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道德滑坡源于精神解构zt

来源: 玄野 2012-07-05 11:21:13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4702 bytes)

当今道德滑坡源于精神解构
作者:中华之本体

中国当前的道德滑坡,根本原因在于举国上下近三十年对西方近现代工业物本文化的东施效颦。而现在许多人仍以为西方是神本文化,其实大谬不然。       
    西方近现代工业文化成就了伟大的科学时代,但伴随的是宗教的衰落、道德的匮乏和艺术的苍白,所以有了存在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反叛。西方由于其文化本体从精神到物质的易位,原有的基*督教已全部或部分地缺失了宗教的特征,只剩下自我否定的、负面的或解构的意识形态。
    西方现代神学有两种类型:一是宗教原教旨主义,它因无视或抵制科学而显得不可理喻;二是现代自由主义神学,它为了回避与科学的正面冲突而不作有意义的论断,从而成为一种没有上帝、没有先验价值、没有自主灵魂的神学空壳。  
    负面的意识形态是自我否定的,这突出地体现于尼采的那句反文化宣言:“上帝死了”。它揭示了“去魅” (deenchanted)(韦伯语)后的宇宙的无意义性,发布了道德崩溃的预言,预告了虚无主义正在袭来。
    按照尼采给出的理由: 
     
    人类在物性中找不到据以和谐生活的根据,没有与人一致的自然规律,没有价值等级和终极目标;  
    真理只是一种看法,前此种种形而上学的、宗教的、道德的、理性的陈述仅仅对思考它的人是真实的。一旦绝对化,则所有这类陈述都是错误的;  
    宗教真理被实证的经验科学的陈述所取代,而科学真理并非是对客观世界的发现,而是人类对根本无秩序和非理性的世界的安排和解释,以便人能乖巧地生活在其中;  
    科学真理只是事实陈述而不是判断的陈述,价值和意义均被排斥在科学范围之外。用科学真理取代其他真理的结果就是剥夺了世界的意义;  
    既然科学不能确立价值,那就不存在道德律和道德世界秩序,“有道德规范而没有道德”;  
    人生是一种不可理解的现象,“没有东西是真实的”这一命题的自然推论是“所有东西都是许可的”。  
  
    尼采一语成谶,最终,空虚绝望成为这种自我否定的意识形态的必然宿命,难怪解构一切的后现代主义会在西方盛极一时。这种精神的解构,借用蒂利希的说法就是“工业社会精神”。这种精神主导着整个社会,其结果是人的存在丧失了精神的向度,蜕变为他所创造的现实世界的一部分、一种物质客体或“宇宙机器”上的一只齿轮,要想不被碾碎就得跟着运转。正是这种机械效应将现代人推入了可悲的生存困境,没有任何意义上的终极关切。
    因为,正如逻辑实证主义教父罗素所言,人的一切“都不过是原子偶然排列的产物”,“世世代代所有的劳绩,所有的忠诚,所有的灵感,所有那些如日中天的人类天才,都注定要毁灭于太阳系的巨大死灭之中,而人的足迹所到之处都不可避免地埋葬于宇宙沉沦的废墟下面——所有这些事实,即使不是毫无争议的,也是近乎确定的,以致没有一种对此持异议的哲学可以指望站得住脚。”(《自由人礼赞》)观其一生,罗素素来以客观实在的代言人自居,最终竟得出了虚无主义。 
    现代工业世界观的辩护*士就是上述实证主义。它首先是避而不谈本体——以“科学哲学”自居的实证论原本就是极端形式的唯物主义,却从不正面谈论物质本体,只是宣称本体没有意义。其次是它的负面的特征——意识形态原本是人与精神性存在的联结方式,然而这里的精神不过是精神的自我否定。按照黑格尔,“这种无思想性本身并非无思想,而正是应用了思想来限*制思想,思想对自己采取否定态度;这就是伊壁鸠鲁的哲学活动”。(《哲学史讲演录》第三卷)
    古希腊伊壁鸠鲁认为灵魂也是物质的,是由呼吸与热一类微粒所组成。人死后,灵魂原子离肉体而去,四处飞散,因此人死后并没有生命。死亡不是生者的不幸,而是死者的不幸,因而对死亡的恐惧是非理性的。据此他把善的标准定为及时行乐,但正如黑格尔所言,如果“愉快和不愉快可以作为衡量正义、善良、真实的标准,……道德的原则事实上也就成了一个不道德的原则了”。  
    需要指出,原子论在德谟克利特那里还停留在纯理性思辨阶段,而当这种原子论传到其后继者伊壁鸠鲁时,即开始与当时的享乐主义社会风气结合起来,“享乐即是目的”的生活态度被提高成为思想。“既然把被感觉到的存在认作真实的东西,那么概念的必要性也就根本被取消了,一切便分崩离析而失去了思辨的意义”。(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三卷 )
    之所以如此,正如恩格斯所言,“作为物质的物质是纯粹的思想创造物和纯粹的抽象。”(《自然辩证法》)“物质是带着存在物的形象的不存在的东西。事物由于它们的纯粹的形式、由于使它们相异的区别而彼此不同;区别的共相便是否定,这就是物质。” 物质是一个“真正的不存在”,它的真理是在“非存在”中,“非存在”表达了物质的本性即纯粹的否定。(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三卷)    
    老子曰:“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失礼者,忠信之泊也,而乱之首也。” 反观当前的社会道德滑坡状况,斯言信矣! 

