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你们是那一行?制造业(如Boeing、Ford Motor , Pfizer 等)? 买卖业(如Costco, Amazon, McKesson等) 或农鱼牧?或何360 行之一?不同产业风险点会有所差异。
总之,踢掉「以前established 的承包商体系(他们赚的可是如何授权、协调、分配及责任归属等等的长期经验钱),而选了便宜的「主」contractors,技术和项目excecution方面比较差劲」;这是亇很大的「核心风险」~此刻我假设你对主要contractors 「差劲」的形容是正确。
同学说过的我尽量不再说(非常同意,有同学已经提到到了”大风险的来源是change”)
如果承包商技术或执行力不足,甲方就必需要有提前预知和準備一些行業內常見的解决方案的能力,最怕是遇上了烂尾风险。
1)甲方如何授权(decenterizations)及“补位(team leaders stepped up )?
譬如,项目无法顺利交付,甲方必须补上工程管理、技术协调甚至采购等工作,避免偏离实际太遠。
2)若在可牺牲某种程度的质量或技术的前提下,如何换取进度稳定、使预算仍可在控制范围之内;有时必需考虑分段交付、那些优先;最不得以時,找出那些是属于可以压缩范围(scope reduction)的。
3)记得建立进度与现场控制机制(如 EVM、分阶段施工方法),并「同步”调整团队与供应链,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synergy(包含团队重组,technical support system等)
当然还有太多,我一時没想起的,或根本想不到的。
有新增预算,请更多顾问公司吗?有银行介入吗?银行点头了吗?
你们公司是已经决定这样做了,还是只想这样做而已?
不会是台积电设厂的軟硬工程之一吧!我真的很难相信他们会被允许这样做。
注:无法按计画完工、停摆或被迫搁置的軟硬体工程,也就是俗称的“烂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