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前的一本书,对比了中国人和犹太人


《The Rising Tide of Color: The Threat Against White World-Supremacy 》,这是一本1920年出版的书,从标题可以看出, 这是一本谈论种族和地缘政治的书。   作者预见到了有色人种的兴起,导致白人至上和殖民主义的衰败。 为了对付这样一种挑战,保持白人的优越性,作者呼吁采取种族隔离,限制非白人移民到白人为主的国家等措施。

当时亚洲的日本兴起了,它在1905年战胜了俄国,成为黄种人第一次打败白种人的战例。其中有几页谈到当时的中国:

没人能否认中国人的非凡的经济效益。 在中国人满患,在人口达到生存极限的土地上有着长期的残酷淘汰制度(Winnowed by ages of grim elimination, 也就是如今的" ")。   在最严峻的经济压力下,中国人是唯一能够生存下来的人种。 在国内, 普通中国人的一生几乎都生活在饥饿的边缘。  当移民到其它更宽松的环境的国家时,中国人的工作能力展现出了惊人的竞争力。

伍廷芳(清末民初外交家、法学家)说: 中国人作为全能的劳力, 能轻松轻松超越(easily outdistance, 也就是如今的"碾压")其它竞争者。  他们勤劳、智慧、守秩序、有韧性。   在任何地方,能承受超时的工作,为的就是几碗米饭。

这些看法,得到多数外国观察者的认同。

一位学者认为:  中国人跟犹太人一样能随机应变,可以在西藏高原生存,也可以在炎热的新加坡生存,比犹太人具有更多的才艺。  能做劳力,能当兵, 也能成为东方最厉害的商人。  他们辉煌的未来甚至不需要天才的出现。

另一位学者说:  几亿人千百年来一直勤劳节俭,生活在比我们的劳动人民死亡还要痛苦的条件下。  换言之, 他们心甘情愿地拼尽全力,只为换取简单的生活权利(privilege of life)。

中国人不仅仅与其它种族比较,有的经济优势。 即使在黄种人种,也是佼佼者。  每次中日经济竞争,中国人都能轻松获胜。

这一点拿破仑也同样看出,认为中国有巨大地潜力,而当下暂时只是一头"sleeping lion"。

一百年后的今天,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  但是这并没有改变上述所描述的中国人的其它特征: 勤劳、智慧、应变、有韧性。   为此而形成的生产能力,令世界上所有其它国家感到恐惧。

 

 

所有跟帖: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