。。
作者:shellton 回复日期:2007-4-17 11:30:18
spread 点差
market maker 做市商
hedge 对冲
伯克夏 伯克希尔.哈撒韦
作者:sothebe 回复日期:2007-4-17 11:42:42
spread 点差
-------------
谢谢楼主的指正!!!
作者:爱德 回复日期:2007-4-17 11:44:19
写的好呀,谢谢!
作者:tsong 回复日期:2007-4-17 11:50:33
我觉得关键问题是目前的体制下风险损失和获利回报根本不成比例。。
交易员们赚了有大量的提成和天文数字的年终奖金可拿,而且还是Cash.
亏了则是LP们倒霉。。
Amaranth垮了,投资者血本无归,但Hunter几年下来已经为自己捞了数亿美金。。最近听说还要出山,还想东山再起。。。
作者:随云西东 回复日期:2007-4-17 11:59:15
楼主是定量分析员吗??从行文的风格看不象哦。
文章带形容性质和主观描述性的文字太多。
定量分析员的风格不是“一切看法都基于事实和数据”吗?
作者:没事谈谈贵族精神 回复日期:2007-4-17 13:32:06
LTCM的头也东山再起了
再度捏着26亿兴风作浪
作者:VolatilitySmiles 回复日期:2007-4-19 06:09:41
不好意思,自己的帖子自己顶一下。谢谢楼上sothebe朋友的翻译,还有那个shellton朋友的指正,呵呵,sothebe误解了,这位shellton朋友比我知道的多。
我不是做equity research的人,要一天到晚写报告,除了灌水,很久没有写过大段文字了,估计这么多汉字几年以来可能就在天涯写过。没有逻辑,纯属瞎侃,大家不要笑话。我写的这些东西其实都是属于equity research的东西。但是他们的东西我个人认为还是主要看经验,学术背景不高也可以学会的。但是定量分析的东西可能数学和编程多一点,公司里没有办法培训的。
至于做什么工作,quant也不是什么好工作,相同级别下差不多是front desk拿的最少的,没有什么可以吹嘘的。如果在这里讨论什么Gauss-gauss quadrature based Black-schole volatility calibration for bermudan swaption pricing in the 4 factor BGM model,估计大家听了也没有意思。
赫赫,好事的朋友不要用google查了,这个网上是不会有的,我这里给大家透露一下,数理金融,定量金融等等领域是实业界领先学术界的,所以这些是没有哪个银行会发布的。国内在数理金融领域强的是研究数学方法的人,数白了就是数学系的人,至于搞经济的,我到现在只看到过一个天才是学经济作quant的,那就是peter carr。
至于ltcm我回过这位朋友的帖子了,他们这些人只是打工的交易员,没有超过交易上限,没有违规操作是不会坐牢的。而且我们公司的对冲基金部门还有当年ltcm的明星交易员在做,所以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另外告诉大家,我们华人无论在quant,还是对冲基金都有很多真正的高手,我这种打工仔只可以仰望。比如barcap的某方向的quant的global head,(不说方向和名字是顾及这位前辈的隐私),以及在文学城上发帖子的那位牛人,32岁就拿了1400万美金的年终将,比我只大了那么几岁而已,就如此厉害,牛啊。
作者:sothebe 回复日期:2007-4-19 07:16:05
美丽的中国,将平静的崛起!!!!!!!
作者:sothebe 回复日期:2007-4-19 07:21:40
真正的 leader 是有交易分红的 ~!!!!!!!
作者:爱下黑白棋 回复日期:2007-4-19 10:14:13
一声叹息......
作者:太尉府高衙内 回复日期:2007-4-19 10:55:40
做quant的也不一定是数学系的人,有很多物理,甚至化学的人。不过话又说回来,说什么数理金融理论界不如实业界,这也太夸张了。因为理论界有无数的数学家在搞的。只不过理论界和实业界的方向不一样而已。实务界用的理论也不算是特别的高深。一般brownian motion基本就够了。最多,加一个跳跃的possion process。基本不会弄什么levy process之类
学经济的要看稿什么的。如果搞计量经济,数量经济的人,数学也很强。但是,个人认为,交易不一定就是数学。毕竟交易还来源于对市场气氛和经济状况的把握。否则光数学没什么意义。不过,数学有用是肯定的。
我最推崇的华人交易员是以前lehman,现在SAC的江平。绝对猛人。不过,做交易太辛苦了,工作时间太长(我只说是developed markets)。没时间泡妞了。而且各大金融中心都是禁欲之地。香港无美女就不说了。伦敦,纽约的老外太粗壮了。还是上海好。可惜金融不够发达。
作者:VolatilitySmiles 回复日期:2007-4-20 03:12:20
作者:tsong 回复日期:2007-4-17 11:50:33
我觉得关键问题是目前的体制下风险损失和获利回报根本不成比例。。
交易员们赚了有大量的提成和天文数字的年终奖金可拿,而且还是Cash.
亏了则是LP们倒霉。。
Amaranth垮了,投资者血本无归,但Hunter几年下来已经为自己捞了数亿美金。。最近听说还要出山,还想东山再起。。。
-------------------------------------
这个没有办法,游戏规则如此。
者:太尉府高衙内 回复日期:2007-4-19 10:55:40
做quant的也不一定是数学系的人,有很多物理,甚至化学的人。不过话又说回来,说什么数理金融理论界不如实业界,这也太夸张了。因为理论界有无数的数学家在搞的。只不过理论界和实业界的方向不一样而已。实务界用的理论也不算是特别的高深。一般brownian motion基本就够了。最多,加一个跳跃的possion process。基本不会弄什么levy process之类
学经济的要看稿什么的。如果搞计量经济,数量经济的人,数学也很强。但是,个人认为,交易不一定就是数学。毕竟交易还来源于对市场气氛和经济状况的把握。否则光数学没什么意义。不过,数学有用是肯定的。
我最推崇的华人交易员是以前lehman,现在SAC的江平。绝对猛人。不过,做交易太辛苦了,工作时间太长(我只说是developed markets)。没时间泡妞了。而且各大金融中心都是禁欲之地。香港无美女就不说了。伦敦,纽约的老外太粗壮了。还是上海好。可惜金融不够发达。
------------------------------------------------
我说的是国内做的好的都是数学系的。至于国外,我在另外一篇帖子里已经说过,理论物理,化学工程,机械工程,数理金融等都有。
理论不如实业界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厉害的人都被银行挖走了,要不就是被请去做顾问了,银行的丰富资源保证了这些可能性。这两种情况下,研究的成果都不能发表。我们银行几个月以前开掉一个quant,他来我们公司以前是全美商学院前5,金融学前3的大学里的金融学教授,他的论文在John Hull的那本圣经里都多次被引用。
实业领先理论自从bs模型出来以后一直如此,每个领域举个代表性的例子吧。征信产品衍生工具中的CDO,Hull和White在06年12月发了一篇forward starting和option的论文,随后此类论文就如雨后春笋一般了,但是早在05年9月荷兰银行就甚至已经开始做forward starting CDO square了。而利率/汇率衍生工具中的基本模型BGM,其实在那3个人弄出来以前,业内就一直用了这个方法,以至于学术界用了他们的名字命名以后,实业界大部分还是用LIBOR forward market model来称呼,间接不承认他们是发明人。我自己见到的例子,一个很牛的教授,在世界第一的金融期刊JF上多次发文的,搞了一个数值积分的方法被人追捧,但我们小组去年年底在他之前就已经彻底把他的方法摒弃了,原因是收敛不够快。而我们自己连写的每一段程序代码前面都要加上This is the property of xxx protected by the copyright act of........更何谈发表。当然,我说的也是绝大多数的相对情况,某些方面当然也有理论界领先的。
至于你说的关于bm, possion, levy process的语句中有很低级的概念错误,估计是高手一时笔误,我就不说了。数量经济离理论物理的差距是非常非常大的,我因为两个领域都瞎混过,才有这样的感觉。
从你说的话里我感觉你没有做过quant。你是做流动性产品的交易员吗?香港,很少有银行会有成规模的定量分析小组,新兴市场的表率。如果你在中环,应该有机会泡到不少美女阿。如果说工作时间长,那前台没有不长的,所以加油吧。
作者:sothebe 回复日期:2007-4-20 06:50:47
This is the property of xxx protected by the copyright act of
-------------------------
摘自......且版权依法受保护.......
-----------------
楼主,您是个实战经验丰富的牛鼻人!!!!!
