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Marry an English Lord 胡聊一个历史的碎片

本帖于 2023-10-27 07:10:25 时间, 由普通用户 糯米粥 编辑
正在读这本, 只读到了100多页,先胡聊几句。唐顿庄园里的伯爵夫人Cora原型就是来自这段历史。
 
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有一堆美国工业新富的女儿们,源源不断的去闯荡伦敦钓金龟婿。 英国的金龟婿虽说穷了点,但有贵族的头衔。女郎身后的暴发户家族缺的独独是“身份”,最不缺的是真金白银。  
 
这本读着读着给我的Aha moment是 -- 这不是跟蒲松龄笔下的花仙狐精无比神似吗? 花仙狐精们明明又美又多金又有趣, 却非要倒贴穷秀才。为啥呢?因为秀才虽穷,但不仅有“人”的身份,还是古代社会地位最高的阶层。 真是古今中外的相通之处啊。
 
这本书说那时候的美国女郎们跟同时代的英国女郎们很不同, 不同在这几个地方: 
1. 美貌--当时典型的英国女郎们眼睛深陷,大鼻子。 而美国女郎们更精致更美貌。
让我不解的是美国就是从英国分家初期的大儿子, 这才分家100多年,怎么就会有书里说的容貌的不同呢。 
作者还放了几张照片对比:
美国暴发户女郎 Jennie Chamberlain 
英国贵族女郎Lady Sarah Wilson
 
2. 有趣--作者说同时代的美国女郎更活泼更自然更有趣。 而英国女郎从小被家教束缚,更沉闷单调
 
比如说跟男人第一次见面, 英国女郎的眼睛都不能直视,得看地板。 美国女郎则会走上前跟人握手。 这让我联想到蒲公笔下不受礼法约束的花仙狐精。 
然后在内在的性格上,作者说美国女郎乐天更简单,相信通过自我提高和努力,总可以达到目的。 这分明像作家笔下的斯佳丽。
 
3. 多金--这是身后的家庭家族。
不过挺反讽的地方是,100多年前美国闹分家从英国独立出来,可等乍富了之后,还是想着去跟英国的贵族阶层联姻啊。
 
19世纪底的Prince of Wales,将来的爱德华7世,是个宝玉琏二爷一般的人物,折服于美国傻妞们的beauty and innocence, 是她们的超级粉丝。 王子理所当然的是伦敦社交界的风向, 所以这些美国妞们在伦敦向所披靡。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点。 为什么她们非要飘洋过海去钓金龟婿呢? 原来她们的父兄在中西部发大财后搬到纽约,女眷们被排斥在纽约的上流社会交际圈之外。当时纽约的交际圈被老妖婆Mrs. Astor 所把持。 Mrs. Astor自我定位为old money, 鄙视new money, 拒绝跟new money社交。 但女孩子结婚的唯一途径是通过这些社交认识人。 怎么办? 她们就飘洋过海去伦敦了。 要我说纽约的所谓“old money”才是缺啥想啥,都是暴发户,还彼此之间要50步笑100步。 英国贵族不愁要证明自己old money, 反而更开放接纳。 
 
对联姻的英国贵族们来说,这真是里子面子全有了。不仅如此,有些年轻贵族还能满足自己的那种对“叛逆”的表达。 
 
其实读下来觉得无边风月后面一样的是人间沧桑。
 

 

 

 

所有跟帖: 

有身份地位绅士还有文化,要我也去挑一个,哈哈,确实,我认识的英国来的淑女就是那个样子和表情:) -核桃小丸子- 给 核桃小丸子 发送悄悄话 核桃小丸子 的博客首页 (78 bytes) () 10/27/2023 postreply 08:59:37

“ 有身份地位绅士还有文化,要我也去挑一个“—里面还真读到了一个痴心的老美傻妞 -糯米粥- 给 糯米粥 发送悄悄话 糯米粥 的博客首页 (519 bytes) () 10/27/2023 postreply 10:42:42

到底谁傻真不好说,那时候婚姻基本是一辈子的事,花点时间选基因好品性优的没错,与咱们八字合婚有异曲同工之妙 -核桃小丸子- 给 核桃小丸子 发送悄悄话 核桃小丸子 的博客首页 (179 bytes) () 10/27/2023 postreply 10:55:50

还是现代人更轻松些,不用结婚就像个卖身契,一辈子套牢 -糯米粥- 给 糯米粥 发送悄悄话 糯米粥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27/2023 postreply 12:25:42

