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专家意见我的一点想法

来源: sweetptt 2011-06-19 12:54:30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907 bytes)

主要有两点。第一,专家意见不可不闻。如果一个人对专家意见充耳不闻,那么摸索的路就长了些。第二,专家意见常常需要打个折扣才能采纳。

我就说说这第二点。专家常常局限于它本身的研究项目,这个在理工科出身的人里特别明显。专家们对自己所长有盲目的自豪感。这个跟学术竞争有关。现代社会发表学术成就马上就可到达全球的任何角落,一般都是毁誉参半,这就要求专家们时时保卫自己的想法。这个趋势的副作用就是大家都画地为牢,不接受其他意见。更有甚者,采取下流手段堵塞别人发表意见的渠道。比如说学霸,在美国也有。

这个现象不但在学术圈流行,在投资界也有镜像。有时还起了很大的误导作用。不说别人,就说我自己。有一段时间我对天然气研究着迷。天然气是干净燃料,污染小。美国有很多天然气电站,数目仅次于煤电站。天然气电站主要分布在德州。天然气可合成液体燃料(F-T技术)。大型天然气塑料厂也非常常见。所以我给人介绍天然气;自己还买了天然气的股票和基金。其中有几个LNG(液化天然气)的股票。这些公司从中东进口LNG,从公司在美国的接收站发送到市场。有些公司投入巨款建设这些接收站。当时觉得很有前景,特别是想到再过几年煤电站就不许建设了(2009年煤电禁令)。当然这是很学术的想法。真实的发展是美国没能竞争过日本,中东的大部天然气去了日本(距离因素)。所有的接收站建设都打了水漂。我最后卖了股票,100块拿回5块。

很多大型项目开工前都会进行进行专家论证,其中一项很重要的论证就是造价。比如壳牌估计美国Colorado州的页岩变石油的成本是14美元,跟沙特的light crude一个价。这个发表在学术杂志上。一般有些研究的人都不会信。兰德公司的一份报告估计能源工程项目开工前的估价,平均来讲一般只有最后造价的50%。我提供一个索引,有兴趣的可去看一下(Merrow, E. W., Chapel, S. W., Worthing, C. (1979) “Review of Costs Estimates in New Technologies: Implications for Energy Process Plants”, Rand Corp., Santa Monica, California.)这个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专家的话有时得打个折扣才能采用,这个折扣可能是50%的差异。

所有跟帖: 

给您们讲过某专家说要把世界沙漠的百分之几贴上太阳能硅片能源问题就解决啦. -borisg- 给 borisg 发送悄悄话 borisg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6/19/2011 postreply 13:25:17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