作者:luciferoz 回复日期:2007-4-20 7:19:04
留名,自己再厉害也不过是莽夫啊。还是要进基金搞才会赚大钱。
作者:一无是处 回复日期:2007-4-20 09:10:46
“Goldman is a big hedge fund with investment bank appearance”
---------这张皮对高盛的意义呢?另:楼主够牛
作者:太尉府高衙内 回复日期:2007-4-20 9:55:55
至于你说的关于bm, possion, levy process的语句中有很低级的概念错误,估计是高手一时笔误,我就不说了。数量经济离理论物理的差距是非常非常大的,我因为两个领域都瞎混过,才有这样的感觉。
--------------------------------------------------
你不至于吧,对于概念这么执着。。。BM都用滥了。是个人都会。poisson一般在用在信用违约这里解释违约这种突发事件。所以我说是跳跃的。不过你说得没有错,levy过程实际上包括BM和Poisson,但是我一般喜欢叫非纯BM和Poisson或者2者结合的独立增量为Levy。坏习惯,改不了。。。
我之所以说实务界不如理论界,我觉得实务界太注重应用了。就好比这么多利率模型,没有几个有很好的微观基础的。不过,也没办法,实务界最重要的是赚钱,不是解释经济现象。
至于产品,比如你说的forward starting CDO squared。设计并不难,你如果要搞定价,所以辛苦,也不是搞不出来。差别基本就是定价是否准确的问题。但是问题是,你产品设计出来要卖得出去。比如,我可以搞一个constant maturity quanto snowblade CDS。问题是谁买啊?而且,现在就连你说的CDO^2销路也不是很好。
交易,哪怕是做exotic products也不是都是Models。因为模型在bank trading里面一般只是辅助。很多时候还是要依赖于对于市场的把握。比如,上个礼拜,这里买出了几个knock-out options, GBP/USD的。knock-out level是2.00。按道理,买出之后,交易员必须hedge,但是,因为比较近,所以,几个交易员就估计GBP会破2。就不hedge。果然,破2。结果白赚premium。所以,我说交易还在于对经济和市场的把握。
从你说的话里我感觉你没有做过quant。你是做流动性产品的交易员吗?香港,很少有银行会有成规模的定量分析小组,新兴市场的表率。如果你在中环,应该有机会泡到不少美女阿。如果说工作时间长,那前台没有不长的,所以加油吧。
------------------------------------------------
香港这里很少有quant。而且从业人员素质低劣,就连做exotic的,有不少也不怎么样。我就遇到过一个号称是USD Exotic Rates Trading的香港女人。居然不知道学随机分析,还需要测度论知识,我说泛函,她一脸茫然。至于Malliavin之类,居然从未听说过。。。别的专业问题我就不说了。。。就这么泡货,居然还是个Director。。。
我么,我不是quant,也不是流动产品交易员。你可以猜猜我是做什么的。。。哈哈。。。
香港无美女,这是肯定的。这么多banks就连前台小姐我都觉得长得差强人意。还是上海美女多。可惜不在上海,所以就只能整天和我的上海LP打情骂俏,连可以换换口味的对象都没有,郁闷。。。:(
作者:VolatilitySmiles 回复日期:2007-4-25 05:36:07
一般我除了MM心思不会猜别人的事。不过从你说的话看样子你是做structured credit sales或structuring。credit香港本来就是没有研发,没有生产的outlet,就连销售量也非常非常小,大概整个世界(除了伦敦,纽约,东京)加起来也只有3%。所以兄弟你要想作出点东西,还是要到这3个城市。director不奇怪,时间做够了就行了。很多quant进公司就是director,也没有什么,估计你超越她也只是时间问题。你说的东西估计如果是做产品方面的还真的有人不懂,当然这样的人可能主要是执行的。你说到malliavin calculus,个人感觉用处不大,至少我现在还没有看到实际应用过。据说求greeks可以有帮助,不过现实中不会真的去求闭合形式或者解析形,计算机数值算法的精确可以完全弥补不连续的缺点。
作者:tsong 回复日期:2007-4-25 10:54:10
问一下,做quant的出路是什么?以后如果不想做了能够转哪个方向?
作者:淋雨不再来 回复日期:2007-4-25 12:44:14
Trader可不仅仅只需要勇气,呵呵。
如果你说技术是光荣的,那么你应该定义在衍生品市场里。
巴非特他不玩衍生品,是因为他的理念是价值投资。而衍生品市场,我们是靠价差获取利润,而价格的来源却不是它本身的价值,而是市场愿意支付多少。
作者:faithlovehope 回复日期:2007-4-25 20:42:42
作者:VolatilitySmiles 提交日期:2007-4-17 3:35:00
……有些朋友一提这个问题就喜欢搬出长期资本公司的例子,我个人认为那个模型一点问题也没有,100个投资银行或者对冲基金的人看了那个策略,100人都会同样作,但是像俄罗斯一个国家赖账这样的情况是没有办法估计的。……
--------------------------------------------------------
哈哈,我来拍砖,果然不愧是定量分析阿。没错,模型的确没问题。但有一点,这个模型假设市场流动性无需担忧。但问题在于那个发明了所谓伟大的布莱克-斯科尔斯定价公式的高明学者不怎么懂基本的概率和期望。梅里维瑟大概也忘了这一点。那就是任何随机游戏中的第一定律:“如果失败的代价根本无法承受,那么成功的概率多大根本毫无意义。”
流动性不足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吗?显然不是,其概率必定不为0。他们的问题在于根本不考虑这种小概率情况的出现,他们没有PLAN B。换作其他因素也许可以将之忽视,但这个因素对他们的策略来说是致命的。可以说他们的破产看似偶然,其实是必然,下来率实践必然会出现,否则就是不可能事件了,假设即不成假设。
第三,俄罗斯债券违约并非不可预见,之前先后有泰国,印尼,韩国出现了问题,市场已经开始了风险厌恶的苗头。而鲁宾也开始厌恶继续助长道德风险。究其而言,是LTCM的自大,让他们认为不论市场怎样变化,他们的模型都能正常运作。
没错,全球市场很大,但再大的市场也没有自大的容身之地,你可以去市场上买到很多黑匣子,都是运作很好的模型,用过往的历史数据测试都有完美的纪录,很多都胜过LTCM的收益率。但不要忘记,世界在变化,过去并不代表未来。用这类系统交易你迟早会输个倾家荡产。LTCM以为他们的模型更复杂,开发者的头衔更高贵,因此他们的黑匣子就会不同,真是可耻的自大!
量子力学的出现打破了确定性的神话,然而,即使是致命的学者,专家,他们内心深处仍然拒绝承认这一点,希望能够通过精准的数字来描述世界的运行,这是我们的耻辱,也是我们的悲哀。
作者:faithlovehope 回复日期:2007-4-25 20:44:15
下来率实践必然会出现----------------应为 小概率事件必然会出现
作者:随云西东 回复日期:2007-5-6 12:03:31
俄罗斯拒付国债,不是千年不遇。
前苏联建立时,就将沙皇时期对外发行的国债一笔勾消,不就是债券违约吗?虽说政权变了,但对外发行的债券是其民族对外的债务,不能说不还就不还。所以,俄罗斯是“有前科”的。后来苏联解体时,俄罗斯政府出于政治考虑,又连本带息还了这些旧债。好些投机(投资)者还乘此大赚了一笔。
这些都是历史事件,不知道“专业人士”们在他们的模型中如何给这些事件附值。
------“量子力学的出现打破了确定性的神话”------
正如LZ所说:“如果在这里讨论什么Gauss-gauss quadrature based Black-schole volatility calibration for bermudan swaption pricing in the 4 factor BGM model,估计大家听了也没有意思。”
faithlovehope朋友在这里提量子力学,我估计大家听了更没有意思。高斯积分在LZ眼里就已经够高深了,更何况是薛定谔的波函数方程和狄拉克的矩阵?^-^
作者:VolatilitySmiles 回复日期:2007-5-7 1:02:46
上面朋友提的问题我都挺干兴趣的,不知道具体想讨论一些什么方面的内容?狄拉克函数(谢谢你教我这样翻译)在保罗。韦尔默特和尼科菲迪的金融数学初级读本都有应用,虽然和理论物理的内容不尽相同。薛定谔方程的应用我不是很了解。虽然我在这里没有一句话是表示高斯积分很高深的意思,但我个人因为知识有限,还是认为其中有很多深奥的东西。人说应用数学不是真正的数学,我不完全同意,但我们本来就主张使用成熟的东西,因为容易实施。不过有两点还请这位随朋友留意?1,不高深的东西在实际应用上还是有很多考量的,一是在不规则函数边界上的高斯积分往往误差很大,而且如果很容易因为多项式的二切寻根导致计算机workload过大。虽然我们不要求机器精度,但是因为产品的最小交易面值是1000万美元/英镑/欧元,或者是10亿日元,加上衍生工具的放大作用和多次迭代的误差累计,往往很小的计算误差(假设测量误差可控)会有很大的输出误差,不知道随朋友有什么好的建议。2,普通高斯积分因为没有对函数本身的概率密度进行任何假设,所以在作积分累积时要单独考虑这个问题。所以我写的是Gauss-gauss积分,不是常见的数值积分,随朋友认为怎样比较便捷?
faithlovehope朋友认为小概率事件一定会发生,那么我想请问1。概率为零的事件会不会发生呢?2。在一般侧度空间非连续函数概率或者具体说单个事件发生概率是多少。3,两个相同的事件,一个在普通概率空间(我假设就是这位朋友说的我们实际生活空间)概率为0.00000000001,但在另一等价测度空间概率为0.9999999,那么这个事件到底是大概率事件还是小概率事件呢?这里还有一个例子,如果你投掷一个钱币无数次,结果是一次正面接一次反面然后正面然后反面。。。。。这样的事件会发生吗?
