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阻击电动化浪潮—ZT

来源: Tiger666 2019-04-08 05:01:58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92964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Tiger666 ] 在 2019-04-23 20:19:55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2019年4月3日,丰田汽车公司,在东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声称为了对抗全球气候变暖,将开放23740份混合动力汽车的专利,供其他车企无偿使用,免费期限直到2030年底。

 

此举瞬间引发产业强烈的关注。

 

自从1997年首次面世以来,搭载丰田混合动力技术的汽车,累计销量已经超过了1300万。

 

丰田混合动力技术,能够让汽车的节油效果达到60%,相对于丰田的这套系统,其中国竞争对手产品的节油效果,只能达到40-50%的样子。此外,丰田的混合动力总成,在可靠性、平顺性和质量上,全面保持领先。

 

更可怕的是,在整体成本上,丰田混合动力版的车型,售价几乎已经与燃油车持平。原因在于,在相同的输出功率的情况下,因为有两个电机的助力,可以把发动机的排量做得很小。

 

 

这也是为何,当丰田宣布上述消息的时候,引发了业界普遍的关注。

 

有的人甚至提出,这是传统汽车巨头——丰田,在电动化领域发起的一个全面的攻势;也有人认为,这是丰田要为混合动力的产业生态做最后的抗争;也有人提出,丰田此举,是为了对抗大众汽车集团的全面电动化战略。

 

那么应该如何解读丰田的意图呢?

 

 

一、不是在抗击气候变化,而是在挽救燃油车。

 

对于抗击气候变化,最好的方式是纯电动,包括持续发展循环电能。而混合动力,更明确的定位是一种高效的节油技术,能够有效节油60%。

 

众所周知,无论是欧洲还是中国,都已经针对燃油汽车,制定了非常严苛的排放标准。此前,中国南方的一家新能源车企老总,是一位有着几十年工作经验的发动机专家,告诉车评君,现有的发动机,要想达到国六排放标准,成本至少会增加5000元。

 

2018年9月1日,欧洲正式实施WLTP排放测试标准,以取代此前实行的NEDC排放测试标准。测试标准的大幅度提升,直接令包括大众在内的欧洲汽车巨头,数以千计的车型因为不能达标而暂停交付。

 

大众汽车集团预计,为了让这些车型恢复销售,至少需要投入10亿欧元的额外研发费用,并使得单车成本提高1000欧元。

 

2018年,10月9日,为了实现《巴黎气候协定》,欧盟议会在经过了13个小时马拉松式的会议之后,最终达成妥协:在2030年的时候,汽车碳排放要在2021年95克/公里(几乎对应着4L/百公里的平均油耗)的基础上降低37.5%,2025年降低15%。

 

据称,欧洲环保立法者原来的计划是,在2030年,汽车产业碳排放的减排目标是45%。此举遭到了实力雄厚的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的强烈反对,他们希望将目标设定为30%。

 

最终,彼此之间达成了妥协的目标是37.5%。

 

有趣的是,在后来,当大众汽车集团的战略转向全面电动化之后,VDA为燃油车汽车产业所做的努力,遭到了大众汽车集团CEO迪斯的谴责:认为VDA成了汽车产业电动化和环保事业的绊脚石,阻碍了德国汽车产业的电动化转型。

 

很多的产业精英都相信,如果不依赖混动技术,仅仅依靠对内燃机和进排气系统自身进行优化,将很难达到法规设定的水平。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丰田汽车集团,将他们的混合动力技术免费开放了出来,显然不是为了抗击气候变化,而是去帮助那些燃油车,避免因为达不到排放标准而不能上市销售的窘境。

 

因为对于车企而言,当燃油车不能达到排放标准的时候,面临的选择只能是:

 

1.加大发动机研发力度,使之尽量能够符合排放标准。弊端是,燃油车的成本会越来越高。

 

2.研发包括混合动力在内的其他节能技术,使得车型能够达到规定的排放要求。这同样会让相关的车型售价提高。

 

3.放弃燃油车,转向纯电动汽车。

 

上述任何一种选择,都会面临一个结果:燃油车因为成本竞争力的下滑,加速退出市场;而电动车因为与燃油车之间的成本鸿沟不断地被填平,而得以更快速度地普及。

 

丰田免费对外开放混合动力技术,带来的客观结果是:在不太多地增加成本的情况下,让燃油车能够更长时间地在市场销售。与此同时,因为更多的人使用丰田的混动技术,使得这家企业能够扩大混动系统的销售收入;另外,因为规模效应,丰田混动系统各个零部件的成本,也将会得以降低。这也能够使得混合动力车型,在成本上保持一定的竞争力。

 

 

