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我的感受吧,也许对你有用。

来源: 洋洋日记 2013-03-08 23:19:17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7598 bytes)

 由于当年的知识分子政策,我的家是在15岁才一起生活的,那之前,是分居生活,在一起的相处,就是每年一个月的探亲假。

 和你的情况不同的是,在一起生活之前,父亲在我的心里很高大,因为他是我爷爷家族的骄傲,他个人确实很优秀,而在我们小家,父亲家族的影响占有绝对优势,同时,我的个性很像我的父亲,虽然和我母亲一起生活,但几乎没有共同点。

 因此,从内心的认知上,我更倾向于我和父亲是近的而更疏远母亲,也就是说,是否在一起,并不完全决定远近,而更重要的是对自己和对方的认知。

 但是,即使是这样,我的青春期也成了我这一生最痛的时光。导致到最后甚至是直到现在,我和母亲的关系也不是很好,和父亲的关系也不是很好,我感到我有更多更多的委屈,不满足,在与他们的关系上,我非常地痛苦,因为我渴望和他们有更加良好的关系,不一定是他们为我做什么,是想有那种父母与子女那样相同的感觉而总达不到,实际上,我更愿意是那个付出更多的人。

 我经常冷静下来考察我们的关系,我觉得,从表面上看,我的责任应该更大一些,应该说,是我对他们要求的更多,有更多的不满,却是更少的努力,他们都试图和我谈过,和我解释过,但我很少能听的进去,也从来没有真正想和他们谈我的内心,同时也觉得他们理解不了。但我本身,并不是这样的人,无论是和朋友,还是我的丈夫,他的家人,我都是那个主动更多,付出更多的那一个。

 那我就说说我和我父母的情况及我所认为的原因,供你参考。

 我父亲,是个非常优秀的人,无论到哪里都是受人瞩目并且一直都是在最重要的岗位带领大家往前走的人,非常勤奋,记忆力又好,因此知识面非常广。这些都使得他非常自信,在工作和生活中永远是被人说成“武断”的那一类。因此,当我们生活在一起之后,他就认为他是懂教育的,所以他希望我是完美的,总是说我这里不好那里不好,一开始,我是尽最大的努力去达到他的要求,让他满意的,说穿了,就是是非常想讨好他,得到他的赞扬的。但是,无论我怎样努力,他总有新的要求,甚至是永远我都达不到的标准,最后,我就忽然明白了不良少年是怎么形成的,因为我忽然就想成“不良少年”,想破罐子破摔了。不知你以前是否看过我的文章,实际上,我一直都是挺出色的。但是,在父亲这样苛责下,我渐渐地就成了一个不那么愿意争取上进的人了,这让父亲非常不解,他总在说:“我难道会希望你不好吗?我不是总在激励你上进吗?”看到我痛苦不堪,他也试图和我谈,给我讲他的想法,给我讲家里(这点和你有些像,我的家,虽然没有破裂,但一直存在问题)的一些恩怨,希望我理解,也给我倒过歉,但我的心结就是解不开,我无法和他亲近,我的堂妹可以拉着他的胳膊照相,而我却不行。

  这些年过来,我也很痛苦,自然父亲也很遗憾(他是个超强的人,不会被任何事击倒的)。我反思过无数次,基本上现在是这样认为的:

1.和父亲在一起生活,我已经15岁了,从外表看,已经是青春少女了,他没有见过我不会走路不会吃饭不会说话的时候,他没有因为不吃饭而烦恼,没有因为我生病而焦急,不知道很多父亲是把女儿当公主养,女孩子可以发发脾气可以不那么爱干家务等等。他认为我一个15岁的女孩子就应该是一个出得厅堂进得厨房,对人温柔体贴,会干家务,在外面八面玲珑又泼辣能干才行。所以他不知道,很多人家就是只要孩子不学坏,以后能有一技之长养活自己就行。所以就这也看不惯那也不和标准。

他认为那是管教,和任何人说起来,好像也没有多过分。

但是,因为没有从小到大一起生活的积累,很平常的一句话,都会让我很敏感,就更别提要求了。

而每天生活在一起的不愉快,则变成了人生的阴霾。

或许,在正常家庭中看起来都不是事儿的事儿,甚至是正常的事儿,在不正常的家庭里,就都会变成痛彻心扉的伤害。比如,我父亲就经常和我说谁谁家的孩子,小的时候往死里打,可是大的时候非常孝顺,而他在单位几乎他的手下都被他训哭过,但都对他特别好,而很少训我。但他忽视了的是,那些往死里打孩子孩子还能孝顺的,往往是因为从小的时候就是有一口好吃的都留给孩子,即使自己受苦也心疼孩子的那份爱,而他的下属,知道按他的方法工作,确实是步步高升的。而在和我的来往过程中,他则认为,教训我是应该的,而没有考虑我的感受。

因此,能教育孩子到多重,实际上,是和孩子从你这里感受到的爱有多少,是直接相关的。

2.父亲在和我谈的时候,比如家里的恩怨也好,我们的冲突也好,更多的是站在他的角度上,比如,当年他是怎么想的,他是怎么无奈的,等等。但实际上,人都是自我的,能打动我的,是他体会到的对我的伤害,比如他如果说一句:“当时我那么做,对你一个正当花季的女孩子,你心里肯定特别的难受,我真的不应该。”我可能就放下了全部的心结。

因此,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去谈,说自己的委屈,孩子是无法有共鸣的,即使是像我从内心深处更倾向我父亲,也还是不行的。

