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nt to own, 或者叫lease purchase, lease option, lease to own.都是一个意思。lease purchase的具体含义,怎么操作,我就不讲了,你google一下就好。当年我都是在网上看的,你也别太懒。
首先,你要搞清楚你的州关于lease purchase的法律。
我刚开始做房地产的时候,都是做lease purchase。尽量找愿意做lease purchase的房客。大概做了几十个。有的房子反复做。几十个lease purchase的deal,最后只有一个房客是真的买了。其他的都没买。对房东的好处:
1)pocket extra money: option fee, extra rent credit.
2) lease purchase的房客基本上自己负责维修。
3)lease purchase的房客比较稳定。我一般签三年合同。3年后很多人续签。
4)lease purchase的房客相对比较有钱。好房客比较多些。
坏处是什么呢?当然,如果房地产猛涨,你的房子就好比是卖了covered call的股票,被事先商量好的价钱call走了。所以在一个快速上涨的时期,你可能会赚少了。对于我们红脖子州来说,这个不是问题。而且我已经说了,几十个deal,只有一个被call。说实话,被call的那个,卖价比市场价还高。房客还是个律师,可见律师也有猪脑的,我只有偷笑的份了。
我这么说,lease purchase不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吗?确实我的第一桶金里就有lease purchase的功劳。可是从2006年开始,我就很少做lease purchase的deal了。为什么呢?主要是05年我们红脖子州专门颁布一个关于lease purchase的新法律。这个新法律的精神,在于认定一旦你签了lease purchase的deal,虽然房客还是房客,还是在租你的房子,房子产权还没有过户,你还是要交财产税,HOA等等,但是法律上,认为你已经卖了这个房子了。听起来好像说不通啊,可是法律就是法律,你能和法律争辩吗?具体执行上,有以下的几个结论:
1)如果你有mortgage,你必须通知你的贷款银行,你已经做了lease purchase的deal。银行可以引用due on sale clause,逼你马上付清贷款,因为法律上认为这个房子已经卖了,虽然其实没卖。你说,我犯病吗?去通知银行,让他们对我执行due on sale clause? 当然我不会想要去通知的。可是法律明文规定,你必须通知。你想知法犯法吗?
2) 房客如果不付房租,你eviction会有麻烦。上了eviction法庭,只要房客说一句,法官大人,这个不是普通的租房,是lease purchase!法官会问你,是不是lease purchase?你不能对法官撒谎吧?只要你说是。法官马上把你这个案子丢出去。不管你了。你怎么办? 要不找上级法院?要不找律师?对了,你可能需要律师做foreclosure。NND,明明是我自己的房子,为什么要foreclosure?这个就是有理说不清了。不管房客有没有付你option fee,rent credit,也不管你的lease purchase的合同上怎么规定只要房客default,option fee和rent credit会作废,只要是lease purchase的deal,一概认为房客拥有这个房子的equity。所以需要foreclosure而不是eviction。房客如果弄个懂行的律师,更够你喝一壶的。你想多赚的这几个钱,到时可能要加倍奉还,当然基本都进了律师们的腰包。
3)lease purchase的官司,法官有先入为主偏袒房客的倾向。红脖子州为啥06年要颁布这个新法律?就是因为在那之前,关于房子的fraud实在太多了,什么lease purchase,subject to,很多人根本不拥有这个房子,从房东那里便宜点lease purchase或者subject to进来,再高价lease purchase出去。有的人房子很快要被foreclosure了,就lease purchase给别人,捞一笔option fee然后把房子扔给银行,等等,不一而足。所以法官见多了这些骗子,很自然的认为做lease purchase的房东都是骗子。案子还没审,就对你不利了。其实我也恨骗子啊。本来是正当生意,结果被骗子们给搅黄了。我们小的时候有人养长毛兔都成了万元户,据说日本人高价收购兔毛。后来有人把棉花什么的塞进去以次充好,最后这个市场没了。长毛兔都被杀了吃掉。扯远了,道理是一样的。
当然了,如果你真的做了,也不必太害怕。那么sophisticated的房客只占少数。大多数都和待宰羔羊差不多。一无所有的时候,要快速攒第一桶金,冒点险咱也玩。玩的差不多了,要见好就收。不要一场官司把你家当都给搞进去了。咱是全身而退了。你要不要冲进去,自个儿掂量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