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一类学生表现都是如此,可能几年以后这种小藤生就比较少见了。新东方的作用,是比较容易see through的。
我所在的学科,顶尖的几个PhD program,中国留学生都很少招。既是传统,而且据说几年前他们有这个默契,算是对于整齐的满分GRE和不知道谁写的推荐信的抵制。当时比他们低一些的系们,有的是很高兴的,可以拣到最强的中国留学生了。对于这种顶尖program而言,看重的是毕业生的去处和未来的影响力,creativity和communication的重要性就更突出,这个是短时间赶不出来的。
这个判断有滞后,要花几年时间
所有跟帖:
•
Thanks for the insight.
-blackmatter-
♀
(0 bytes)
()
07/07/2009 postreply
06:26:35
•
有道理
-walkabout-
♀
(158 bytes)
()
07/07/2009 postreply
06:5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