这里有两个考虑。1,作模型不是为了100%反应真实世界(而只是反映我们感兴趣的世界),很多概率是没有办法反应在模型里的。2,如果你没有承担风险,你怎么能期望赚钱?我说我的模型比ltcm的好,为什么,我的模型就是什么也不买,什么也不做,因此我不会亏钱,难道我这个模型真的好吗?
tsong朋友,作quant职业生涯比较长,很多人到了50岁还在作。而且我知道现在真的是金融界全面quant化,所以转行很容易。我的前任现在就在一家对冲基金作,当然比投行风险大,但可能的回报也大的多。
作者:随云西东 回复日期:2007-5-7 14:55:56
既然LZ感兴趣,我就多说几句:
1、我说的是“狄拉克矩阵”,不是“狄拉克函数”。
2、所谓“小概率事件”的“小概率”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不是永远都绝对是“小概率”。概率函数本身就是可变的,是变量,不是恒量。
3、Black-schole模型是基于正态分布的市场假设推导而得。但如果市场不是正态分布,结果会怎样,交易者又该怎样办?LZ有没想过这些问题?不要告诉我这是“小概率事件”,不用考虑。^-^
4、既然你在技术上不能做到精确,为何不能采取这样的策略:允许操作上容忍足够的误差。作为交易者,我情愿要模糊的正确,也不要精确的错误。
5、淋雨不再来朋友说得有道理。衍生品市场靠价差获利,参与者利润来源于对手的钱袋,而不是产品本身的价值。这不同于价值投资。正因如此,对大资金来说,流量(市场的流动性)计算比价差计算更为重要。你不但要计算市场价差,还要计算对手口袋里有多少钱。如果对手口袋里没钱,价差是没意义的。象LTCM上百亿的资金,不考虑流动性,出问题是迟早的事。
6、某些交易者试图使用深奥复杂的“数学模型”,来捕捉市场的“噪声波动”机会。但也有些投资者干脆忽略市场的噪声,只依据简单的理念寻找市场的长期趋势。如果仅仅因为后者所采用的“模型”不够“高深”而厚己薄彼,那未免有点可笑。
7、象围棋,不要以为背熟了定式和名人棋谱,就懂棋了。若不能赢棋,定式棋谱背得再熟,也是不懂棋。同理,不是以为知道几个函数和方程,就懂数学了。数学很神圣,请不要胡乱随意玩弄。
作者:VolatilitySmiles 回复日期:2007-5-7 17:13:47
这位随朋友挺有意思的,不屑探讨一些实际问题也就算了,倒是又给了我一顶玩弄数学的高帽子,嗬嗬,我倒还真的希望自己能有那么高的本事,可惜还不行。希望就事论事,哈佛讲,soft on people, hard on points,我们老祖宗讲的对事不对人,我颇为赞同。
1。dirac function和dirac矩阵的关系,如果感兴趣可以去看一下相关书籍,如果随朋友有什么高见,欢迎探讨,如果我有不了解的问题,可以帮你去问下组里的其他同事,他们一半都是理论物理博士,其中颇有几个超级牛哥,理应比我知道的多。虽然这是量子力学的东西,但是在信号处理等各个方面都有应用。
2。我同意你的观点,你认为应该怎样才能很好的捕捉到概率这个特性呢?怎样才能做到ergotic呢。
3。bs模型实际应用中不是用来定价的,而是用来取市场参数的,你相信吗?大家都是用的它的衍生型。确实,log-normal不完全符合fat-tailed市场数据,但是实际应用中有2点考虑,计量/数学经济中有使用mixed log-normal来模型这种现象,可以做到非常精确,我个人认为只是一种变形的函数拟和,效用比不好,也就是实际中没有人用的原因,2就是趋同性,因为大家都用相同的methodology去定价,那么会有一种效应,就像是股价和利率波动中的期望决定移动。
4,实际应用中怎么会不允许足够的误差?你真的了解什么是模型吗?我自己也做过交易,交易员想什么我了解。但是你不take risk,怎么赚钱?如果ltcm做到完全hedge,他们不会损失什么,但谁又会去给他们投资呢?
5,你说的正好就是我想说的巴菲特投资方式的原因,1600亿刀的资产,这里还老是有人来追捧,我想问几个人能跟的起他的投资方式?还有就是你因果颠倒了ltcm的损失原因。不是因为流动性出问题才有了它倒闭,而是因为它因为各个方面信用问题出了问题,要倒闭了,导致流动性过差,出现恶性循环。建议参考去年11月摩根斯坦利等银行对这个问题的再次反思。再说了,哪个对冲基金不是赌单向流动,哪个不想用衍生杠杆扩大收益,只不过ltcm比较倒霉,不能就因噎废食吧。
6,我做cable交易的时候使用的就是简单模型,而现在每天做的模型比那时候复杂多了。我认为不管黑模型,白模型,赚到钱就是好模型,从来没有厚此薄彼。相反很多朋友因为对复杂定量模型不了解,或者因为自己做的是流动性产品就借着一些ltcm的例子来贬低定量研究。
7,???
作者:边缘观察 回复日期:2007-5-7 19:44:35
lz对美元长期趋势怎么看
作者:your马甲 回复日期:2007-5-7 21:11:16
不懂,不信,因为....
作者:王荣欣 回复日期:2007-5-7 21:33:55
mark
作者:JAMES1977 回复日期:2007-5-7 22:16:30
QUANT里真正有用的是极少的。 至于金融界招一大帮博士什么的去研究怎么算计人家的钱袋老实说是浪费了,这些人其实更该去搞科研发明, 不过也没办法, 人性。
各个交易员, 说难听了都是撞大运, 在一场豪赌中, 赢的会被人记住, 输的人其实更多。 赢的人当然不愿意承认自己只是运气比他的对手好些罢了, 人性会让他觉得自己智力的结晶,模型什么的, 比对手好。
我就不太听什么博士的, 尤其是国产博士。 骗没读过大学的还行, 我们好歹读过, 知道其实通常是最烂的才会选择读下去, 真正在读书时因为得到奖励而表现出更强智力的不是被海外大学挖走, 就是被大公司挖走了。
随便问问, 明天美圆对欧元会怎么走呢?
作者:慕苏 回复日期:2007-5-7 22:34:01
呵呵,我是从那个投资的贴子追到这里来的。
似乎LZ一面在普及统计的基础知识,一面在普及金融工程的基础知识。
BTW,关于LZ办公室的做法,让我想起,嗯,LZ不会是Lehman Brother的交易员吧。呵呵,如果是的话,真是没有想到那群忙忙碌碌的家伙里面还有人上天涯呢。
作者:随云西东 回复日期:2007-5-7 23:05:22
我不是在探讨实际问题吗(我说这么多,看来都成废话了)?我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在针对人?^-^
是我表述不当,还是你理解有误,这是个问题。^-^
1、还没触题,就用“博士”头衔吓人哦。^-^
2、VolatilitySmiles朋友在裴生的帖里有个过马路的例子,不妨参考一下。
3、Black-schole模型,我自己也在使用,但用法跟你们不一样。这一点最起码表明我不会“贬低定量研究”,因为我自己也在做定量分析。我只是想提醒一下,定量分析有缺陷,有时缺陷甚至是致命的,使用时千万要小心。这可不是“片面的把定量分析摆在交易的对立面上”。(我想这样的表述够清楚了吧)
4、我不知你们是怎么理解“足够误差”。按我的意思,如果误差导致的后果是致命的,那么这个误差不在“足够误差”之列,是不能容忍的。险当然要冒,但不是以命相搏。
5、我钱虽不多,但也跟着老巴的方式做,而且是在国内市场(很多人还说老巴的方式不适合A股^-^)。在市场中,很多因素是互为因果的,进场前,就应考虑到。若在市场中已然粉身碎骨,还只把原因归到运气倒霉,那我只能说“祝你好运”了。
6、第2点已说过了,但还是补一句:市场中没有专家,只有赢家和输家。
7、数学很神圣,象锋利的宝剑,会用能十步一杀,不会用可能伤及自己,所以要慎用。至于什么是会用,自己看着办吧。这下不用再打问号了吧?
