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年会上也讲了我关于生命,生活,与财富获取平衡的心得体会。大部分人往往高估了自己的寿命,特别是高估了自己能够保持健康状态的时间。这话说的有些悲凉。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健康、时间和金钱,三者的黄金交汇期极其短暂。大多数人其实只有10年的时间。年轻的时候你拥有健康和时间,但是你没有金钱。当你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你可能拥有健康和金钱,但是你累得像条狗的时候,你没有时间。等你老了,退休了,等你有钱有时间的时候,一场大病之后,发现你不再拥有健康。
人活着要好好珍惜这黄金交汇的10年。我把过去一年看的关于生命和生活三本书做了一个总结。
这三本书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如何平衡生活和财富。分别下面三本。
人活着最大的意义就是让自己快乐一些。蔡澜关于这个问题的总结是
“人生意义到底是什么呢?吃得好一点,睡得好一点,多玩玩,不羡慕别人,不听管束,多储蓄人生经验,死而无憾,这就是最大的意义吧,一点也不复杂。”
他的观点和零余额人生的观点类似。这本书的主要观点如下图:
人真正的回报。不是金钱,而是回忆。如果能在30岁去做一件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比如背包旅行欧洲)。那么在40岁,50岁,60岁可以一直拿出来回忆。有复利效果。
另外一本我推荐大家认真阅读的书是这本Outlive。
大家都知道健康很重要,但是维持健康是需要时间投入的。无论健康的饮食还是运动,都是需要时间和心思的。关于你的生命,还是你的金钱。我从这几本书中,摘录的金句如下:
1. “你花的钱,都是用生命换来的。”
2. “每一块钱,都是用你有限的生命时间换回来的。”
3. “问题不是你赚多少钱,而是你用这些钱换回了什么?”
4. “财务独立,不是有多少钱,而是你的生活不再被钱控制。”
5. “当你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做你热爱的事,你才真正富有。”
6. “学会衡量‘够了’,比永远追求‘更多’更重要。”
总的来说,生活和金钱还是要平衡。这些话可能有些抽象。我用陶渊明作为反例说明。陶渊明年轻的时候意气风发,写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词。人们会觉得他是一个飘逸潇洒的诗人。
但是陶渊明晚年的日子其实过得非常的艰苦,他自己是在贫困交加中被饿死的。陶渊明不但是饿死了自己,还饿死了他的几个儿子之一,以及他的老娘。他的老婆,也因为受不了贫困的日子而离他而去。
陶渊明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呢?就是他一再辞官。一共5次辞官。年轻的时候辞官不要紧,朝廷还会招他回去工作,辞官之后他还可以去种地谋生。可是当他老了之后再辞官,没有人再聘用。年轻的时候,辞官可以种地。年老了,他种不好的地,加上他又染上了酗酒的习惯,陶渊明最终最在贫困交加中死去。他死去的时候对别人说,年轻人你们以后千万不要学他。
陶渊明是一个非常好的金钱和生活没有平衡好的反面例子。我经常建议在没有一定的金钱积累和物质基础之前,在没有稳过的A类资产之前,不要过度追求自由的生活。
反过来,但是当你A类资产和B类资产规模一定比较大的时候,可能不要再沉迷于赚钱,而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去体验生活中。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人生不是一场攒钱的竞赛。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