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国的孩子个个自信?

来源: 多论多 2017-03-21 07:56:05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4179 bytes)
为什么美国的孩子个个自信?

    
    美国的小孩,不管学习好坏、长得丑俊、高矮胖瘦,个个都是趾高气扬、活灵活现的,谁都觉得自己很特别,是个人物。换句话说,这些孩子都特别自信。
    
    那么,他们的自信是从何而来呢?
    
    一、父母无条件的爱使孩子自信。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的自信,对自己作为一个人的价值的肯定,从根本上讲是来自父母无条件的爱(unconditional love)。
    
    什么是无条件的爱?当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美国的父母会对孩子说:宝宝,无论你以后是健康还是病弱、聪明还是愚笨、听话还是捣蛋、漂亮还是丑陋、学习成绩好还是差,爸爸妈妈都会永远爱你,养育你直至你成为独立自主的人。
    
    这就是无条件的爱。仅仅因为你是我的孩子,所以我爱你,和你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无关。
    
    他们爱孩子,尽情地享受孩子的成长过程,享受孩子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用尊重、鼓励、欣赏、信任的态度对待孩子。有父母的爱在后面支撑,孩子在外面不管遇到了什么,都无所畏惧:“我爸妈爱我,肯定我。”他心里非常踏实,知道自己拥有取之不尽的力量,可以面对整个世界。
    
    能做到无条件爱孩子的父母,他们本身也都是自信的人,对自己持肯定的态度,所以不会把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强加到孩子身上,或者把自己没有做到的事情逼着孩子去代为完成。他们知道每个孩子各有特点,会鼓励孩子做他自己,扬长避短,相信孩子最终都会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主的自食其力的人。
    
    孩子心中最渴望得到的东西,就是父母的爱、无条件的爱。因为他是父母的宝贝,不是因为他是什么“钢琴神童”或是“数学天才”,或者他得到过什么奖。如果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你学习好了爸妈才会满意,你奥数比赛得奖了爸妈才高兴,孩子心里会怀疑自己,对自己失去信心,并学着戴上势利的眼镜去面对爱与关怀。父母如果不切实际地一再对孩子提出高标准,孩子长此以往会变得紧张、焦虑、患得患失。
    
    精神科医生认为:那些有心理问题的孩子,多数都能从其家庭教养方式中找到症结。父母对孩子性格和情绪的影响超过了学校和社会。
    
    二、尊重使孩子自信。
    
    自信,来自自尊,一个人首先自尊,然后才会自信。自尊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自我价值的肯定,是内在的,只关乎自己的,是外部环境无法撼动的自我认知。
    
    自尊最初是来自外界对他的尊重。要想孩子自信,首先父母和社会都要尊重他。美国学校一直强调“鼓励教育”“尊重教育”,就是希望学生们建立起正面的自我认识,不因和其他人的长处比较而自卑,意识到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拥有自己的闪光点。也许他学数学不开窍,但是他人缘好,有领导才能;也许他作文不行,但是他画画好,有艺术细胞;也许他不善表达,但是他体育好。老师和家长要帮助孩子找到他的长处,并创造机会让他的长项得以发挥,从而确立他的自信。
    
    一位朋友从小到大都是学习尖子,考上了北大生物系,后来在普林斯顿大学拿到分子生物学博士。毕业后在赫赫有名的大制药公司里工作。在公司里她常常感到窝火,因为那些美国同事技术知识都远不如她,却个个自我感觉极好,张口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是最深刻的······”“我使这个课题有了突破性的进展······”而她,却总是在找自己的不足,开会时从来没有勇气说出自己做得多么好,实际上她比所有的人贡献都大。她觉得和美国人相比,自己在实力上最强,欠缺的就是一份自信心,因为这个她在公司里失去了很多机会。
    
    等到她自己的孩子上学了,她参与了学校的活动后,感慨万千地说,美国父母和老师对孩子多尊重啊,孩子班上有个脑子明显有毛病的孩子,老师都是一直在鼓励,十道题做对了一道,老师马上让他到前面将那一道题算给大家看,大家一起鼓掌鼓励他继续努力,没有分毫的讽刺挖苦。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能没有自信吗?哪里像我们小时候,考试没考好,父母说骂就骂,违反了纪律,老师叫你站在教室前面接受大家批判,哪里有一点尊严可言?
    