二、对电动化浪潮做最后的奋力反抗。

 

尽管丰田在对外的新闻稿中宣称,此举是为了促进电动化,但本质上,丰田汽车心目中的“电动化”是混动、是插混、是氢燃料电池。

 

在对外的发布中,丰田汽车公司免费专利许可的范围,被界定在了混动(HEV)、插混(PHEV)和氢燃料电池(FCEV)上,纯电动被无情地排除了在外。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事情。反应了整个丰田汽车集团,在电动化战略上的纠结和矛盾,也反应了整个日本汽车工业界的精英,对于接下来,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的选择,充满了斗争和反复。

 

此次丰田汽车对外开源混合动力专利,基本上可以被视作日本汽车工业的保守势力,在对席卷全球的电动车浪潮,进行最后的、奋力的抗击。

 

与此同时,我们也可据此推测,丰田纯电动汽车的研发进度,恐怕不尽如人意。

 

众所周知,早在90年代,丰田汽车就制定了面向未来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路线,即从燃油车开始,以混合动力为中间过渡,最终以氢燃料电池为终极解决方案。

 

丰田做出上述技术路线的核心依据,鉴于电池本身的能量密度存在着物理上的极限,包括在价格上过于昂贵,纯电动汽车根本不可能实现。

 

有趣的是,哪怕是在特斯拉已经风靡美国的2017年底,丰田汽车的董事长、“普锐斯之父”——内山田竹志依然对外宣传,传统车企制造电动车,哪怕是丰田,都不大可能盈利。随后,在2018年的Q3和Q4,特斯拉用两个季度的连续盈利,猛烈地揍了内山田竹志两记耳光。

 

在丰田的带动下,日本汽车产业中的绝大多数车企,都选择了这条技术演进路线,将重点的研发资源,投向了混合动力和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开发。

 

因为有先发的优势,日本的“双田”在混合动力和氢燃料电池技术上,形成了非常雄厚的技术积累,并拥有了庞大的专利组合,据此对欧洲、美国、中国的同行形成了非常大的竞争优势。

 

日本人最大的错误就是,对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如此重要的产业命题,没有抱着一个打造生态的理念去做,更多的是想着自己如何闷声发大财。导致在丰田卖出了1300万辆混动车型的时候,还没有日本以外的车企,大规模地跟进混合动力技术。没有形成一个好的产业生态。

 

与此同时,混动车型和燃油车相比,除了节油之外,在驾控体验上,几乎没有形成像样的差异化。另外,氢燃料电池,距离真正的产业化,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比这个更可怕的是,原先被丰田判了死刑的纯电动汽车技术路线“复活了”。因为一旦全球范围内的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转向了纯电动,对于丰田、甚至于整个日本汽车工业而言,他们过去在混动和氢燃料电池上的研发投入,将会血本无归,这是不能承受之重。

 

然而,可怕的事情正在发生。

 

在特斯拉、比亚迪等车企的努力之下,电动车动力电池的价格翻着筋斗往下降,能量密度一再突破所谓的“物理极限”。

 

比如,在2010年的时候,动力电池电芯每度电的价格为1000美元,现在这个价格已经逼近了130美元。在能量密度上,那时候的电芯比能量100Wh/kg是不错的表现,现在则已经达到了300Wh/kg。

 

动力电池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电动车的大规模发展具备了可能。

 

美国电动车初创企业,特斯拉率先在豪华车市场上打开了缺口。Model S和Model X,在美国市场,受到了普遍的追捧。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开始力推以纯电动汽车为核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并推动产业迅猛发展。到2018年的时候,中国的电动车年销量已经达到了125万辆。

 

在这样的趋势之下,整个日本汽车工业的精英,陷入了分裂之中。

 

比如,在丰田内部,CEO丰田章男则决定面对现实,全面推进丰田开发纯电动车型。但该公司的董事长内山田竹志,以及原CTO加藤光久,则不愿意承认失败,强烈唱衰纯电动汽车技术路线。

 

在丰田章男的铁腕之下,于2016年底,丰田汽车内部成立了EV事业企划部,丰田章男亲自负责这个部门,并让前CTO加藤光久和现CTO寺师茂树协助管理。与此同时,丰田章男开始在丰田内部清洗“顽固派”,加藤光久在次年“退休”。

 

2017年底,丰田章男再出大手笔,联手马自达、大发、铃木、日野、斯巴鲁、电装等公司,成立一家名为EV.Common Architecture Spirit.Co.的合资公司,各方共担研发费用,共享技术成果,打造共同的电动车平台。

 

尽管如此,丰田章男也不得不承认,丰田入局电动车已经迟了。

 