作者:tsong 回复日期:2007-5-8 14:04:23
呵呵呵。。。别把问题扯开么。。
我还等着随云西东继续扯dirac function和dirac矩阵的关系呢。。。
作者:faithlovehope 回复日期:2007-5-8 18:08:21
晤,又有人和我碰撞了,真高兴,希望能有新的收获。
一条一条说吧,先说概率为0的事件会不会出现。
从理论上讲,概率为0是不可能事件,应该不会出现。但这并不绝对,我们所说的概率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计算概率,一种是统计概率。先说统计概率,举个简单的例子,在之前,根据统计,所有的天鹅都是白的,这一概率是100%,但直到在澳大利亚发现了黑天鹅……,所以我说,在现实生活中,概率为0的事件仍然可能发生。
关于计算概率,独立是运用我们已知概率数学的一个要素,就是那种抛硬币的过程,前一次的结果不影响后一次。而这不是市场运行的方式。市场中,恐慌会吸引恐慌,贪婪会招致更大的贪婪。所以价格的波动是不服从一般的正态分布的,价格出现极端的情况要比理论上大得多。根据我们现在的概率理论,有人算过,87股灾那么大的下跌,即使过程再重复10万次,其发生的可能依然是“不可能”.这就是理论与现实的鸿沟。
其次,关于流动性小概率的问题,我在另一篇帖子讲过了
“流动性恐慌是小概率事件,但这个概率有多小呢?值得玩味的是,当94年LTCM踏入这个市场时,正是当时发生的流动性恐慌扩大了利差,让他们大赚了一笔,而后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更加奇妙的是LTCM的掌舵人梅利维瑟之所以发迹,在索罗门混得风生水起,也在于之前有公司赌利差破产,这种概率,可以简单的忽视么?”
您讲:“我自己也做过交易,交易员想什么我了解。但是你不take risk,怎么赚钱?”我深深的怀疑您懂的交易员在想什么,幸好您没有继续呆在哪个岗位,不然迟早要被炸毁。承担风险没错,但不能承担无限的风险,不能承担破产的风险。你要承担你可以承担并且风险报酬比合适的风险。这就是那随机定律的真谛:“如果失败的代价根本无法承受,那么成功的概率多大根本毫无意义。”
您讲“ltcm的损失原因。不是因为流动性出问题才有了它倒闭,而是因为它因为各个方面信用问题出了问题,要倒闭了,导致流动性过差,出现恶性循环。”我有个疑问,为什么它的信用出问题呢?您对流动性的理解未免太片面了。须知,流动性问题对LTCM的影响在于两方面,一方面市场的流动性偏好如此之强,以至于对美国国库券的需求不断上升,价格根本降不下来。而其他债券的价格不断下跌。对LTCM这样做空美国国库券做多其他债券的公司来说,每天都在扩大损失。第二个,才是因为它本身持仓过大而根本无法脱手。
“哪个对冲基金不是赌单向流动,哪个不想用衍生杠杆扩大收益,只不过ltcm比较倒霉,不能就因噎废食吧。”我还想问,您真的了解LTCM的运作方式么?LTCM几乎是对冲做的最好的对冲基金,他可不是在赌单向,它的绝大多数头寸都是相互对冲的,确保不论债市走牛还是走熊都能赚钱。我建议如果您真的不了解LTCM,就大大方方地承认,我们都有很多不了解的事,承认自己的无知并不可耻,倒是不懂装懂很让人鄙夷。
作者:随云西东 回复日期:2007-5-8 23:52:38
(由于很多数学符号不能输入,只好用语言描述)
狄拉克函数(一般定义):
δ(x)=0,(x0)
∫δ(x)dx=1,积分区域从负无穷大到正无穷大。
这个函数是狄拉克最初提出并定义的,所以又称狄拉克函数。
在信号处理中,单位冲激信号可称为冲激函数,反映一种持续时间极短、函数值极大的信号类型,可用狄拉克函数。
在物理学中,也用狄拉克函数描述质点的密度函数。
狄拉克矩阵:
量子力学中,对于自由粒子,其动量、能量波函数满足薛定谔方程。但是,对于具有自旋的粒子,其波函数不仅含有动量和能量,还要带有自旋极化方向信息。如自旋为1/2的粒子,其自旋有两个方向。在原子内部的电子,其自旋方向由泡利矩阵(2x2的矩阵)表示。
对于自旋为1/2的粒子,狄拉克用四分量波函数ψ表示,四分量波函数ψ一般写成两分量的旋量ψ1和ψ2的2x1矩阵。并引入两个2x2矩阵。
这就是所谓狄拉克的矩阵,是量子力学中很重要的东西。
tsong朋友:
我说“狄拉克矩阵”不是“狄拉克函数”。上面是我知道的狄拉克矩阵和狄拉克函数,两者不是一个东西。毕业多年,大学里学的东西很多都还老师了,只能凭记忆胡乱说一点。至于两者的关系,提出来的不是我,是LZ,你应问LZ。LZ有超级牛哥做技术顾问,估计不会令你失望。^-^
你也算是个斯文人,把讨论问题说成“扯”,就太那个了。还有上次提醒你不要乱扣帽子,这次你又来了,把LZ的问题往我身上扣,这样不行啊。
作者:随云西东 回复日期:2007-5-8 23:57:31
补充一下:
对于自旋为1/2的粒子,狄拉克用四分量波函数ψ表示,四分量波函数ψ一般写成两分量的旋量ψ1和ψ2的2x1矩阵。并引入两个2x2矩阵。
(由于论坛输入的局限,上面提到的2x1和两个2x2矩阵,这里就不写出来了。大家知道它们是一对数学算符就够了。)
作者:QQ管里员 回复日期:2007-5-9 0:31:27
在讨论量子力学啊
作者:VolatilitySmiles 回复日期:2007-5-9 3:20:56
哈哈,精彩,随朋友原来是学物理出身的。薛定谔方程我也是本科学的。至于我说dirac function和dirac matrix的关系,我也是才疏学浅,但是借助强大的网络我还是找到一点,就贡献出来吧,有些是我自己的解释,不清楚的话见谅,嗬嗬,还好比较简单没有去打扰同事。数学符号不是很容易输入,就找近似的替代了。
有4个4*4矩阵gamma_u (u=1,2,3,4),满足gamma_u*gamma_v+gamma_v*gamma_u=dalta_uv,这里delta_uv就是Kronecker delta function,学过范函的朋友看到应该就比较熟悉了。这4个矩阵中的任何一个都叫做dirac matrix,而这个Kronecker delta function和dirac delta function也就是dirac function有很密切的关系,实际上他们具有相同的平移特性,公式不写了,其实就是同一个东西的离散和连续型,这也是为什么有的时候dirac function就叫做Kronecker function。一句话,dirac matrix名字的由来就是他们满足dirac function限制的dirac等式。我这个是纯数学解释,随朋友的有物理含义。
作者:VolatilitySmiles 回复日期:2007-5-9 4:35:35
补充一下,那个平移特性实际上是sifting特性,不知道如何翻译,因为我觉得有点像convolution的平移,也许翻得不对。
faith朋友你是纯文科出身吧,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感兴趣问一句。你说的计算概率的概念请见谅,我没有听说过。统计概率我从网上下了一段定义,"Statistical probability" is a term sometimes used informally as a synonym for frequency probability, which identifies probability with relative frequency over a long series of events or the proportion of an event in a large population.
你说的天鹅例子我揣摩如下:omega,概率空间,代表所有我们定义为天鹅的生物,x,随机变量,代表我们每次发现的那只天鹅的颜色特性,不妨设x=1当天鹅是白色的,=0天鹅是其他色。F,由x产生的
西格马代数,t,时间坐标代表我们每次发现一只天鹅的时间,假设我们发现第一次黑天鹅时间为t1,那么很明显,P1={x_t=1|F_t,t
我做不作交易员的问题你费心了。
Ltcm的基本策略如下:
1,赌单边(预期长期spread会变小)-〉操作(short流动性好的,buy流动性差的,也就是short spread的上限,buy spread的下限产品)-〉解套或者square position(到期或者spread消失时的反向操作)-〉赚到差价,套利周期结束;
2,保护-〉购买多种,多地区,多asset class的产品,分散风险;购买信誉度较高的政府长期债券;
评论,如果你非要说它什么不是赌单边,说什么不管牛市熊市都赚钱,我也无话可说,只是想问如果两边都赚钱它怎么还会倒闭?
