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喜欢被拍,喜欢在镜头前臭美,不管是在照相馆里还是在自家当记者的叔叔的120双反海鸥镜头前。那时,对镜头另一端倒映成像的惊讶和痴迷,让小小的我喜欢上相机。
记得住家不远处是本地有名的一家照相馆,照相师曾是妈妈的学生,算是熟人,没事的我常去那里看他照像,钻到黑布篷下,惦着脚尖看底片板上不同尺寸框里的倒映成像,觉得很神奇。特别是当他取景对焦完后噼里啪啦上下翻动那底片板时,觉得如同魔术师一样神秘。
常常做叔叔的小跟屁虫。叔叔有时调好焦距光圈速度后,把着我的手让我摁下快门,那能让我开心半天。。。渐渐地,知道如何上胶卷,倒胶卷,换胶卷,知道了如何对焦,光圈/速度的常规搭配。
终于在12岁过生日时,被允许可以自己拿着120海鸥相机出去和小姊妹们一起臭美了。当时拍了2卷黑白,冲印出来后被叔叔拿到爸妈面前狠狠地夸了一顿 -- 居然没有一张废片! 而且有好几张的构图和景深让叔叔也惊讶不已。嘿嘿,其实当时我全是蒙的。哇,这么一说起来,原来我的"捏影"生涯居然开始得那么早,和坛子里学摄影仅三年就一举成名的大师们一比,实在惭愧,无地自容啊。)
后来拍照成了我主要的业余爱好之一,自己的零花钱有很大部分都花在买胶卷上了,但高考前一年的紧张复习让我被迫放弃了几乎所有的业余爱好。再后来,相机从120海鸥"进步"到轻巧的日本傻瓜机,我对拍照的兴趣也渐渐淡了,虽然相机是一直手边都有,而且自己的专业和工作性质也常常有拍照留影存档参考的需要,但 passion 没了。
直到2005年我的第一台DLSR Nikon D70s,让我突然间找回了拍照的乐趣,从此开始了算是比较有目的的拍照 -- 好看的到此一游旅游片。
旅行看世界,起初于我比拍照更重要,但随着D70s的加入,在"无限制"按快门后挑选照片时对画面的感觉越来越强,再加之对摄影艺术的认识和感知渐渐增加,体会到好的旅游片不仅仅是记录"到此一游" "立此存照",而更应该拍出当地的风土人情。俗话说,一张好的瞬间抓拍,胜过千言万语的文字描述,渐渐地,咱也要求自己得拍点有自己特色的旅游片了。可每当看过坛里坛外大师们的作品,再看看自己的照片,才真正领会到 "风土人情" 说起来容易,我咋拍起来那么难哪,只好自勉:学海无涯,苦作舟,继续旅行~。
好在二者是我工作之余的最大消遣,而且基本算是合二为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