所有跟帖: 

转一个哲学色彩中的同类观点文章,请yfz9465仁兄参考。 -玄野- 给 玄野 发送悄悄话 玄野 的博客首页 (66 bytes) () 07/05/2012 postreply 11:25:45

谢谢你的信息。 -yfz9465- 给 yfz9465 发送悄悄话 yfz9465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06/2012 postreply 04:24:16

用科学真理取代其他真理的结果就是剥夺了世界的意义 -wjsun- 给 wjsun 发送悄悄话 wjsun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05/2012 postreply 17:15:51

我觉得,从某种意义来讲,纯粹进行哲学思辨的人... -人在异乡为异客- 给 人在异乡为异客 发送悄悄话 (163 bytes) () 07/05/2012 postreply 18:08:04

如果将思维的范畴放到两千年甚至更长,这个论断的确反映了事实。 -玄野- 给 玄野 发送悄悄话 玄野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06/2012 postreply 03:16:20

玄野兄的文章果然充满哲理。让我们先做些讨论,使得大家更多地加入! -yfz9465- 给 yfz9465 发送悄悄话 yfz9465 的博客首页 (11056 bytes) () 07/05/2012 postreply 17:20:26

作者是中国社科院的研究者,好像年龄不大,灵动味道很重。 -玄野- 给 玄野 发送悄悄话 玄野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06/2012 postreply 03:12:16

作者是有智慧的人,但文章涉及面广,看不出主次。对道家,及哲学的认识有待深入。 -yfz9465- 给 yfz9465 发送悄悄话 yfz9465 的博客首页 (922 bytes) () 07/06/2012 postreply 05:05:50

兄台这里的“心”应该指的是人的本体,本性,也就是佛家所说的去参加轮回的东西; “脑”也就是身体的一部分,是物质的,不是人的本体, -人在异乡为异客- 给 人在异乡为异客 发送悄悄话 (210 bytes) () 07/06/2012 postreply 11:07:22

“道德滑坡”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英二- 给 英二 发送悄悄话 英二 的博客首页 (24459 bytes) () 07/05/2012 postreply 20:09:30

英二兄一向安好?又喜见高论:) -有言- 给 有言 发送悄悄话 有言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05/2012 postreply 20:22:55

高兴有有言。问好:) -英二- 给 英二 发送悄悄话 英二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06/2012 postreply 06:25:35

