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从货币主义视角强调通胀本质是货币现象(MV=PQ),认为关税不会直接影响货币供给或产出,故长期不会引发持续通胀。但现实中,关税可能通过短期价格粘性、供应链成本传导(如企业被迫更换低效供应商)、贸易战升级风险以及央行政策对冲(如为缓解关税冲击而宽松货币)间接推高通胀。此外,关税若导致生产效率下降或引发“自我实现的通胀预期”,可能使短期价格冲击长期化。历史案例(如2018年中美关税推高美国CPI约0.5%)表明,尽管关税影响有限,但其与货币政策、供应链韧性及市场心理的交互作用仍可能为通胀提供温床。
AI不同意。
所有跟帖:
•
政府收走25%,现在的一件产品的商家有多少利润?如果不涨价,只能亏本
-gccard-
♀
(0 bytes)
()
03/12/2025 postreply
16:19:57
•
让供应商出?供应商会破产。谁会做亏本的买卖?结果只能是涨价。
-gccard-
♀
(0 bytes)
()
03/12/2025 postreply
16:21:49
•
这家伙有2.5百万粉丝,油管上去看一下就一目了然了,油管上搜:
-雾蒙蒙雨霏霏-
♀
(234 bytes)
()
03/12/2025 postreply
23: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