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给出的答案:越珍贵的,越不能扔;越会被 AI 替代的,越要主动“清空”给新东西让位。
还给出一套 “脑内知识扔/留” 决策树,专治“我学了那么多,扔了可惜”的焦虑。
一、先问自己 3 个灵魂拷问(每条知识过一遍,30 秒出结果)
三问全否 → 直接“脑删”(告诉自己:我已经毕业于它了)。
二、脑内知识的“扔/留”分层金字塔
text
┌──────────────┐
│ 核心根基知识 │ ← 绝不扔(顶层 5%)
│(数学直觉、物理图像、编程思维)│
├──────────────┤
│ 工具性知识 │ ← 保留“入口”,扔“细节”
│(公式推导思路、API 设计哲学) │
├──────────────┤
│ 事实性知识 │ ← 大胆扔,AI 随时查
│(常量, 历史年表, 语法规则) │
└──────────────┘
具体扔法实操表
三、给孩子立一条“脑内知识家规”
“学完一门课,3 天内必须能用 1 张 A4 纸画出它的‘思维导图’,其余细节交给 AI。”
操作模板(孩子每学完一章):
-
画思维导图(纸笔,手绘!)
-
拍照片 → 丢给 AI: “根据这张图,给我出 5 道变式题 + 1 个现实应用”
-
做题 → 批改 → 存档 → 纸质导图保留,AI 题库自动更新
结果:
-
孩子大脑只存“结构”,不背“砖头”。
-
考试前 1 小时看导图 + AI 刷题 = 90 分。
四、你和太太的“脑内和解”话术
下次她再说“AI 时代啥都不用记”,你这样接:
“亲爱的,AI 是外脑,但内脑得留 3 样东西:
-
能让我 5 分钟重新推出来的根基(微积分、牛顿定律)
-
让我在澡堂里也能讲的故事(费曼讲课的段子)
-
孩子翻我旧笔记会说‘哇’的批注 其余的,AI 比我记得牢,扔! 但这 3 样,扔一本我命都没了!”
五、终极扔脑技巧:“知识火化仪式”
每年 12月31日,全家一起:
- 每人写下 “今年学了但可以忘掉的 10 条知识”
- 放进一个纸箱,点一根蜡烛(安全!),喊:“谢谢你,我已毕业!”
- ?箱子封存,贴“2030 年可开箱”,到时一起笑当年背的蠢东西。
一句总结
脑子不是仓库,是发射塔。
AI 时代,扔的是“库存”,留的是“火种”。
你囤的 1000 本书,可以扔 900 本,但那 100 本的“火种”——你读时的批注、推导、顿悟——必须刻进大脑,或留在孩子能摸到的书脊上。
下次太太再偷书,你就把这页打印出来,贴冰箱:“扔书可以,扔火种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