在2016年底启动企划,在2017年底才陆陆续续完成研发力量的组建,尽管丰田实力雄厚,并整合了一切能够整合的资源,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要想在2020年推出全新的纯电动汽车产品,显然是巨大的挑战。

 

哪怕届时推出了新产品,恐怕竞争力也不会太强。

 

这也是另外一家日系车企,会考虑使用它在中国合资伙伴,广汽新能源的电动车平台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缓解中国双积分政策的压力。

 

对于除了日产以外的整个日本汽车工业,电动化浪潮到来的越迟对他们越有利。

 

这也是为何,在这次,丰田上下能够达成共识,免费对外开放混合动力技术专利。在丰田混动技术的帮助之下,他们可以与整个燃油车产业链一起,抗击电动车浪潮的到来。

 

在如此庞大的汽车产业,除了日本车企之外,还有太多的企业,对电动化浪潮措手不及,他们一方面在推进转型,与此同时,希望拥有更多转型的时间。

 

这是丰田本次开放混动专利的威力所在。

 

 

三、电动化浪潮不可阻挡。

 

2019年3月20日,欧洲最重要的三家车企,大众汽车集团、宝马集团和戴姆勒-奔驰集团的CEO,就全面电动化达成了共识。

 

他们认为,面对严厉的《巴黎气候协定》,电动化是欧洲汽车工业的唯一出路。与此同时,他们认为氢燃料电池短期之内不会成为现实。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德国政商两家,基本达成共识,将推动整个汽车工业,全力向电动化转型。政府将会在资金补贴,路权,充电桩建设,动力电池研发补贴等多个层面上,支持车企向电动化转型。

 

此举意味着,在全球范围内,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在全力推进电动化;最强大的汽车工业国——德国,在全力推进电动化;而在全球科技的中心,则有像特斯拉这样的标杆企业,在不断地打破人们对电动车产品体验的想象。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哪怕在混合动力技术的帮助之下,将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燃油车在既满足排放法规的要求、又不太多地增加成本的情况下,继续在市场上存在,但这并不能阻止电动车产业链的快速扩张,成本的下降和用户体验的不断提升。

 

《彭博新能源》财经认为,在2023年左右,电动车在性价比上就有机会超越燃油车;中国电动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则认为,在2025年的时候,电动车在性价比上可以超越燃油车。

 

上述预测,更多的是在A级车为标杆。

 

事实上,在C级车以上的细分市场,电动车在BOM成本上,已经具备了和燃油车PK的实力,并在体验上,能够轻易地干掉燃油车。

 

随着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建成投产,在没有一分钱补贴的情况下,电动车的战火,正在向B级车市场蔓延。

 

B级燃油车市场,正在遭受像特斯拉以及比亚迪这样的强力竞争者的上下夹击,形势岌岌可危。

 

这对于像丰田这样的电动车后来者,是个坏消息。

 

所以,丰田开放混动技术,也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到燃油车适应严苛的排放标准,但无力抵挡电动车的攻势。

 

 

需要注意的是,丰田显然不会放弃电动车。相反,这家公司在快马加鞭地加快电动车的研发,并整合一切能够整合的资源,来加速这一进程。

 

对于丰田这样“巨无霸”而言,有足够多的资本来犯错,追赶起来的速度也很快。

 

对于丰田来说,真正的挑战不是电动化,因为动力总成的替换是可以克服的。真正的挑战是数字化,这是组织基因和企业文化的重构,难度非常高。

所有跟帖: 

丰田和本田搞氢燃料车,这需要重建 ecosystem,车的结构也没简化,这比推EV 困难的多。日本人 vision 有问题。 -playForever- 给 playForever 发送悄悄话 playForever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08/2019 postreply 15:19:02

电动车不能完全取代燃油车 -fourwaves- 给 fourwaves 发送悄悄话 (188 bytes) () 04/08/2019 postreply 15:52:53

大多数汽车加一次油也只能跑380哩, 特斯拉充一次电可跑325哩, 差距不大. -选民- 给 选民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08/2019 postreply 18:08:42

差别还是不少。比如加油几分钟就可以,充电没那么快。走长途甚至可以多带一桶汽油,电难以携带,多带一个电池成本非常高。 -原上草2017- 给 原上草2017 发送悄悄话 原上草2017 的博客首页 (260 bytes) () 04/08/2019 postreply 18:21:05

特斯拉第三代超级充电站只需十分钟即可充满. 每开三到四小时的车休息十分钟更安全. -选民- 给 选民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08/2019 postreply 18:57:01

as long as you have the luxury -MoonRiverMe- 给 MoonRiverMe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08/2019 postreply 19:28:18