策略解释,spread的产生是因为短期交易市场上对不同债券的需求不同造成的,有的是因为结算原因,有的是因为要做利率差导致的cost and carry,比如可能US treasury或者Japanese government bonds,对German Bunds需求就可能少一些,这样短期内可能US treasury就会贵一点,也就是产生了spread,但长期来说如果债券基本条件相同,价值会趋同,spread消失,出现convergence,这也是ltcm套利策略名字的由来。
倒闭原因:俄国赖账-〉投资者套现-〉市场liquidity dry up-〉导致1,ltcm大的position无法躲避风险,2,以前做保护的多资产分散风险政策失效,也就是说ltcm在此之前作VaR等分析用的Var-Covar矩阵变化了,可能是参数变化甚至函数本身变化了。假设它以前的correlation skew是高斯,那么后来可能变成flat了,所有的产品相关系数增大,导致对冲效应消失。-〉无法避险导致信用进一步恶化-〉恶性循环-〉巨大的margin call无法偿付-〉倒闭。
看你这么执著ltcm,再送你一点看不到也找不到的内容。据某著名银行一名当年率部参加狙击ltcm的首席交易员亲口告诉我,ltcm雪崩效应最初是从一种你意想不到的货币开始的,什么货币我不想告诉你,因为我觉得你没有提供给我任何有用的信息,也没有做出什么正确的结论,却对我做事做人指手画脚,不是一个好的讨论伙伴。
作者:VolatilitySmiles 回复日期:2007-5-9 5:21:14
慕苏朋友,给别人普及知识我自知水平还差的远,都是和网友讨论,题目就是乱说乱话。我的工作单位就不透露了,最近也和猎头联系,所以可能快跳槽,单位名字也不重要了。
JAMES1977朋友,部分同意你的观点。我虽然不是国产博士,但是国内很多博士水平是非常棒的,只是机制不让他们出头罢了。至于走势,我不做交易,所以不关心,呵呵。
作者:faithlovehope 回复日期:2007-5-9 17:41:56
那种货币,我猜是日元
所谓赌单边,不做对冲,只得是单纯买入或卖出一种债券(资产)并希望在随后的上涨或者下跌赚到钱的行为。你那样居然也叫赌单边,我不知道有时你那个交易员朋友告诉你的,是你本人独有的定义吧。
谢谢你的发言,就是因为有向你这样的人的存在,市场上才有人能赚到一点钱,你不再进入市场,真是市场的一大损失和遗憾。
作者:不知疲倦的赌徒 回复日期:2007-5-9 21:29:03
交易为王.
谁是赢家?
楼主想说的是模型为王吧.
醒醒吧,完美的模型根本不存在,越完美死得越快.
作者:JAMES1977 回复日期:2007-5-9 21:48:27
作者:VolatilitySmiles 回复日期:2007-5-9 5:21:14
JAMES1977朋友,部分同意你的观点。我虽然不是国产博士,但是国内很多博士水平是非常棒的,只是机制不让他们出头罢了。至于走势,我不做交易,所以不关心,呵呵。
================
机制就是被用来打破的, 博士都打不破, 我看算白读了那么高个学位。
随便什么交易, 都没人说得准明天的走势的, 交易本来就是一个胜负各半的地方。 要想确保胜多负少, 1 去做一个能覆盖到所有参数的模型同时指望你的竞争对手做不出这么一个模型 2 依靠资金, 反应速度和信息胜出 3 依靠欺诈手段胜出。
大多交易靠的是2和3。 尤其是3, 只要你发展地比现有法律覆盖范围快, 就能钻到法律空子, 搞所谓合法欺诈。
作者:慕苏 回复日期:2007-5-9 21:55:15
VolatilitySmiles,补充一点,bs模型实际应用中不是用来定价的,而是用来取市场参数的,可能是应用的一种,并且我猜你不在中国。
其实定价也是模型的功能之一,特别是当市场并不是完全有效的情况(比如俺们在中国,呵呵)当然,市场参数的取得也是一个见仁见智的事情,很令人头疼。
见笑了,我不是做数量分析的,进来班门弄斧。
另外,我喜欢你的名字,volatilitysmiles,这个smile本身就很神奇呀:)
作者:太尉府高衙内 回复日期:2007-5-9 22:03:38
作者:faithlovehope 回复日期:2007-5-9 17:41:56
那种货币,我猜是日元
所谓赌单边,不做对冲,只得是单纯买入或卖出一种债券(资产)并希望在随后的上涨或者下跌赚到钱的行为。你那样居然也叫赌单边,我不知道有时你那个交易员朋友告诉你的,是你本人独有的定义吧。
谢谢你的发言,就是因为有向你这样的人的存在,市场上才有人能赚到一点钱,你不再进入市场,真是市场的一大损失和遗憾。
---------------------------------------
你也不至于这么说吧。。。不要搞人身攻击。。。虽然我不同意LZ对于模型的极度推崇,我还是觉得是模型是很有用的。
不过VolatilitySmile对于模型过度推崇了。就好比你说的“比如可能US treasury或者Japanese government bonds,对German Bunds需求就可能少一些,这样短期内可能US treasury就会贵一点,也就是产生了spread,但长期来说如果债券基本条件相同,价值会趋同,spread消失,出现convergence,”这个基本没错,当然,我不讨论基本经济情况出现变化之类。但是长期是多长?可能你还没有等到长期的来临,你就应为财力不支,平盘出场了。
交易员最重要的素质是把握市场的气氛和经济的走向,从而很好地掌握各种趋势的timing。
原本,俄罗斯违约这种事不是没有人预期到,而且LTCM的对于模型过分信任,也不是没有人指出过。各个市场correlation变成1,不是没有人说不可能。问题还是在于他们对于模型的过分信任。
作者:gyhcxg 回复日期:2007-5-9 22:13:50
VolatilitySmiles.牛啊!不得不顶!
作者:frankzhou 回复日期:2007-5-9 22:37:44
这个贴子好,支持楼主及各位讨论者/
作者:ao4 回复日期:2007-5-9 23:40:24
lz强!从裴先生的帖子追过来啦,拜谢lz,可惜暂时还没看到“投机之王”先生。
作者:随云西东 回复日期:2007-5-10 00:14:43
VolatilitySmiles朋友,不知怎么说你好。你那些也算是dirac function和dirac matrix的关系?其实,你不如说两者的关系是它们都有个dirac来的干脆些。
虽然,看帖的很多朋友数学和物理方面的知识有限,但也不能在他们面前信口开河。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也。这些是学数学和物理的基本态度啊。
作者:VolatilitySmiles 回复日期:2007-5-10 5:47:36
感谢各位捧场,最近在这里浪费了很多时间。天涯或者说中国的论坛都有一个通病,就是讨论事情不对事,总是对讨论的对方做人等别的方面评头论足,可能是文革遗留下来的好传统,也可能是这样做比较容易,毕竟这是很主观的东西没有对错之分。最近比较忙,要跳槽了,好像看到以前一个网友写了什么GS,MS,UBS,ML,LBs,DB都是有各自含义的SB’s,我觉得说的很好玩,不过不幸的是我35岁退休之前都要和这些SBs们打交道了,还有这么多年啊。。。。所以还是回到我潜水员这个比较有前途的职业吧。
faith,恭喜你,猜错了。
作者:faithlovehope 回复日期:2007-5-11 6:19:45
很高兴我猜错了你的答案,如果我再这么一直正确下去,显然很大概率是我的自大病有犯了,能够察觉自己不总是正确,确认自己并不在奇妙的自我催眠中,真的是让人开心。
真遗憾你没能收获什么,然而你就如一面镜子,帮助我反省了市场中的许多,我从你身上收益很多,你的问题也激发了我进一步的思索的空间,谢谢你的发言。祝你在接下来的生命旅程中一路顺风。
作者:随云西东 回复日期:2007-5-11 21:41:24
“谢谢你的发言,就是因为有向你这样的人的存在,市场上才有人能赚到一点钱,你不再进入市场,真是市场的一大损失和遗憾。”
------
说句公道话,faithlovehope朋友这样说确实有点过分。
不应该!不应该!
作者:慕苏 回复日期:2007-5-11 22:34:45
faithlovehope同学是学文的,说话刻薄了一点,不过精神是有的。
不过还是建议去看看统计的基础知识,至少看看概率论吧,否则真的还是不能明白volatilitysmiles在说什么。过马路的例子其实讲的是总体的概率,您过马路的动作是其中1个testing sample而已。
话我又忍不住说回来,数量分析固然重要,但重要的以及模型的灵魂永远应该是,人的判断因素。其他的,也不想说啥啦。
作者:ILOVESHNY 回复日期:2007-5-11 22:42:22
“谢谢你的发言,就是因为有向你这样的人的存在,市场上才有人能赚到一点钱,你不再进入市场,真是市场的一大损失和遗憾。”
------
说句公道话,faithlovehope朋友这样说确实有点过分。
不应该!不应该!
-------------------------------------------
过分么,我不觉得,真话往往很刻薄.
作者:ILOVESHNY 回复日期:2007-5-11 22:47:13
。
话我又忍不住说回来,数量分析固然重要,但重要的以及模型的灵魂永远应该是,人的判断因素。其他的,也不想说啥啦。
-----------------------------------------------
你的最后一句话可不可以这样理解模型的灵魂是没有模型.
作者:浑身是毛 回复日期:2007-5-11 22:52:15
volatility的流动性太差,
有句话说得好,流动性是个胆小鬼,一有麻烦就消失.
所以基于volatility的模型交易策略需要非常小心.