    她说:“像我这种全校第一的尖子生都被打击得自信全无,别说那些差生了,难怪那么多学习不好的同学都要破罐子破摔了。”
    
    美国的成年人把小孩当做大人一样尊重:父母进入子女房间要敲门;移动或用孩子的东西应该得到他的允许;任何牵涉到子女的决定应该先和子女商谈;不随意翻看子女的日记或其他隐私······这种尊重的精神是我们社会所缺乏的。
    
    一个不被尊重的孩子不仅没有自信,他以后也不知道尊重别人,因为没有人给他示范过。教育学家们在深入研究后曾得出结论: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有了自信,孩子们就会有力量克服人生路上遇到的困难,用努力进取的态度去对待人生。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的当务之急不是让孩子学认多少字,背多少诗,做多少道题,而是要尊重孩子的细小的感觉,给孩子培养出一份自信心来。
    
    三、赞赏使孩子自信。
    
    每一个人在心理上都有获得肯定与赞赏的需要,如果一个孩子感到自己是被别人赏识的,自己对别人来说是重要的、有意义的,那么他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愉悦的、自我肯定的感觉。孩子心智发育尚不成熟,常常根据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尤其是父母和老师的评价来给自己定位。如果他经常被表扬,他的心里就充满了自豪和自信,觉得自己很优秀很特别。相反,如果孩子平时听到的都是训斥、挑剔、责备甚至挖苦,一个小小的过错就被家长抓住不放没完没了地进行批评,他就会觉得自己很失败,什么都做不好,他就会否定自己的能力,产生自卑心理,进而失去对学习和生活的热情。
    
    因此,家长在生活中应当对孩子多一些赞赏鼓励少一些指责批评,当孩子在某一方面有进步时,千万不要吝惜自己的夸奖和赞美,不要害怕会把孩子给“夸得不知天高地厚”“夸得骄傲了”,有自信的孩子都是鼓励出来的。当孩子遭遇失败或孩子行为有过失时,不能对孩子全盘否定把他说得一无是处,更不能盛怒之下对孩子拳脚相加,这种做法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在孩子心灵上留下创伤。
    
    在美国,家庭、学校和整个社会都对孩子采取鼓励赞赏的态度。我女儿上二年级时,有一次,她所在的班级和另外一个班级合作排练一台节目给家长们做汇报演出。那天,在学校的大会议室,两个班的学生家长们都拿着相机摄像机,一排排地坐好。孩子们轮番上台唱歌跳舞、朗诵、演小话剧。我注意到,诗朗诵是大家轮流念的,每个同学的演出机会基本相同,都有三四次独立表演的机会。能力强的孩子会把台词记下来,背着讲,而有些孩子则手拿台词照着念,所有人的表演都得到了家长们最热烈的掌声。
    
    2002年,当时的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的教育法令。以立法的形式要求学校必须提高所有学生的知识水平,缩小或消灭劣势群体(如贫困学生)和优秀学生之间在学业上的差距。其实,美国的学校不仅仅是在学业成绩上不让任何一个孩子掉队,在文艺体育各项活动中,也尽可能地给所有学生同等的机会,给每一个人参与的权利。
    
    小学的运动会是每一个孩子都要参加比赛的,篮球足球棒球等运动队还有管乐队弦乐队,谁想参加谁就报名,不是根据个人水平甄选的。无论是表演还是比赛,观众们都是掌声雷动给予孩子们鼓励。
    
    从上一年级开始,班干部就是大家轮流当,上讲台演讲,人人都有资格,怎么讲都行。有的小孩讲话没个章法,磕磕巴巴的,前言不搭后语,老师会表扬他的观点特别,勇气可嘉。
    
    老师总是千方百计地挑出孩子的优点、亮点,进行表扬,而忽略孩子不足的地方。久而久之,孩子好的地方就会变得越来越好,长处会越来越长。孩子因为自己的长处而得到自信。
    
    最开始接触到美国学校的老师,我以为自家孩子比较幸运,遇到了一个好老师,后来发现,几乎每个老师都是这样,才知道鼓励学生发现孩子的长项是老师最基本的素质要求。
    
    美国的父母认为孩子身上显现出的性格行为上的缺点,大多数都与父母的教育不当和榜样欠佳有关。
    
    所以,天下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带孩子的父母。
    
    四、信任使孩子更自信。
    
    做父母的常常会有意无意否认孩子的感觉,说出不信任孩子的话语。比如孩子说太热了,不想穿外衣,我们会斥责孩子:热什么热?妈妈一点都不热。孩子想帮忙端盘子,妈妈马上说:“你端不稳的,看把盘子给打了。”如果孩子抱怨功课难,我们会说:“怎么别人会做就你不会?你一定是上课没有好好听讲。”孩子要尝试一件新事物,有的父母会说:“得了吧,你那两下子我还不知道,别丢人现眼了。”
    
    甚至孩子成人了要找对象,父母依旧不放心孩子的眼光。孩子在父母眼里永远都是“嘴上没毛办事不牢”的人,连父母都不相信孩子的判断能力,他的自信从何而来?
    