那里说10分钟充满?你从那里看到的?我只看到说充电5分钟可走75英里。你的意思是充10分钟就满,即是充满可走150英里? -原上草2017- 给 原上草2017 发送悄悄话 原上草2017 的博客首页 (127 bytes) () 04/09/2019 postreply 08:17:56

与事实出入甚大 -fourwaves- 给 fourwaves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08/2019 postreply 21:28:46

纯电车致命的问题式充电时间,就算十分钟也很长,现在纯电车的量不大,等量很大的时候充电站就难以应付了。 -US_CAR.- 给 US_CAR. 发送悄悄话 (56 bytes) () 04/09/2019 postreply 12:05:40

高速公路上的主要杀手是司机疲劳, 每三个小时必须充电休息15分钟可以大大降低事故率, 是电车的优点之一 -选民- 给 选民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09/2019 postreply 12:18:18

建充电站的成本非常低, 基本没有日常维护费用, 可以大量建充电站. -选民- 给 选民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09/2019 postreply 12:25:21

现在电动车说充电费用很低是没有看到未来大量建充电站后电价会大涨 -fourwaves- 给 fourwaves 发送悄悄话 (272 bytes) () 04/09/2019 postreply 12:50:59

整个发电输电系统都得大改 -XYZ3- 给 XYZ3 发送悄悄话 (75 bytes) () 04/09/2019 postreply 13:06:27

大部分充電是在離峰時段 -khyang86- 给 khyang86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09/2019 postreply 18:01:40

你扯到另外一个主题上面去了。大家不是说电池车没有优点,只是关心充电时间和续航距离,这两点没解决,全面使用电池车是很难的。 -原上草2017- 给 原上草2017 发送悄悄话 原上草2017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10/2019 postreply 07:21:53

三百哩续航不算短, 15分钟充电时间不算长,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满足要求的. -选民- 给 选民 发送悄悄话 (361 bytes) () 04/10/2019 postreply 10:23:49

那里说充电15分钟可以跑300哩?别老说将来,将来什么事都有可能,可是现在不行! -原上草2017- 给 原上草2017 发送悄悄话 原上草2017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10/2019 postreply 11:07:08

在家充满出发有325哩航程, 只需停二次每次15分钟, 就能跑600哩. 开9小时的汽车, 不加油也至少要休息2次 -选民- 给 选民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10/2019 postreply 11:31:57

你说的都是理想的状况,现实上是:现在不可能。 -原上草2017- 给 原上草2017 发送悄悄话 原上草2017 的博客首页 (231 bytes) () 04/10/2019 postreply 11:54:58

我说的就是现在的实际情况 -选民- 给 选民 发送悄悄话 (422 bytes) () 04/10/2019 postreply 12:23:03

300英里用几度电啊? -fourwaves- 给 fourwaves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10/2019 postreply 13:32:42

夏天一度电跑4哩多一点, 300哩大约70度电。 冬天最坏的情况大约110度电 -选民- 给 选民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10/2019 postreply 15:04:12

一年一万二千英里要用掉三千度电,一家两部车就是六千度电 -fourwaves- 给 fourwaves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10/2019 postreply 16:44:09

3000度电大约$300多. 开大小相当的汽车需大约400加仑汽油 $1000多 -选民- 给 选民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10/2019 postreply 17:59:31

不知道你在那里,我知道加州每度电的价格是 $0.183, 3000度是 $549。 -原上草2017- 给 原上草2017 发送悄悄话 原上草2017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10/2019 postreply 19:58:27

汽油价格里有很多税,大部份是用来维护公路,将来电动车取代汽油车,这费用没有了,公路用什么钱来保养? -fourwaves- 给 fourwaves 发送悄悄话 (248 bytes) () 04/10/2019 postreply 21:01:37

加州电是累积加价的,0.18是最低价吧,翻倍不难 -chinomango- 给 chinomango 发送悄悄话 chinomango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11/2019 postreply 09:35:51

加州买电动车可以上共行快速车道。 -fourwaves- 给 fourwaves 发送悄悄话 (29 bytes) () 04/11/2019 postreply 09:43:30

外面充电桩的不知怎样计算?有没有附加费用? -原上草2017- 给 原上草2017 发送悄悄话 原上草2017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11/2019 postreply 11:27:30

说不定还特价,因为政府在鼓励买电动车 -fourwaves- 给 fourwaves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11/2019 postreply 12:24:18

电动车就国会的人 -定居北美- 给 定居北美 发送悄悄话 (281 bytes) () 04/14/2019 postreply 17:03:01

正好相反,每天在家充电,不想去加油站。你要买辆试试才知道。 -只看不回贴1208- 给 只看不回贴1208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19/2019 postreply 18:59:00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