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国内接受小学,中学,大学教育,基本是党的教育。大学里“政治经济学”这门课,实际主要讲政治,然后就是反复讲剩余价值的东西,那是针对资本主义社会,中国是社会主义,后来又谦虚的自称是初级社会主义,估计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讲不清,但还是要讲。所以我下面要讲的通胀,全是低级政治经济学,对应初级社会主义社会。
通货膨胀,在1980年前,我所知道的是1949年前的事,与我基本无关。那时中国政府追求既无外债,也无内债。老百姓工资基本不变。以我母亲为例,大概在1956年工资调整,降低20% 后,到1976年 退休,再没有加过工资,当然也没有减过,文化革命时叫“扣发”,不久就恢复。那么问题来了,家里孩子一个接一个出生,收入不变,只有生活水平降低,直到家里有孩子工作,去插队落户的还不算。
幸亏,没有通胀。大饼永远是3分钱,油条一直是4 分钱,学杂费一年就是3 元。米,每斤1角4或1角6分,酱油每斤2角4,食用油8毛8。猪小排5毛6,大排9毛8。为何50年后还记得?刻在脑海里了。
1980年代后,开始初级社会主义了,物价放开,有通货膨胀了,但工资普遍增加了。当年3分钱一个大饼,现在要2元,涨价近70 倍。工资增加几倍?我大学毕业工资59元5 毛,乘以70,4 千元多1 百,恐怕目前在上海工作的人,工资低于4000 的不多。如果考虑到当时没上大学的工人,他们的月工资大概是50元, 70 倍就是3500,快递小哥都比这赚得多。
根据我的政治经济学知识,一个国家通胀率为零,为负,一般不是好事,估计特定的时候需要。适当的通胀绝对需要,就像要有适当的失业率。至于什么是适当的,我就不懂了,要有专家和政府判断。
不要看到3%或更高的通胀就紧张。工资的增长在一个正常的国家,一定会超过通胀,一些人喊通胀影响生活,可能就是要求老板多加工资,于我,希望每年社安福利的增加幅度,要超出通胀几个百分点,那咱的生活就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了。
有谁知道芝麻开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