"文化如果无意打开社会“生产关系”的封锁,就无法回答任何问题。"一针见血。 -真真国女儿- 给 真真国女儿 发送悄悄话 真真国女儿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05/2012 postreply 21:02:50

问好,看见你的一首好诗了。:) -英二- 给 英二 发送悄悄话 英二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06/2012 postreply 06:34:43

生产关系 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份,如何推翻 ? : )) -人在异乡为异客- 给 人在异乡为异客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7/06/2012 postreply 09:57:45

道德滑坡并非中国的特有现象,而是肇始于资本主义共产主义对物质和欲望的高度关注,成熟于美国的纵欲经济,泛滥于中国的经济崛起。 -玄野- 给 玄野 发送悄悄话 玄野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06/2012 postreply 05:00:21

玄野说得对。欲望和消费引领的发展模式是“失道”的。是以环境,心灵的损失为代价的。 -yfz9465- 给 yfz9465 发送悄悄话 yfz9465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06/2012 postreply 05:11:30

企鹅的环境,心灵最最好了:) -有言- 给 有言 发送悄悄话 有言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06/2012 postreply 05:56:17

物质和欲望的根源是资本利润。如果道德是虚伪的,滑坡有什么不好? -英二- 给 英二 发送悄悄话 英二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06/2012 postreply 06:21:15

恳请仁兄解释一下"物质和欲望的根源是资本利润"。我怎么觉得应该是"资本利润的根源是欲望呢?" -玄野- 给 玄野 发送悄悄话 玄野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06/2012 postreply 06:26:45

原来仁兄是唯心论,是精神决定物质。欲望是万恶之源? -英二- 给 英二 发送悄悄话 英二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06/2012 postreply 06:41:59

欲望是一体两面,他让人生存也奋进,他也让人迷恋于他而分争四起,世人无欲不成人,纵欲则早亡。 -人在异乡为异客- 给 人在异乡为异客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7/06/2012 postreply 08:40:09

礼记说,欲不可纵.其实就是反对纵欲,但是人的基本需求和欲望却应该保证,否则生命本身就成问题了. -玄野- 给 玄野 发送悄悄话 玄野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06/2012 postreply 12:09:01

说到底,还是中道,中庸,虽对欲望来说是“不自由”“不够爽”,但毕竟是药苦方良。 -人在异乡为异客- 给 人在异乡为异客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7/06/2012 postreply 12:22:49

物质和欲望的根源对资本而言是利润,对普通人而言是感官享受。 -yfz9465- 给 yfz9465 发送悄悄话 yfz9465 的博客首页 (171 bytes) () 07/06/2012 postreply 07:28:27

社会主体是什么?谁决定了法则 -英二- 给 英二 发送悄悄话 英二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06/2012 postreply 07:33:37

社会在任何时候都是利益和道德的混合体。不讲利益和不讲道德同样荒唐! -yfz9465- 给 yfz9465 发送悄悄话 yfz9465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06/2012 postreply 07:38:04

利益是人生存的基础,道德是让人的生存有别于动植物!世间的人在轮回,利益是轮回的寄生壳。 -人在异乡为异客- 给 人在异乡为异客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7/06/2012 postreply 08:34:35

对“道德”的认知,在不同的社会群体中的体会是完全不一样?? 不太通! -yfz9465- 给 yfz9465 发送悄悄话 yfz9465 的博客首页 (291 bytes) () 07/06/2012 postreply 07:12:50

大众要公平,小众要自由,听谁的?普世价值里有公平吗 -英二- 给 英二 发送悄悄话 英二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06/2012 postreply 07:31:02

西方普世价值里有很多不普世的东西,并不等于世界没有道德。道德在人心! -yfz9465- 给 yfz9465 发送悄悄话 yfz9465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06/2012 postreply 07:33:42

好。 -玄野- 给 玄野 发送悄悄话 玄野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06/2012 postreply 08:03:13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