3.我母亲,也是个很优秀的人,曾经是连年的先进工作者,当年调工资,别人都是调一级还要争来争去,而她,则是各方面条件摆在那里,没有任何争议的一次调了两级。但是她不漂亮,也不能说善道,人也低调,很朴实,和我父亲的家人是完全两个不同的类型。

虽然我从4岁多开始一直和我母亲生活在一起,母亲对我也非常好,但是,我们的不同,使得我总是不知道母亲在想什么。

但是,我对母亲的期待也来自于我们一起生活过,当我和父亲有冲突时,特别是明明是父亲不对时,母亲选择了和父亲站在一起,这深深地刺痛了我,因为让我感到非常地无助,不知道该怎么办,使得我的内心世界离母亲更远,所以,是否生活在一起,并不是是否亲近的决定因素。更多的还是要看理解。

4.对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来说,并不知道自己想从大人那里得到什么,内心的骚动苦闷,自己都无法解释,因此,想谈出什么值得的内容,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是这个年龄有非常地敏感,非常地希望有人能触摸到自己心灵最柔软的那一块,所以就又特别地矫情。

这许多年,我还是能体会到我父亲母亲的爱的,哪怕是他做的一丁点儿让我感动的事儿,我都铭记在心,念念不忘,成为我生活下去的勇气。

 

因此,我给你的建议就是:

1.放宽自己的胸怀,任何事,先知道你最低的要求是什么。

比如:孩子能在自己的身边,能让自己有机会把失去的儿子争取回来,这就是该感恩,该庆幸的事儿。不求母子间能亲密无间,只要你能为他做些事儿,尽尽做母亲的那份心,就很幸福了。他对你冷也好,热也好,一天吃不成一个胖子,十几年的问题,不可能一天就改变了,只能是慢慢来,不求结果,只求过程。如果这样想,你会对自己的付出感到很幸福。

比如:不求他有多优秀,只要不学坏,能好好成长,以后有个可以生活的技能。不求他多懂事儿,眼里有活儿,只是能自理,以后自己能独立生活。不求他多八面玲珑,只要以后能不因为性格问题而吃不了饭无法生活就行。花钱大手大脚,只要在能力范围内就好,能挣的话,多花不是问题。如果这样想的话,你会看到,你的儿子一定还是有很优秀的地方的。

2.多从你儿子的角度来考虑,而不是从自己的角度。

比如,你想过没有,十几年没有母亲在身边那是怎样的缺憾?你和你前夫他的家庭你自己的原因你的不易,对他来说都没有意义,因为没有母亲的事实是没有改变的,即使是他的奶奶姑姑不说你的坏话,他也会感到缺憾,也会对你有怨言的。只有他对你有了感情了,对你有了理解了,他才能真正地去感受你的痛苦了。

而你现在要做的,不是让他理解你当年的无奈和不容易,而是要让他感到你很后悔你当年把他放在了远离你身边的地方,让他没有承受到你对他的爱,即使是有那么多人爱他,但是,来自母亲的关怀,他确实是缺的,所以,你要让他感受到你真的爱才行。

3.从细微小事上进行具体的关心,而不是提要求定标准。让他感到你发自内心的关怀,让他感到你的爱和他的奶奶姑姑对他的爱是不同的。

事无巨细地去关怀,但不是去唠叨,去要求。润物细无声,是最重要的。

而教育,则更要是慢慢来,千万不能急,实际上,爱屋及乌,能挑剔出对方很多毛病的,爱的不够的成分是肯定有的。

比如,你儿子的英语能应付吗?是否需要额外的帮助。比如,他和朋友交往的好吗,时不时讲一些文化的差异。既然他就是来读高中大学的,对对未来有什么想法,想上什么大学?怎么样努力更有效果?比如他要出游,路线怎么制定的?要多少预算,怎样能玩儿得好?高中生是最敏感的时候,他们学校里,什么样的男孩子女孩子招人喜欢,等等。

4.不要急,不要马上有结果,“风物长宜放眼量”,把目标放远一些,比如,等到他结婚的时候能说一句,“妈妈,来美国后你对我的关爱和教育,让我非常温暖,也让我成长,更让我知道了什么是母爱,妈妈,谢谢你。”就足够了,你想想,如果用5--10年的时间让你补回15--20年的付出,你不是还是“合算”的吗?而且,你儿子也不傻,那会记住你的好的,不可能你今天付出了,他明天就接受你了,你做好了就是了。也许他今天不说,明天不说,甚至是一辈子都不说,但他会记住的。

祝你好远!

所有跟帖: 

再提醒一下 -洋洋日记- 给 洋洋日记 发送悄悄话 洋洋日记 的博客首页 (662 bytes) () 03/08/2013 postreply 23:46:37

谢谢你的理解和支持!正是内心积压的委屈再加上儿子的误解才让我频临崩溃,还好有大 -长怀感恩的心- 给 长怀感恩的心 发送悄悄话 (25 bytes) () 03/09/2013 postreply 08:54:15

回复:说说我的感受吧,也许对你有用。 -长怀感恩的心- 给 长怀感恩的心 发送悄悄话 (641 bytes) () 03/09/2013 postreply 07:54:46

回复:回复:说说我的感受吧,也许对你有用。 -洋洋日记- 给 洋洋日记 发送悄悄话 洋洋日记 的博客首页 (9181 bytes) () 03/09/2013 postreply 09:41:08

谢谢分享成长中的感受,很受教。很多地方说到了点子上,后面的建议也非常实际可行。 -陈楚楚- 给 陈楚楚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09/2013 postreply 08:31:47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