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也去肉鋪了,肉柜前見一金髮美女在那兒東挑西揀.
"如果你在肉铺里或者肉柜旁看到一个在仔细挑选和欣赏好牛肉大理纹的很可能就是在下!" :)))))
USDA的prime牛肉里面也有比較細的1,2,3...高低不同的等級分別,所以同樣是貼的Prime標簽但是价錢卻差了不少.
有時買高級的Choice和低級的Prime,肉質只有一線之差但是卻可節省不少金錢.不過一般超市里的標簽是不標明這些細節的,所以消費者東挑西撿學會怎麼分辨牛肉的好坯還是挺重要的.
"和牛"一般講究新鮮,可能與烹調方法和西方不同有關,西方經過Age過的牛排吃起來的風味跟"和牛"有很大的不同,也是我個人吃牛排時比較喜歡的選擇,覺得比較有牛味.就像吃羊肉如果一點點羶味兒都沒有的話,也不過癮.
"和牛"我覺得勝在口感,高檔的和牛也的確可以達到入口即化的感覺.
看來我得找找時間把我的牛排淺談寫完了,一拖再拖反而懶得動了.:)
我倒希望您如果有空寫寫西方的屠宰方式(我實在忙不過來),很多人以為電宰就是把禽畜電死,心理上對這里的肉類就有很多偏見,我覺得還是須要糾正一下.
原來Weston兄是個金髮美女~ .
所有跟帖:
•
哈哈,不记得戴发套:) 的确是.好的choice可以像是marble score=2
-weston-
♀
(231 bytes)
()
12/10/2008 postreply
07: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