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赏花之心胜于花
这句话指出,欣赏花朵的心(意识或觉知)比花朵本身更重要。花的美丽并非仅仅存在于其物理形态,而是通过观者的心念和觉知得以显现。禅宗强调,事物的意义和美感源于我们的内在体验,而非外物本身。 -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
在你尚未观察花朵时,花朵和你的心都处于一种“寂”的状态。禅宗中的“寂”指的是空寂或无分别的境界,意味着没有执着、没有分别心。此时,花和你的意识之间没有互动,二者皆处于一种纯粹的、未被扰动的状态。这种状态反映了禅宗对“空”的理解,即在未施加主观意识之前,一切皆归于平静。 -
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当你带着觉知去观察花朵时,花的色彩在那一刻变得鲜活、清晰。这种“明白”并非花本身发生了变化,而是你的觉知赋予了花新的生命和意义。禅宗认为,现实并非独立于观察者而存在,而是通过观察者的专注和当下意识得以显现。这一过程体现了禅宗的“能所不二”理念,即观察者(你)与被观察者(花)在觉知的当下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
这段话源于禅宗哲学,反映了禅宗对感知、觉知以及观察者与被观察者关系的深刻洞见。以下是对其禅宗哲学含义的中文解释:
所有跟帖:
•
多谢解惑。那上楼所说不够准确了。不管我心中有无花,花都在那。但花的美,花的生动,倒是观者内心的折射啦
-dancingpig-
♀
(0 bytes)
()
06/05/2025 postreply
15:34:44
•
我也迷惑所以问了AI。 但是你说的“不管我心中有无花,花都在那” 又要让我琢磨半天了。:-)
-越挫越勇2-
♂
(0 bytes)
()
06/05/2025 postreply
15:42:35
•
哈哈,我是说楼上这句“ 心中若无花,世上便无花”
-dancingpig-
♀
(0 bytes)
()
06/05/2025 postreply
15:5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