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我大学时代读过的闲书之一,对我“世界观”的形成有重大影响。这类型的书都需要一定的人生经历才能读懂的。而我因早年生活比较曲折,大学时代读就能引起共鸣。当年英文功底差,读的是中文板。早期中译的这些名著其实很不错的。读这些名著,对照自己,可以更多地理解和懂得他人,也了解自己。
毛姆的“人性的枷锁”让我懂得了人生本来就该是充满迷惘、失望、挫折和痛苦的,正好印证了我们中华名著“红楼梦”关于人的命运是先天就定好了的哲学;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让我真正理解了人生来是平等的真正含义: “虽然我贫穷、低微、不美丽,但当我们的灵魂穿过魂墓站在上帝面前时我们是平等的。我站在这里,并不是用习俗、惯例,甚至不是用凡人的肉体——而是用我的灵魂告诉你,我们是平等的!”多么的回肠荡气!而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又把我带进了一个阴沉窒息的世界,让我理解了人性的贪婪和占有欲的永无休止,让我学会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人性和理解他人;让我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的当数雨果的“悲惨世界”,从那里终于领会了人生历经艰辛,要追求的Happiness其实就是看到他人的笑脸,并从中体会自己生命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