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三个“小中”朋友的例子哈,现在其实都不小了,都有自己孩子了。一个是H毕业读医学院当医生,后来经商去了。她整天说的就是my parents were crazy,太虎。所以她观念还真的就是“别像我父母那样教育孩子”。其实她还是有时会有虎的迹象,但总的来说还是比较肯让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一个是从名校到名校一路拿到科学博士,之后想不明白自己真的想做什么,试探了几年未果,现在在家帮父母操持他们那个出租的公寓楼。还有一个是父母逼弟弟比较狠,进名校拿到工程学位之后也是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后来试过读法学院,发现其实也不喜欢,后来不知道干什么去了。相反我这个朋友和她妹妹,都没怎么让父母操心,自己读完书之后现在都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告哈佛这事,这里的争论反映出来的,在我看来,其实是老中思维方式的问题。具体告不告,跟世界上所有事情一样,哪里能够统一意见?愿意告的就告,不愿意的不用去。但这个争论里我看到的是很多人太急于统一意见,太急于把不同意见上升到道德人格层面,而且缺乏换位思考的能力,看不到这世界上绝大多数事情不是非黑即白的,而是深深浅浅的灰色居多。所以说老中思维确实有很大的局限性。如果父母给小中足够的空间,或者说如果小中不是那么听话、对父母言听计从的话,他们会从美国社会里文理、通识教育中受益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