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在职场难免会遇到挫折。事情难,工作时间长,同事不合作,也许都还可以忍受,但是很多人受不了坏老板。被老板唤来唤去,硬是违背自己的心意做事,实在很难咽下这口气。恨不得模仿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老子(娘)不干了!
陶渊明是高官後代,也许他家里有的是钱,不稀罕五斗米的薪水;也可能他并不富裕,却宁可过简朴的田园生活。有钱没钱,他要不要当官,是他家的事。但是,他不当官的理由“不为五斗米折腰”,却为中华文化留下腐朽人心的精神毒素。
先看看他有没有敬业∶也许当一个小县令对他来说是大才小用,但是那个职位也有无穷的机会治理那个县,造福当地的百姓。显然这都不在考虑之内,对他来说,县令的职位只是五斗米的饭票,以他的来头,实在不屑。
再看看他对工作的期望∶他认为对长官折腰低头,唯唯诺诺是得到这五斗米的代价。他不考虑他喜不喜欢治理这个县的工作,这个工作能不能让他发挥才能,以後他想要做什麽。要放下他的架子面对他的长官,宁可不干。合起来,“不为五斗米折腰”提倡一种负面的职业观∶工作本身是以屈辱换取金钱,无法忍受就不要干 。
对多数人而言,职业是一个有妥协的选择∶这个工作赚钱少但是比较近好照顾家,这个老板难侍候不过以後有前途,这个工作没有意思只是我需要那份薪水。选什麽工作,要不要工作,都是有取有舍。明白自己的取舍,多看到自己得到的,就能鼓励自己的士气,让自己工作得比较有劲。
既然多数人的职业选择需要和现实妥协,为什麽古往今来这麽多华人欣赏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牛脾气?
要回答这个问题,可以做一个简单的试验。大声叫几次∶“大爷才不为五斗米折腰”。感觉如何?再想像老板就在面前你对他咆哮∶“大爷才不为五斗米折腰”。痛不痛快?是不是似乎就把老板打倒了?是不是自己似乎就值钱很多了?傲气是人性的一部分,即使只是在想像中,人也特别爽。
奈何现实的世界没有因此远去。多数人周末在家咆哮,星期一到机关看到老板照样鞠躬哈腰,唯唯诺诺。没办法,谁叫我还有一家妻小要养,一个房贷要付?所不同的,自己内心清楚明白自己是两面人,难免看不起自己,自哀自怜地过日子。吹胀自己的傲气就像是吸鸦片,在迷幻中享受腾云驾雾,却在清醒的时刻跌到谷底。
陶渊明高八度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牛脾气让我想到一个平凡的小故事,平凡到我记不得作家的名字。她出生在美国一个蓝领家庭,父亲没有受过多少教育,一辈子当锯木工厂的工人。直到她大学毕业成为作家,才第一次有机会到她爸爸的工厂参观。工厂里噪音隆隆,木屑尘埃四起,她爸爸已经有点老迈,还在这恶劣的环境里做著粗重的工作。看得她一阵心酸,她爸爸却领她到他的座位。小桌子的角落有一个相框,吹开上面的木屑尘埃,泛黄的照片里一个熟悉的小女孩甜美的笑着,竟然是自己童年的照片。爸爸看著她傻笑∶“三十年来,每当我累了,来这里看看,就知道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工作是每一个人自己的选择,工作的心态也是每一个人自己的选择。选择“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傲气,天底下没有几个职位值得做。选择“为了宝贝,再苦都不怕”的柔情,天底下没什麽苦差事不值得做。人的一生都会过去的,这一生有没有价值主要也是在自己的心中。问题只是,你选择什麽心态?
(版权所有∶易旋 Easy.Spin,文学城网址http://blog.wenxuecity.com/myindex/40440/,转载请保留本版权申明)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