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和做咨询的朋友说起这里的名牌话题,朋友借给我一本2007年出版的书看,两营销专家写的,题目叫做The Cult of the Luxury Brand: Inside Asia's Love Affair With Luxury. 300多页厚厚一本。转点朋友的评价和书中划了线的句子,没时间细读,但这些部分都非常entertaining,不敢独享,大家一起看看。
本书主页为 http://www.cultoftheluxurybrand.com/
书的大部分内容都可以在book.google.com读到,对应书上划线部分的内容,我OCR从google book得来。
网上的评价大部分给高分(12个评价7个五星,3个四星),但有一位读者非常痛恨此书。
这书大部分内容是分析消费者心理,批评过分追求名牌的大众(标题用了一个Cult,书里又写着luxe gluttony is one of the seven sins),但朋友说这作者也矛盾,有些地方又对一小部分有钱人的奢侈消费挺推崇。也不奇怪,因为这两人就是靠给名牌厂商做咨询,帮着名牌把市场做大。分析了解清楚消费者的心理(比如不同国家的,不同年龄的喜欢不同的牌子)后,再针对性地做营销,人也批评了,钱也赚了,不亦乐呼。
书里核心观点就是亚洲腾飞之后,有钱人并非传统社会阶层的upper class,最初并不被社会认可,于是一方面做些慈善,一方面借助奢侈品牌来redefine their identity and social position,所以一开篇的标题就是Wear your success。接下来一方面社会在剧烈变革,old way of defining who you are were systematically dismantled,一方面奢侈品牌进行迎合并且不断宣扬品牌和身份地位的对应而蓬勃发展(作者创造了一个好词叫做Showbuzz Marketing)。
这里穿插点自己的观点:很简单的道理,名牌是好东西,我对兼并很熟,在历史上无数的名牌都灰飞湮灭了(比如前几天大家列的那些国内七八十年代的名牌),能留下来的历史悠久的名牌真是不容易,值得大家喜爱和尊重。这个世界上没有不爱名牌的人,本人也毫不例外。名牌本身也有很多好处,促进想去消费的人努力工作,促进把名牌穿戴在身的人举止文雅,等等。至于我前面提到的炫耀性消费,大家随便搜索一下都会看到它既有消极作用,但也有积极作用。
不过书里就提到,这种名牌营销的一个后果(我还只看了日本和香港部分,本书三分之一不到的内容)就是奢侈品消费者的年龄越来越小,也导致问题越来越多,比如日本香港的少女援交,越来越多的未婚女性(看下面就明白为什么和奢侈品消费挂钩)。其他方面的问题包括假货市场等。
(1)分享一些有趣的观点:Asia's Love Affair With Luxury
所有跟帖:
•
(2)分享一些有趣的观点:关于香港的分析A
-davo-
♂
(1833 bytes)
()
08/02/2010 postreply
20:11:27
•
关于 Fur: HK gets 10C-15C, 新加坡: 20C-30C all yaer
-pisces-hk-
♀
(0 bytes)
()
08/02/2010 postreply
21:21:04
•
新加坡我也还没看
-davo-
♂
(150 bytes)
()
08/02/2010 postreply
21:40:31
•
(3)分享一些有趣的观点:关于香港的分析B
-davo-
♂
(1594 bytes)
()
08/02/2010 postreply
20:15:38
•
(3)分享一些有趣的观点:关于香港的分析C
-davo-
♂
(2031 bytes)
()
08/02/2010 postreply
20:19:42
•
作者的分析并非对香港不友好
-davo-
♂
(154 bytes)
()
08/02/2010 postreply
21:43:57
•
(5)分享一些有趣的观点:关于日本的分析A
-davo-
♂
(1275 bytes)
()
08/02/2010 postreply
20:24:08
•
(6)分享一些有趣的观点:关于日本的分析B
-davo-
♂
(1086 bytes)
()
08/02/2010 postreply
20:26:05
•
Showbuzz的目的就是Inception
-davo-
♂
(283 bytes)
()
08/02/2010 postreply
20:43:06
•
阿拉伯人,印度人 也都 非常 Love Luxury
-pisces-hk-
♀
(401 bytes)
()
08/02/2010 postreply
21:15:43
•
这书里有讲印度
-davo-
♂
(318 bytes)
()
08/02/2010 postreply
21:3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