信用衍生产品也一样,default rates流动性容易变得很差,我个人认为default rates用来做模型内生参数太不可靠.
某些时候,volatility不是变成smile,而是彻底broken.
主贴的意思是讲现在交易变成主趋势,后面吵架的帖子却扯到模型上,没有必要在天涯这种地方扯这些吧.
即使要扯,也别扯方法论,直接整点实际的,比如一个具体的strategy是不是可行,我来抛两个砖头:
1.垃圾债券和指标公债反映的信用spread,收窄到如此低,从终端客户到house的财务风险直接与此相关;毫无疑问,如果spread一旦上去,house的经营业绩和财务风险一定同时上升;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赌house票据(甚至股价)一定会与垃圾债券和指标公债反映的信用spread有同样的变化趋势?
2.2005年,GM和GMAC的债券和股票同时跳水,当然,现在恢复了不少.在公司面临危机的时候,如何针对垃圾债券和股票进行套利?当然,前提是美国这样破产法比较明确的地方.
我还是觉得这位哥们说得好:
作者:tsong 回复日期:2007-4-17 11:50:33
我觉得关键问题是目前的体制下风险损失和获利回报根本不成比例。。
交易员们赚了有大量的提成和天文数字的年终奖金可拿,而且还是Cash.
亏了则是LP们倒霉。。
------
没那么神秘.
作者:not 回复日期:2007-5-11 23:31:00
private equity应该是私人股本,如黑石吧?
交易就是赌博,赞同随同学,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不全是布阵(模型)吧?那么多高学历的聪明人在金融市场赌博,真的是浪费。纯粹的数学交易大量的交易高杠杆赚点差真的给市场提供流动性faithlovehope同学说的也不错,但有失厚道。LTCM因使用模型而失败,就如项羽临死还说非战之罪也,呵呵。索罗斯自称原始人一样赚大钱。这贴很多牛人,长知识了
作者:无知懒虫 回复日期:2007-5-12 00:29:20
很费劲的看完,雾蒙蒙。。。
作者:左小雨 回复日期:2007-5-12 1:43:29
鄙视LZ,您还是窝在伦敦闷头发你的大财吧.一帮子中国人窝在办公室里,整天对这一堆数字算来算去有什么好值得炫耀的?还在这里讨论来讨论去的,你怕别人学不会数学啊?
绝不要在公众场合谈论你赚钱的办法,懂吗?要讨论回办公室去和你老板谈。当然,倘若你想谈论QUANT作累了如何改行,兄弟我倒是有兴趣听听。
作者:faithlovehope 回复日期:2007-5-12 19:14:04
哈哈。真高兴VolatilitySmiles虽然人都走了,但还是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我平时的乐趣就在于戳穿一些用高级语言伪装起来的神棍,这几天我又想到几条很有意思的结论。
首先,有朋友认为我说VolatilitySmiles“谢谢你的发言,就是因为有向你这样的人的存在,市场上才有人能赚到一点钱,你不再进入市场,真是市场的一大损失和遗憾。”比较过分,我个人部分同意这个观点,之所以是部分同意,是因为我认为其他人这样认为并没有错,但是VolatilitySmiles以及他观点的追随者比如慕苏显然应该以吾言为是,为什么呢?因为根据统计概率,绝大部分人在市场中都是输钱,都是给别人做嫁衣,这是经验事实。而根据VolatilitySmiles和慕苏的理论,我们显然应该以高概率事件作为我们认识世界的标准而忽略低概率事件,所以,我向他们依照自己的理论,显然应该拥护我的说法。
对慕苏,我觉得你过于自大了,当然或许是我的错觉。为什么轻易断定别人没有学过呢?我不客气地说我受过很好的高等教育,大概处于正态分布的顶端部分,所以仅从概率上来讲,你在受教育水平上高于我是小概率事件。所以,根据你的理论,我们应该当作这种事不存在。概率论和统计学我都学过,我看不出我对小概率事件的定义和教科书的定义有什么本质的冲突,如果你认为有,请提出来。我所作出的定义,是为了突出小概率事与不可能事件的区别而提出的,人们观察事物有各个不同的角度,即使相互冲突也未必是错的,何况我上面已经有讲,即使概率为0的事件,现实中仍人会生,然,VolatilitySmiles作了那个逻辑上很具有迷惑性的解释,下面我会针对那个所谓的解释做出批判。包括你讲大数定理,讲什么总体的概率,但你要注意适用条件,我们现实所用的统计概率几乎都是总体的统计概率,而在现实生活中与决策相关的都是个人的,换句话说,是你在过马路而不是一群人在过马路,遇到事故,这一群人不会都死,甚至可能只会死一个,但概率并不保证死的那个人不是你。这才是关键所在。群体有群体的概率,然而每个人过马路出事的概率仍可以差异很大。
作者:faithlovehope 回复日期:2007-5-12 19:26:00
你说的天鹅例子我揣摩如下:omega,概率空间,代表所有我们定义为天鹅的生物,x,随机变量,代表我们每次发现的那只天鹅的颜色特性,不妨设x=1当天鹅是白色的,=0天鹅是其他色。F,由x产生的
西格马代数,t,时间坐标代表我们每次发现一只天鹅的时间,假设我们发现第一次黑天鹅时间为t1,那么很明显,P1={x_t=1|F_t,t
==========================================================
关于这个解释,因为某人用数字来掩饰他的观点,所以直到今天我才发现其中的逻辑错误。大家即使看不懂上面某位大仙的那套攻势也不要紧,我拆借的时候会有解释。
这个公式有什么错误呢?显然他是后见之明。问几个简单的问题就可以知道了,首先,如果现在还没有发现黑天鹅,你可不可以这样列出这个式子?如果黑天鹅以前就不存在,是基因突变出来的你还可以这样列吗?声称是什么鬼信息披露的过程?莫名其妙。如果可以的话,上面那个式子完全可以推而广之,用来说明概率为0的事件根本不可能出现,因为一旦他出现,概率就不为0,哈,真的是强盗逻辑。,
作者:随云西东 回复日期:2007-5-12 23:06:58
我说的话,faithlovehope朋友不要往心里去。其实,我觉得你的很多看法挺有道理,只是有时说话有点硬(其实,我自己有时也犯这毛病)。以后,我们都注意改正就好了。
我觉得来这里讨论问题,被人赞同或反对,其实都不重要,只要能从对方的观点中得到启发(无论是正面还是反面),我觉得就是收获。同样一个看法,无论它正确与否,有人看了觉得获益良多,有人看了觉得浪费时间,这是很正常的。那是各人的造化不同。^-^
LZ金口已闭,我看就算了。慕苏朋友言语间似乎对自己在统计学造诣方面颇为自信。建议faithlovehope和慕苏继续就统计和概率问题作深一点的讨论,让我们也学习学习。
作者:劫客_穷死 回复日期:2007-5-13 23:59:04
记号
作者:faithlovehope 回复日期:2007-5-16 3:44:03
随云西东 兄无须为所说介怀,我们都有被一时感情所控制的时候。话说回来,您真的是相当 自省 的人,相信您的这个特质一定在交易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今天忽然想起自己的一个疏漏,赶紧补上,以防止给后来者以错误的诱导。
上面的讨论过于集中于概率了,可能会给后来的朋友一种错误印象,就是交易只是一场概率游戏。事实上在交易中概率多少并不重要,如果你不知道其对应的结果的话。我说的是什么意思呢?用数学语言来说就是交易中重要的是期望,而非概率。用交易中常用的此表达就是重点是风险报酬比。举例,某股票可能在之后的时间内20%概率上涨$3.5, 70%的概率下跌$0.1,还有10%的几率窄幅整理。做空它会是聪明的选择吗?这个例子中作多的风险报酬比高达10:1,是不可多得的好交易。如果你没有胆量建立多头仓位,在一旁观望也要好于做空。如果一个人仅仅依据高概率原则来行事而不考虑结果,只要他继续留在市场中,终归会被炸得粉身碎骨。
作者:随云西东 回复日期:2007-5-16 20:45:28
faithlovehope想要表达的是下面的意思吧。
--------------
作者:随云西东 回复日期:2006-6-11 17:27:12
为了方便讨论,以 v 表示成功率,以 k 表示损益比。
以抛硬币为例,假如你长期玩这个游戏,玩了 n 次,每次都以 m 块钱为赌注。那么:
赢的次数 = 成功率 * 游戏次数 = v * n = 0.5n
输的次数 = ( 1 - 成功率 )* 游戏次数 = ( 1 - v )* n = 0.5n
总盈利 = 赢的钱 - 输的钱 = 赌注 * 损益比 * 赢的次数 - 赌注 * 输的次数
= m * k * v * n - m * ( 1 - v ) * n
= m*n*((k+1)*v-1))
也就是说,长期玩这个游戏的总盈利是:m*n*((k+1)*v-1))。
因为,m 和 n 都为正数,所以如果(k+1)*v-1>0,则长期玩这个游戏的总盈利是正的,赚钱;反之就是亏钱。
所以,(k+1)*v-1的结果是你判断是否参与游戏的根本。在这里,v 和 k 对游戏起了决定性作用,也就是成功率和损益比。
在抛硬币的例子中,v=0.5,k=1.0,则(k+1)*v-1=0,也就是说你长时间玩抛硬币的游戏,到头是没输没赢,那是个浪费时间的游戏。
但是,如果其中的参数稍作改变,游戏的性质就不一样了。如果,损益比为0.9(也就是说,你赢的话,你赢到赌注0.9倍的钱,但是输就输掉你压的赌注。),成功率不变(0.5),则(k+1)*v-1=-0.05,结果小于0,这是个亏钱游戏,远离为妙。
在实际中,每项买卖都有其独有的、类似于赌博游戏的成功率和损益率的参数,而且,这两项参数也是变化的。不过,无论参数如何变,买卖是否值得做,都可用(k+1)*v-1这个关系式去判断。
作者:随云西东 回复日期:2007-5-16 20:50:21
faithlovehope的例子中,虽然 v > 50% ,但是 (k+1)*v-1
作者:wygss_18 回复日期:2007-5-16 21:20:21
mark
作者:surpass7 回复日期:2007-6-2 01:18:00
mark的人好多啊
作者:justincd 回复日期:2007-6-18 17:40:02
做个记号再看
作者:justincd 回复日期:2007-6-18 17:53:36
楼上的牛人们,我对quant中模型的意义一直都不明白,不知道这些模型是怎么工作的。有个问题我想了很久一直都想不清楚。
比如你有一个模型对一个产品定一个合适的价格,或者说你算出来某个产品的P&L对你来说是正的,你可以交易。P&L或者价格本质上是未来现金流的贴现,但是这些奇异产品的未来现金流很难保证会按照模型这么走(看看模型calibrate出来的参数和历史数据统计出来的参数很不一样就知道了),所以你怎么保证赚钱呢?