When she decided she was ready最好的文字就是这样 -donau- 给 donau 发送悄悄话 donau 的博客首页 (1397 bytes) () 10/27/2023 postreply 10:16:46

Wow, 这也就是我喜欢 -糯米粥- 给 糯米粥 发送悄悄话 糯米粥 的博客首页 (724 bytes) () 10/27/2023 postreply 10:49:12

我能想起来的是有个纪录片叫1900,从汉堡到USA不过是德语的 -donau- 给 donau 发送悄悄话 donau 的博客首页 (114 bytes) () 10/28/2023 postreply 10:50:17

好啊,。不着急,碰巧想起来再聊 -糯米粥- 给 糯米粥 发送悄悄话 糯米粥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28/2023 postreply 17:02:26

呵呵,好像大洋里的对流。。。大鱼小虾跟着食物通道顺流游去。。。 -freemanli01- 给 freemanli01 发送悄悄话 freemanli01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27/2023 postreply 13:32:50

不由想到了鱼类的洄游,这联想还真挺有意思的 -糯米粥- 给 糯米粥 发送悄悄话 糯米粥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28/2023 postreply 17:03:50

我的 audible 书单里有一个和你的这个类似的一本书,The Husband Hunters -木有文化- 给 木有文化 发送悄悄话 木有文化 的博客首页 (489 bytes) () 10/27/2023 postreply 20:56:15

HBO有个剧 the Gilded Age, 以Alva Vanderbilt为原型,第一季就是她跟Mrs. Astor -糯米粥- 给 糯米粥 发送悄悄话 糯米粥 的博客首页 (138 bytes) () 10/28/2023 postreply 17:06:23

不过话说回来,真的是欧洲活该落没,美国应该崛起 -木有文化- 给 木有文化 发送悄悄话 木有文化 的博客首页 (303 bytes) () 10/27/2023 postreply 21:10:36

印象中毛姆还是谁就有类似的对话,一个说,你写作(工作)都是为了挣钱,不艺术、不灵魂,另一个说那些不需要挣钱的人不是啥好人 -freemanli01- 给 freemanli01 发送悄悄话 freemanli01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27/2023 postreply 21:36:45

你看你一辈子那么多废话。最对就是这一句 -donau- 给 donau 发送悄悄话 donau 的博客首页 (1393 bytes) () 10/28/2023 postreply 09:46:08

哈哈,我觉得你俩都对,欧洲像early bird早起飞巢里五谷丰足,自然日落时分享受静好。美国是慢半拍的大笨鸟,只能使劲 -核桃小丸子- 给 核桃小丸子 发送悄悄话 核桃小丸子 的博客首页 (237 bytes) () 10/28/2023 postreply 10:41:45

天呐,我说的是1900 的欧洲和美国,又不是今天,瞧给你急的 -木有文化- 给 木有文化 发送悄悄话 木有文化 的博客首页 (57 bytes) () 10/28/2023 postreply 14:11:19

“因工作赚的财富”—这本书说还有一个原因是那时候的英国贵族有义务提供免费的政法服务,后面有例子选上议会都没工资 -糯米粥- 给 糯米粥 发送悄悄话 糯米粥 的博客首页 (81 bytes) () 10/28/2023 postreply 17:17:07

还有 -糯米粥- 给 糯米粥 发送悄悄话 糯米粥 的博客首页 (560 bytes) () 10/28/2023 postreply 17:28:10

我没 -糯米粥- 给 糯米粥 发送悄悄话 糯米粥 的博客首页 (599 bytes) () 10/28/2023 postreply 17:35:01

这个和我的理解差不多,后来慢慢的演变成他(她)们认为参加公益活动是体面的,而‘工作’则不然 -木有文化- 给 木有文化 发送悄悄话 木有文化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28/2023 postreply 21:18:38

嗯,是这样,唐顿庄园里伯爵和大女儿也是这样 -糯米粥- 给 糯米粥 发送悄悄话 糯米粥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29/2023 postreply 13:22:04

根本原因还是有钱能使鬼推磨。 -看客2010- 给 看客2010 发送悄悄话 看客2010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28/2023 postreply 10:19:06

是呀,读下来觉得英国人对这个道理体会最深 -糯米粥- 给 糯米粥 发送悄悄话 糯米粥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28/2023 postreply 17:37:28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