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包肉是清滨江道署首任道台杜学瀛的首席厨师郑兴文对京菜焦熘肉片的改良而诞生的

回答: 作为哈尔滨人phelga2024-12-28 16:49:28

锅包肉是厨师郑兴文对京菜焦熘肉片的改良而诞生的。郑兴文的俄罗斯妻子喜爱焦炒肉片的外焦里嫩,但不爱鲜咸味道。于是郑兴文依俄罗斯妻子的饮食口味,以烹汁法将焦炒肉片改为酸甜口味,并配上水果,锅包肉由此问世,成为哈尔滨首创的菜肴。郑兴文按照菜肴的做法称它为“锅爆肉”,后讹变为“锅包肉”。

郑兴文在哈尔滨时乃滨江道署首任道台杜学瀛的首席厨师,发明锅包肉后先将这道菜肴端上了哈尔滨道台府外交接待的餐桌上,并受到了外宾特别是包括俄罗斯、格鲁吉亚、波兰等西方国家官员的欢迎。东北大鼠疫疫情结束后,清政府从1911年4月3日(农历三月初五日)至4月28日(农历三月三十日)在奉天(今沈阳)召开万国鼠疫研究会,郑兴文担任大会主厨,为适应各国来宾口味,将糖醋汁更改为番茄酱,发明了以熘汁法烹饪的番茄酱锅包肉,并遂此成为形成辽宁风格,在当地沿用至今。

郑兴文传艺于其子郑义林之后,郑义林曾在哈尔滨市道里区开过名叫“老厨家”的餐馆,以道台府菜为号召,又在哈尔滨厚德福饭庄供职,锅包肉由此经上层社会流向广大民众。郑义林传艺于其子郑学章,郑学章在哈尔滨知名饭店“宝盛东”、“中朝饭店”任职,并传艺其子郑树国。郑树国恢复了“老厨家”餐馆,主打滨江官膳道台府菜,并扩张多家分店。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