或者你可以说通过hedge来锁定利润。那么本质上就是锁定未来的现金流。但是我觉得这个就要求模型很准确。不同的投行报价不一样,意味着他们的模型不一样或者hedge的成本不一样。如果是模型不一样,那么那些投行是怎么相信他们的模型的?是不是根据以往的hedge的效果来判断?
hedge效果好,就认为这个模型对他们来说很合适?或者换句话说,我这个问题就是如何判断一个模型的好坏?
作者:德科小罗埃托奥 回复日期:2007-6-19 16:22:16
跟贴的几个比楼主水平高多了,另外tsong这个人怎么总在论坛里晃荡,真讨厌
作者:Chasesky 回复日期:2007-6-20 8:08:13
看你们在为ltcm争论,听听巴菲特对他们的看法:他们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数学统计,他们认为关于股票的历史数据揭示了股票的风险。我认为那些数据根本就不会告诉你股票的风险!
------
整个长期资金管理基金的历史,我不知道在座的各位对它有多熟悉,其实是波澜壮阔的。如果你把那16个人,象John Meriwether, Eric Rosenfeld,Larry Hilibrand,Greg Hawkins, Victor Haghani,还有两个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Myron Scholes和Robert Merton,放在一起,可能很难再从任何你能想像得到的公司中,包括象微软这样的公司,找到另外16个这样高IQ的一个团队。那真的是一个有着难以置信的智商的团队,而且他们所有人在业界都有着大量的实践经验。他们可不是一帮在男装领域赚了钱,然后突然转向证券的人。这16个人加起来的经验可能有350年到400年,而且是一直专精于他们目前所做的。第3个因素,他们所有人在金融界都有着极大的关系网,数以亿计的资金也来自于这个关系网,其实就是他们自己的资金。超级智商,在他们内行的领域,结果是他们破产了。这于我而言,是绝对的百思不得其解。如果我要写本书的话,书名就是“为什么聪明人净干蠢事”。我的合伙人说那本书就是他的自传(笑)。这真的是一个完美的演示。就我自己而言,我和那16个人没有任何过节。他们都是正经人,我尊敬他们,甚至我自己有问题的时候,也会找他们来帮助解决。他们绝不是坏人。但是,他们为了挣那些不属于他们,他们也不需要的钱,他们竟用属于他们,他们也需要的钱来冒险。这就太愚蠢了。这不是IQ不IQ的问题。用对你重要的东西去冒险赢得对你并不重要的东西,简直无可理喻,即使你成功的概率是100比1,或1000比1。如果你给我一把枪,弹膛里一千个甚至一百万个位置,然后你告诉我,里面只有一发子弹,你问我,要花多少钱,才能让我拉动扳机。我是不会去做的。你可以下任何注,即使我赢了,那些钱对我来说也不值一提。如果我输了,那后果是显而易见的。我对这样的游戏没有一点兴趣。可是因为头脑不清楚,总有人犯这样的错。有这样一本一般般的书,却有着一个很好的书名,“一生只需富一次”。这再正确不过了,不是码?如果你有一个亿开始,每年没有一点风险的可以挣10%,有些风险,但成功率有99%的投资会赚20%。一年结束,你可能有1.1个亿,也可能有1.2个亿,这有什么区别呢?如果你这时候过世,写亡讯的人可能错把你有的1.2个亿写成1.1个亿了,有区别也变成没区别了(笑)。对你,对你的家庭,对任何事,都没有任何一点点不同。但是万一有点闪失的话,特别是当你管理他人的钱时,你不仅仅损失了你的钱,你朋友的钱,还有你的尊严和脸面。
我所不能理解的是,这16个如此高智商的能人怎么就会玩这样一个游戏。简直就是疯了。某种程度上,他们的决定基本上都依赖于一些事情。他们都有着所罗门兄弟公司的背景,他们说一个6或7西格玛的事件是伤他们不着的。他们错了,历史是不会告诉你将来某一金融事件发生的概率的。他们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数学统计,他们认为关于股票的历史数据揭示了股票的风险。我认为那些数据根本就不会告诉你股票的风险!我认为数据也不会揭示你破产的风险。也许他们现在也这么想了?事实上,我根本不想用他们来作例子,因为他们的经历换一种形式,很可能发生在我们中的每个人身上。我们在某些关键之处存在着盲点,因为我们懂得太多的其他地方。正象Henry Gutman所说的,破产的多是两类人:一是一窍不通者;一是学富五车者。
作者:faithlovehope 回复日期:2007-6-21 1:31:12
……用对你重要的东西去冒险赢得对你并不重要的东西,简直无可理喻,即使你成功的概率是100比1,或1000比1。如果你给我一把枪,弹膛里一千个甚至一百万个位置,然后你告诉我,里面只有一发子弹,你问我,要花多少钱,才能让我拉动扳机。我是不会去做的。你可以下任何注,即使我赢了,那些钱对我来说也不值一提。如果我输了,那后果是显而易见的。我对这样的游戏没有一点兴趣。……
=========================================================
说的真好,不愧是巴菲特。今天真是赚大了,看见老贴被顶起来 。随手点近来,看见巴菲特这段话,我之前从未看过,真是获益良多。感谢Chasesky兄的转贴。一般人都很难理解 如果失败的代价难以承受,那么成功的概率根本无关紧要 这个概念,所以我才要在另一个帖子和慕苏争个半天,巴菲特真的是深得其中三味,怪不得可以在市场中全身而退,看来,无论采取怎样的交易方法,基本也好,技术也罢,总有一些共同的思想哲学可以在市场中保护你,我总觉得单靠价值投资是无法造就巴菲特的,一定有一些其它的特质或思想在帮助他在市场取得成功,我很高兴今天能看到其一。
作者:ao4 回复日期:2007-6-21 3:00:43
晕,我追faithlovehope也又追到这儿来了,同样对“如果失败的代价难以承受,那么成功的概率根本无关紧要”这句话感触很大,拜谢下。
作者:Chasesky 回复日期:2007-6-21 9:04:10
黑色的轿车装载着那些黑色西装的年轻白人男子,他们多是犹太人后裔,他们来自高盛、美林、摩根士丹利,来自瑞银、德意志银行、花旗,他们是毕业于世界顶尖商学院的精英,用数学统计建模,然后用计算机编程,让每一笔交易和约都运用海量的自变量和高等数学公式,这些金融衍生品复杂到一打的金融博士都计算不出合约价值几何,他们甚至聘请天体物理学家,用计算两个星体相撞的方程来进行金融衍生品的赌博。
而在奥马哈的落日余辉中,一个叫巴菲特的老头,以不变化应对世界上一切变化,怀着朝圣者的灵魂,把非常简单质朴的事情做了一辈子。这种思想与其说是哲学,不如说一种宗教,
从历史上来归纳,这些金融博士、数学家都是在拿别人的钱冒险,而拿自己的钱单干的数学家到最后不是上吊,就是自杀了,而还没死掉的人本质上全是哲学家,安德烈·科斯托拉尼是,巴菲特是,索罗斯也是。
当然,这一归纳的结论也很可能是错误的,按索罗斯的哲学,世界上所有人的世界观都是有缺陷的,都是扭曲的。
作者:随云西东 回复日期:2007-6-21 21:29:05
faithlovehope朋友,Chasesky转过来的是巴菲特在University of Florida商学院的一次演讲片断。那个演讲太精彩了,可以找来读读。
实在太精彩了!
