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来这个坛子里时看过甜薯的地主系列,他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挣扎求生的人群的悲悯,我看了很感动。其实大家在网上发帖争论,没法完整地表达自己的全部思想,很多时候话赶话,就说偏了。
我也赞同TT说的,不为国内贫困孩子捐款买肉吃只是对那特定的一群人没有同情心,并不表示这些人就没有同情心或是道德低下。我相信每个人内心都有良善的存在,只是能触动我的人和事不一定能触动你,也许我更关心我小时候生长的那片土地,也许你更在意现在生活的周围人群,也许他更关心非洲或是南极冰川。其实这是好事,这样每个人每件事都有人关心了。我们不需要因为别人和我们不一样,就简单地给别人贴个标签说他/她没有同情心或是觉得自己比别人更道德。
我相信可能TT,千里,甜薯,或是其他不愿对国内孩子捐款的人,其实在其他方面可能行善比我多得多。我也相信在我面对甜薯所面对的房客时,我可能不会比他做得更仁慈。其实我们都是类似的人,而人性都是一样的。
我们这一代人,以及我们的父辈祖辈,基本的经历都类似。我在这坛子里也打了一年酱油了,我觉得有的人还没有把以前的不愉快经历放下,还挺耿耿于怀的。其实如果能放下,得到自由的是自己。就好象帮助了别人,其实受益最多最快乐觉得最幸福的是自己一样。
我的妈妈和公公年轻时都因为家庭成分饱尝生活的艰难,他们的心里虽然仍有正义良善,但在一些人和事的态度上,总是冷硬偏激些。而我的婆婆,一直良善对人,是的,她的一生比较顺利,可这是她的父母当时认清形势捐了所有家产换来的,而且,也是她自己的善良换来的。当年初中毕业,只有一个留城名额,全班45人,除她以外的44人都投票愿意她留城。其他44人全部下乡了。我提到过她在冬天的火车站把大衣脱了裹在冻僵的人身上的事。我想大家都明白,给人买点吃的容易,脱下自己大衣的不容易,因为那意味着自己要挨冻。可她做了。她也做生意很多年,曾经养着一两百工人,可她仍然能在国内的商业环境下保持善良和责任。她对婆家的亲戚也照应颇多,给钱给房子,难道她不明白自己吃亏吗?可她选择这样。对很多人和事上,她都更为宽容。我们的出生我们不能选择,可是成年以后的人生,在一定程度上是我们能决定的。快乐与否,幸福与否,其实也就是一念之间的事,在乎我们自己的选择。我小时候生活也不是很顺,我也曾愤青过,但是我越来越觉得我的幸福在我的选择里,而帮助别人,会让我自己受益更多。
在坛子里久了,熟悉了很多ID,觉得像老朋友一样。虽然我们在很多事情上看法不一样,但我希望不会因为观点不同伤了和气。作为或多或少掀起最近两次大讨论的人,我希望我没有让你们觉得不快,更希望你们不会觉得我的长篇大论是在说教(我也就是“自明本志”而已)。好吧,其实说到最后我好像把最初想说什么给忘了。那就这样吧,最近很忙,估计没法常来了,祝大家节日快乐。
(我也希望我以后不要再掀起什么大讨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