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做一个可编程的通用量子计算机,从来不是量子计算研发的目的,太遥远了。所以,目前的量子计算,搞出来,也只能解决某一些特定问题。
其次,被科普最多的量子计算应用,是利用Shor算法,破解现在的加密密码。一旦破解,比特币就完了。但这个也太遥远。实现Shor算法的需要的量子比特数目太大,远远超过目前的工程能力。现在没有公司开发量子计算是为了破解加密问题。
真正的Game changer,让谷歌等公司下场投入研发量子计算的,是2009年提出的HHL算法,这个HHL算法是用来加速求解sparse linear equations。鉴于线性方程组求解在工程中以及machine learning中的广泛应用,哪怕做出一个专门加速线性方程组求解的量子计算机也是极具商业前景的。
最重要的是,HHL算法需要的量子比特数目在目前工程能力可以达到的范围以内。
当然,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