作者:faithlovehope 回复日期:2007-6-22 3:59:02
ao4您客气了,我也是从前辈那里学到的。我只是比你幸运早些看到罢了。
谢谢随云提供线索,我正在看,的确是非常精彩,一边看一边感慨巴菲特的智慧与耐心真是世间少有,话说他反正也要退休了,不写本书记载下他的睿智真是太可惜了……
作者:mingjei 回复日期:2008-3-24 11:50:02
记号
作者:招架不住 回复日期:2008-4-7 1:46:59
都是牛人 不过看了半天没明白这里面说的跟标题有何关系
作者:冷暖不均 回复日期:2008-4-7 21:56:25
记号。
作者:铁血小松鼠 回复日期:2008-4-7 22:35:26
看高手过招啊
学习--------------
作者:正版骗子 回复日期:2008-4-7 22:55:52
什么函数,模型,公式,我一点也没看明白,我只知道我不玩我赔不起的游戏。
作者:ao4 回复日期:2008-4-7 23:41:42
作者:Chasesky 回复日期:2007-6-20 8:08:13
看你们在为ltcm争论,听听巴菲特对他们的看法:他们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数学统计,他们认为关于股票的历史数据揭示了股票的风险。我认为那些数据根本就不会告诉你股票的风险!
------
整个长期资金管理基金的历史,我不知道在座的各位对它有多熟悉,其实是波澜壮阔的。如果你把那16个人,象John Meriwether, Eric Rosenfeld,Larry Hilibrand,Greg Hawkins, Victor Haghani,还有两个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Myron Scholes和Robert Merton,放在一起,可能很难再从任何你能想像得到的公司中,包括象微软这样的公司,找到另外16个这样高IQ的一个团队。那真的是一个有着难以置信的智商的团队,而且他们所有人在业界都有着大量的实践经验。他们可不是一帮在男装领域赚了钱,然后突然转向证券的人。这16个人加起来的经验可能有350年到400年,而且是一直专精于他们目前所做的。第3个因素,他们所有人在金融界都有着极大的关系网,数以亿计的资金也来自于这个关系网,其实就是他们自己的资金。超级智商,在他们内行的领域,结果是他们破产了。这于我而言,是绝对的百思不得其解。如果我要写本书的话,书名就是“为什么聪明人净干蠢事”。我的合伙人说那本书就是他的自传(笑)。这真的是一个完美的演示。就我自己而言,我和那16个人没有任何过节。他们都是正经人,我尊敬他们,甚至我自己有问题的时候,也会找他们来帮助解决。他们绝不是坏人。但是,他们为了挣那些不属于他们,他们也不需要的钱,他们竟用属于他们,他们也需要的钱来冒险。这就太愚蠢了。这不是IQ不IQ的问题。用对你重要的东西去冒险赢得对你并不重要的东西,简直无可理喻,即使你成功的概率是100比1,或1000比1。如果你给我一把枪,弹膛里一千个甚至一百万个位置,然后你告诉我,里面只有一发子弹,你问我,要花多少钱,才能让我拉动扳机。我是不会去做的。你可以下任何注,即使我赢了,那些钱对我来说也不值一提。如果我输了,那后果是显而易见的。我对这样的游戏没有一点兴趣。可是因为头脑不清楚,总有人犯这样的错。有这样一本一般般的书,却有着一个很好的书名,“一生只需富一次”。这再正确不过了,不是码?如果你有一个亿开始,每年没有一点风险的可以挣10%,有些风险,但成功率有99%的投资会赚20%。一年结束,你可能有1.1个亿,也可能有1.2个亿,这有什么区别呢?如果你这时候过世,写亡讯的人可能错把你有的1.2个亿写成1.1个亿了,有区别也变成没区别了(笑)。对你,对你的家庭,对任何事,都没有任何一点点不同。但是万一有点闪失的话,特别是当你管理他人的钱时,你不仅仅损失了你的钱,你朋友的钱,还有你的尊严和脸面。
我所不能理解的是,这16个如此高智商的能人怎么就会玩这样一个游戏。简直就是疯了。某种程度上,他们的决定基本上都依赖于一些事情。他们都有着所罗门兄弟公司的背景,他们说一个6或7西格玛的事件是伤他们不着的。他们错了,历史是不会告诉你将来某一金融事件发生的概率的。他们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数学统计,他们认为关于股票的历史数据揭示了股票的风险。我认为那些数据根本就不会告诉你股票的风险!我认为数据也不会揭示你破产的风险。也许他们现在也这么想了?事实上,我根本不想用他们来作例子,因为他们的经历换一种形式,很可能发生在我们中的每个人身上。我们在某些关键之处存在着盲点,因为我们懂得太多的其他地方。正象Henry Gutman所说的,破产的多是两类人:一是一窍不通者;一是学富五车者。
作者:马可菠萝蜜 回复日期:2008-4-8 13:57:57
l.
作者:redherring 回复日期:2008-4-11 17:43:38
顶
作者:天之涯之子 回复日期:2008-4-11 18:52:29
各位达人,我是做外汇保证金的,你们可否开发一个模型可以让我稳定盈利的?数学太复杂我不关心
作者:长安之趋势王者 回复日期:2008-8-19 10:13:31
三个问题:
如何才能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定量分析员?
理论和实践如何准备?
如何进入这个圈子?
作者:红尘独步 回复日期:2008-8-19 10:50:25
钱到手为王.
作者:海的一叶孤舟 回复日期:2008-8-19 20:38:53
我不认为有那种模型是可以有效盈利的!市场本身就不是一成不变的!用固定的模式去测算变化的市场!本身就是一种错误!
本人认为交易本向就是一种对赌!什么技术分析,都是假的,一旦有利消息传来,技术走势完全改变!
小资金比没经验的有优势!大资金比小资金有优势,大资金比的是谁能更大的推动当前形势向自身有利的方向运行!一种政策的出台,总是有利有弊,你能让更多的人觉的你的观点正确你的胜率就提高!
作者:暴力革命 回复日期:2008-8-19 21:24:30
比较长见识,去年一个同学回国,他也是交易员,他是。。。保密吧,据说一天几百万欧元的利润吧。他们的交易软件去年才卖给中银香港。
想问问随同学,国内做这种衍生品的交易的地方多么?靠谱吗,以前做点外盘都是非法的。。。
作者:buffetsoros 回复日期:2008-8-19 21:49:01
LTCM的老大John Meriwether是我很佩服的人 ;-)
作者:天朗气清2008 回复日期:2008-8-20 2:54:16
强贴,深夜过来拜服下。
我个人认为,交易的核心是理念,数学模型仅仅是辅助工具。交易员没有必要对自己的工具箱顶礼膜拜。
作者:我系毛毛虫 回复日期:2009-1-30 14:37:48
认识天涯强人,从此帖开始!
手机登录掌中天涯每天送积分:wap.tianya.cn
作者:李靖不让夜奔 回复日期:2009-05-16 14:50:08
挖出来看看
交易为王的时代---乱说乱话
所有跟帖:
•
一般侧度空间 普通概率空间
-marketreflections-
♂
(1792 bytes)
()
06/15/2010 postreply
11:55:20
•
不但要计算市场价差,还要计算对手口袋里有多少钱
-marketreflections-
♂
(1338 bytes)
()
06/15/2010 postreply
11:58:35
•
计算对手口袋里有多少钱: TED spread
-marketreflections-
♂
(4338 bytes)
()
06/17/2010 postreply
10:03:10
•
狄拉克矩阵:量子力学中,对于自由粒子,其动量、能量波函数满足薛定谔方程。但是,对于具有自旋的粒子,其波函数不仅含有动量和能量,还
-marketreflections-
♂
(794 bytes)
()
06/15/2010 postreply
12:05:48
•
关于计算概率,独立是运用我们已知概率数学的一个要素,就是那种抛硬币的过程,前一次的结果不影响后一次。而这不是市场运行的方式。市场
-marketreflections-
♂
(2337 bytes)
()
06/15/2010 postreply
12:08:58
•
信息披露过程,omega,概率空间,天鹅
-marketreflections-
♂
(442 bytes)
()
06/15/2010 postreply
12:18:14
•
每项买卖都有其独有的、类似于赌博游戏的成功率和损益率的参数,而且,这两项参数也是变化的
-marketreflections-
♂
(1305 bytes)
()
06/15/2010 postreply
12:2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