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说“Thank you”

来源: 林卡 2011-11-24 00:48:00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911 bytes)

中国人感情内敛,崇尚肝胆相照,默契相知的境界。为朋友可以两肋插刀,但不喜欢甜言蜜语。有礼尚往来,更有君子之交淡如水。口蜜的人容易让人怀疑腹剑,至少是虚伪。所以,中国人生活中很少说“谢谢”。特别是朋友、亲人之间,老说“谢谢”让人感到生分、别扭。

西方人完全不同。“Thank you”挂在嘴上,一点点小事都要说的,亲人之间也是如此。比如递了杯水,帮找了样东西,狭路相逢时互相让了一下,对方听了自己的话,等等等等;而且很多时候不光说一个“谢谢”,还得说出为什么谢。

中国人到了西方,入乡随俗,也开始天天说起“Thank you”。开始未免生硬,渐渐习惯了,也就成了自然。及至回国探亲访友时,也会不知不觉多说很多“谢谢”,不说反而不习惯了。

既便如此,不知别人怎样,我仍不象西人那样擅长此道。我的一位在美的英国朋友说,她在肯尼亚教书的时候,给学生东西,如果学生不说“Thank you”,他们是拿不到的。从小这般培养出来,西方人说“Thank you”,听起来更为自然、诚恳,那么多好像句句从心底里升上来,而且很自如地给出各种各样的理由。我有时说的就比较生硬,频率想必也不够高——孩子们上了学后,回家来说“Thank you”的场合、次数增多了,从侧面反映出我们自己家里这方面的教育水平。

最难的地方,是在Thank you后面加的那个for:为了什么谢谢?有的理由很明显,很容易说。可是每天要说那么多的谢谢,有的就要绞尽脑汁想出不重样儿的、合适的理由。很多时候我干脆只说一个“Thank you”,省了后面那个for。这种“偷懒”的习惯让“Thank you”有时显得不那么诚恳,虽然我是在诚恳地道谢。记得一次,一个澳大利亚朋友六岁的儿子好像是帮我开了一下车门还是提了一下弟弟的car seat,我说“Thank you”。他问:“Thank me for what?”在这样童言无忌的逼问下,我才说出理由。西人想必会早就说出来了。

曾向那位英国朋友解释,为什么中国人更少说“谢谢”——因为觉得很多事是理所当然的,大家互相都会很自然地给予帮助、便利,彼此便不用再客气。其实更注意以后,渐渐体会到,常说“Thank you”,确实能带领、培养自己有一颗更加感恩的心。世间也许本没有那么多理所当然的favors;当你失去享用它们的权利时,尤其能感受到它们的珍贵。那为什么在可以拥有它们的时候,不好好地为得到它们说上一句“谢谢”呢?不过话又说回来,中国人之间少说“谢谢”,但很多时候人与人之间有更为亲密、默契的关系。两种文化各有所长吧,可以互相取长补短。我们身处两种文化之中的人,在不同的语境里,做不同的事适应环境,生活得更自如、更优雅就好。

本来想在网上搜一下,看有没有一个“谢谢你的理由”的集合清单,但发现这工作量太大了。有些教写感谢信或卖卡的网站会有一些感谢信的samples,但还没有搜到我想要的那种“大全”,可以看到各种各样、哪怕是稀奇古怪的理由,以便给我们作参考,或娱乐之用。各位看官,你听过的印象很深的致谢理由有哪些?你有没有关于说“Thank you”的礼仪知识可以跟大家分享?谢谢了先。

在美国的感恩节来临之际,写下这么一篇说谢谢的小文。

Thank you for your time reading my post!

特别的感谢给职坛的老师们和朋友们:我的生活因你们的存在而更快乐!

所有跟帖: 

谢谢你的文章! -ThatIsDifferent- 给 ThatIsDifferent 发送悄悄话 ThatIsDifferent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24/2011 postreply 07:41:29

回复:谢谢你的文章! -林卡- 给 林卡 发送悄悄话 (120 bytes) () 11/24/2011 postreply 09:31:13

不用做火鸡?这么有时间写。 -Tanya06- 给 Tanya06 发送悄悄话 Tanya06 的博客首页 (105 bytes) () 11/24/2011 postreply 11:02:13

还是春节、中秋节最让我有不懒的动力。 -林卡- 给 林卡 发送悄悄话 (73 bytes) () 11/24/2011 postreply 12:58:41

谢谢林卡的好文. Thank you FOR... 学习了 -雨滴- 给 雨滴 发送悄悄话 雨滴 的博客首页 (205 bytes) () 11/24/2011 postreply 11:06:30

嘿嘿,同练同练。 -林卡- 给 林卡 发送悄悄话 (97 bytes) () 11/24/2011 postreply 13:03:52

其实这时祷告中最常见的开场白 -iCall- 给 iCall 发送悄悄话 (311 bytes) () 11/25/2011 postreply 13:31:11

谢谢好文。儒家文化倡导敏于事而慎于言。。。 -3acadia- 给 3acadia 发送悄悄话 (304 bytes) () 11/24/2011 postreply 14:24:51

这下可找到理论依据了:) -林卡- 给 林卡 发送悄悄话 (163 bytes) () 11/24/2011 postreply 20:21:52

顶啊!曾经见过一老美办驾照时吵架,吵够了说句Thankyou转身就走 -iCall- 给 iCall 发送悄悄话 (85 bytes) () 11/25/2011 postreply 13:09:36

经典! -林卡- 给 林卡 发送悄悄话 (334 bytes) () 11/27/2011 postreply 14:27:30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