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曾经是上海最恐怖的地区,一个人口密度很高的棚户区(Slum), 上世纪七十年代才通了自来水。 小时候,因为里面犯罪率极高,从来不敢踏入那片区域。 记得大学时去过唯一的一次,那家人住2层楼, 却没我人高,躬着背进屋子,一层是底下室。 屋内不见阳光,白天看电视不用拉窗帘。
今天气温稍微低到30摄氏度,昨天是35摄氏度。 出于好奇,踏入虹镇老街,完全是不同的世界。
现在除了有大批新盖的瑞虹公寓住宅,还有了shopping mall月亮湾。
九年前还开启了更新更大的有18万平方米的shopping mall太阳宫。
逛了逛太阳宫里面的第五、第六层的餐饮层,几乎家家餐馆都爆满,估计也是因为国庆节日的关系。
离开太阳宫后,继续向北外滩行走,一路看到已经被搬空了的老旧住宅。可以想象过去穷人的艰难日子。
谈到穷人,那天在一家咖啡店里,看到一位领班一步步地教一位四十左右的大嫂使用咖啡机。 感觉那个大嫂只有小学文化水准。 突然领班冒出一句“你咖啡机上面的字都认识吗?”,我大吃一惊。
就是这部咖啡机
后来与一位餐馆老板娘聊天,谈起如今还有人不识字。 她说她店里就有一位来自安徽的,也是四十岁左右的,干洗碗工作。 老板娘说知道她不识字,在工作群里发指示后,还得另外单独给她发语音短信。 那个人也不时拿着收到别人的短信来问,上面说的是什么。
一个社会有穷人和富人共存,才有工作的动力,消费者才能得到便利。 就好比美国要是没了老墨干活,美国人的生活会是多么的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