    父母在孩子小时候一再否定孩子的想法做法,就把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性一点一点地扼杀掉了。
    
    所以,作为父母,要信任孩子的感觉和判断。如果孩子说热不肯穿外衣,那么摸摸孩子的小手是不是很热。可以替他拿着外衣,等到他需要的时候再给他穿上。他觉得课程太难,和他一起分析难在什么地方,找到症结,帮孩子解开。他想尝试任何事情,都给他机会让他去试,给他充分的信任和学习的机会。
    
    自信,一个人真正内在的自信,是从小培养出来的,而培养的最重要的方式就是父母以身作则,自己先对自己的小孩有足够的信心:不管孩子是否得过奖,不管孩子的考试成绩如何,不管孩子学的是哪个专业、上的是哪个大学,甚至不管他上没上大学,只要孩子有良好的品德修养,知道自己现在在做什么,将来要干什么,并且踏踏实实地追寻着自己的理想,那么,他就会在未来的世界里开发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真正自信的人,不靠学历、工作成就、金钱、外貌这些外在的价值支撑,他自己认定自己的价值,内心的平和正是来自于此。

所有跟帖: 

自信一定就是好事? -遍野无尘- 给 遍野无尘 发送悄悄话 遍野无尘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21/2017 postreply 08:08:37

难道成了坏事? -HiThere123- 给 HiThere123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21/2017 postreply 08:41:13

谎言重复欠扁就成了真理,呵呵 -abraham007- 给 abraham007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21/2017 postreply 08:19:09

过度自信的代名词是arrogant! -biggossip- 给 biggossip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21/2017 postreply 09:11:11

Homeless on the street are very confident as well? -hhtt- 给 hhtt 发送悄悄话 hhtt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21/2017 postreply 09:13:09

Yes, they knew they are facing financial crisis, drug problem, -dreamstory- 给 dreamstory 发送悄悄话 (301 bytes) () 03/21/2017 postreply 12:26:41

Without any skills, only the confidence won't get you anywhere. -hhtt- 给 hhtt 发送悄悄话 hhtt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21/2017 postreply 09:17:50

Confidence meaning " positive view on life " and " play by the r -dreamstory- 给 dreamstory 发送悄悄话 (287 bytes) () 03/21/2017 postreply 12:10:39

大部分无知造成的。不知天外有天,山外有山。 -Bounty- 给 Bounty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21/2017 postreply 09:38:04

无知无畏是经常发生的现象,如何有能力控制事情的发展方向也是能力,称为政治能力。 -dreamstory- 给 dreamstory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21/2017 postreply 12:16:23

同感,不过就是需要这样,不是只有第一名才有资格有自信。傻有傻福。 -kai2002- 给 kai2002 发送悄悄话 kai2002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21/2017 postreply 22:40:46

作者是真的住在美国吗?! -WWTP- 给 WWTP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21/2017 postreply 09:52:27

不是这么回事吧 -KevinMom66- 给 KevinMom66 发送悄悄话 (32 bytes) () 03/21/2017 postreply 10:00:56

写的挺好,不一定完全对,但对华人家长是很有借鉴的 -sesa2015- 给 sesa2015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21/2017 postreply 11:46:49

在美国超过80% 的年青人认为自为的智力及能力属 前10%. -选民- 给 选民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21/2017 postreply 11:50:23

美国教育就是老子天下第一!在工作场合你可以看到,听到那些二百五的可笑言论!这也就很难向其他同事或者种族学习了! -Tiger666- 给 Tiger666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21/2017 postreply 11:52:57

鸡汤 2,0 -路边的蒲公英- 给 路边的蒲公英 发送悄悄话 路边的蒲公英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21/2017 postreply 12:08:04

美国的教育就是埋头苦读书,然后老子天下第一。 殊不知尊重他人,给每个人机会和鼓励人活在希望才是信心。 -dreamstory- 给 dreamstory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21/2017 postreply 12:36:18

美国学生的所谓自信很多是建立在无知的基础上,这实际上是美国教育的问题,不是优点 -- 给 头 发送悄悄话 头 的博客首页 (59 bytes) () 03/21/2017 postreply 12:56:23

-君临萌萌哒- 给 君临萌萌哒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21/2017 postreply 13:50:03

无知者无畏,一种自信 -留连- 给 留连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21/2017 postreply 14:29:58

想起阿甘 -gasbag- 给 gasbag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21/2017 postreply 18:03:52

个个自信?应该是自大来得更准确些 -lanxf126- 给 lanxf126 发送悄悄话 lanxf126 的博客首页 (65 bytes) () 03/21/2017 postreply 18:31:28

无知无畏 -巴巴爸爸- 给 巴巴爸爸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21/2017 postreply 18:45:50

“Children who are popular at school become losers later in life” -baladirk- 给 baladirk 发送悄悄话 (686 bytes) () 03/22/2017 postreply 03:59:31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