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你们说我,我都是玩笑避开,不想争论:儿子跟我姓。我家女儿跟妈妈姓是因为中国一孩政策,而领导家正好是女儿(领导)跟爹姓,儿子(领导哥哥)为留上海跟外公姓(我岳母的父亲)。到我女儿这一代,领导的侄女随爹姓,就是我岳母的姓;到我女儿,我岳父不高兴,领导找我商量,随我岳父姓。这么多年我一直自嘲上门女婿。。。儿子是美国生的,老岳父管不了的,自然随我姓的。
近年写儿子故事多是因为离得近。女儿离得远,也因为隐私考虑(她把我博客介绍给懂中文的朋友)。早年写她的远远多过儿子的。
去年儿子丢失工作我们接回家,一来儿子近,二来工作机会少,担心儿子的钱在大城市消耗掉。老大觉得我们应该多给弟弟一些压力。她也丢过几次工作,自己survive下来了。所以,我们的争论是方式问题,不是公平问题。但目前看,我们的决定没有错。不然儿子现在去上学,会借很多贷款。儿子和姐姐一样,计划花钱,但投资比姐姐胆大。如果顺利找到工作,十年资产赶上姐姐我不会奇怪。
老大大学开销比老二小是事实。这是因为学费还没有通货膨胀。我们给的数量大约是25000/年 VS 35000/年。给儿子挣钱的match在老大大学期间没给,是因为我们当时不具备这个经济能力。但到目前位置,除开大学开销(包括学费和零花钱),给老大的数量多于老二。等明年我们给儿子的学费交出去后,给老二的会稍微多一点点。所以,钱数量上我们的天平没有倾斜。
我家兄弟姐妹四个,大姐最委屈,没上过学。她是家里老大,比我大七岁,家务及帮父母早年比我们小的几个多。娘走的时候有交代,一定好好照顾大姐。目前老家基本是我妹妹打理,她经济条件最好;父母养老经济上我负责,体力上弟弟负责。但弟妹比较难说话,所以,照顾年迈母亲的任务是弟弟和妹妹一起负担。弟弟最小,经济相对最弱,还是农民,帮他最多的是我妹妹。在妹妹和我同时念高中时妹妹放弃复读机会,让我上,是她自己的决定,也是觉得我考上的机会大,不是父母的决定。也因为这个,她回乡后以民办教师的身份考师傅(中专),最后被开后门的人挤出名单,我不得不出门找我高中生物老师(当时调任副县长,负责文教)。所以,兄弟姐妹里,我和妹妹关系最好。大姐是家长,会做饭,只要我回去,她就关了餐馆专门给我做饭。我们都关心着她退休后的生活,我也在妹妹那里留了一笔钱,万一大姐有需要。所以,我不敢说父母没有重男轻女的农民意思,但比起同代人,他们做得很不错。
无意堵你的嘴。网上想说啥就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