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鼓吹川普的“加关税、保制造”的政策,认为这是保护美国工人、重振工业的必要之举。但他们忽视了一个根本问题:美国本身就是自由贸易的最大受益者,真正支撑美国全球霸权的,是美元体系、资本开放和科技寡头,而不是关税壁垒。
一、美元是全球资本的吸铁石,美国靠开放市场收割世界利润
为什么各国央行、主权基金都在买美债?为什么各国富人拼命投资美股?为什么苹果、英伟达、特斯拉、微软这些公司市值全球第一?
答案不是“美国制造强”,而是因为美国创造了一个高度自由、安全、流动性最强的资本市场。全球资本绕了一圈,最终都会流回美国:
中国产能负责制造,利润链顶端是苹果和特斯拉
印度搞软件,客户却是亚马逊、微软、谷歌
世界人民储蓄,美股收割;世界央行印钱,美债吸金
这是美国设计的全球美元系统的核心逻辑,而不是靠什么服装厂、玩具厂的“伟大回归”。
二、加关税是在自毁根基,破坏信任,削弱美元吸引力
川普的关税做法,是把自己搭建的全球资本高速路拆了几块板:
企业最怕政策不确定性,而川普“朝令夕改”、全靠嘴炮,对中国、对欧盟、对墨西哥轮番加税,搞得全球供应链人人自危。
美元的信用来自制度和开放性,而不是靠咆哮和制裁。关税战最终打的是美国自己信用——搞得盟友都想去美元化。
股市是美国实力的象征,而关税战恰恰是对苹果、英伟达、亚马逊这些依赖全球市场的巨头的精准打击。60%以上的MAG7收入来自海外,而不是俄亥俄州工厂。
三、制造业不能靠关税回归,科技与资本才是美国优势
制造业是重要的,但不能回到20世纪的老路:
美国的比较优势在AI、芯片、软件、设计,不在螺丝钉
如果非要搞“工业回流”,不如大力发展机器人、智能制造,而不是靠工会管制、二十美元时薪的老式工厂
真正的再工业化,也要靠全球协作,而不是筑墙自闭
四、别用农耕思维打核战争
川普搞关税,就像一个冷战时代的将军,用刺刀和土枪对抗量子导弹。他根本不了解美国今天靠什么赢——不是靠重返底特律,而是靠硅谷、华尔街和美元信用。
关税不是护盾,而是自损八百。真正应该做的,是维持美元体系的全球主导地位、吸引全球资本、支持企业全球化,而不是“闭关锁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