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你把两件事情搞在了一起。我来和易大师探讨一下哈。

"...平凡到我记不得作家的名字。她出生在美国一个蓝领家庭,父亲没有受过多少教育,一辈子当锯木工厂的工人。直到她大学毕业成为作家,才第一次有机会到她爸爸的工厂参观。工厂里噪音隆隆,木屑尘埃四起,她爸爸已经有点老迈,还在这恶劣的环境里做著粗重的工作。看得她一阵心酸,她爸爸却领她到他的座位。小桌子的角落有一个相框,吹开上面的木屑尘埃,泛黄的照片里一个熟悉的小女孩甜美的笑着,竟然是自己童年的照片。爸爸看著她傻笑∶“三十年来,每当我累了,来这里看看,就知道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这个爸爸没有受过多少教育,所以他找一份更好工作的可能性相随来说比较小。如果他要改变,那这个爸爸年轻的时候是不是可以选择边读书边打工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他因该是在美国吧?有很多机会的。他在那个工厂工作是完全为了他的女儿吗?还是他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当然,我也只是通过你的转述来理解,可能还有一些其他的实施情况局限了他。

当然我对辛苦工作,养家糊口的父辈们是充满敬意的。我知道在中国像我父母那一代人,经历过很多苦难的。上山下乡,插队落户,三年自然灾害。很多事情他们没有办法控制,他们需要付出数十倍的努力才能达到在发达国家的同辈人轻易就能得到的东西。

所有跟帖: 

哈哈,故事外的故事,耐人寻味! -Easy.Spin- 给 Easy.Spin 发送悄悄话 Easy.Spin 的博客首页 (512 bytes) () 11/17/2012 postreply 13:55:44

回复:哈哈,故事外的故事,耐人寻味! -橘子口味- 给 橘子口味 发送悄悄话 (83 bytes) () 11/17/2012 postreply 15:18:26

还有易大师,您的一篇帖子引发大家这么都多的讨论,您厉害啊。常来发帖啊。 -橘子口味- 给 橘子口味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17/2012 postreply 15:24:41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