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原来在英国,在美国可得小心着呢。

回答: 保护措施和危险性相匹配。CutOnce2004-09-02 14:58:24

总的看来你的想法比较幼稚。谁愿意硬着头皮干吃力不讨好的事(是指截取SSL加密信息)。进攻要面向最薄弱的环节,一般计算机里是没有信用卡信息,但稍微聪明点的Keylog木马在你网上购物时弄个信用卡号是小菜一叠。或者发个Phishing邮件让你自己上钩奉送卡号。攻击安全维护不利的商业网站获取信用卡号也是一条近路,不是有好几起FBI参加调查的网站信用卡号被盗的新闻。你我可能不敢用别人卡号,老手还管这些。
不是说Internet不安全都不要用,我就几乎从不在附近店里买电子产品和其它非日用品,除非是Free after mail-in rebate,但是要知道如何保护自己,问题是大部分人并不知道,也不想知道,除非自己中彩挨黑了一下。

所有跟帖: 

我们争争也好,起码能明确一些道理 -有些人听风就是雨- 给 有些人听风就是雨 发送悄悄话 (881 bytes) () 09/03/2004 postreply 02:05:00

Complete Control之后干什么 -CutOnce- 给 CutOnce 发送悄悄话 (1388 bytes) () 09/03/2004 postreply 07:04:46

概率太小了吧? -有些人听风就是雨- 给 有些人听风就是雨 发送悄悄话 (881 bytes) () 09/03/2004 postreply 08:00:38

我还说过 -CutOnce- 给 CutOnce 发送悄悄话 (1350 bytes) () 09/03/2004 postreply 08:43:26

中冲击波这样的病毒就是你说的"死"的定义? -有些人听风就是雨- 给 有些人听风就是雨 发送悄悄话 (783 bytes) () 09/03/2004 postreply 09:35:17

看来老兄的英国是安全 -CutOnce- 给 CutOnce 发送悄悄话 (683 bytes) () 09/03/2004 postreply 11:01:26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