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毛不易的歌“假如有一天我变得很有钱”

来源: hobo-hobo 2023-12-04 23:57:07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0862 bytes)

做生意挣钱是一部分人的事,大部分人没有那方面的兴趣和天赋。

 

做生意挣钱的人,就像要吃喝拉撒一样,看到了挣钱的机会,就挪不动步子。

 

但钱对人的影响或者说统治,是全方位的。如果有人能逃脱钱的束缚,一定是有别人替他被束缚了。这是目前社会关系的总体表现。

 

不停地做生意的人是有很大的挣钱的目标,还是有生意上的目标,或者说被卷进去出不来了也未可知。

 

感恩节见到了女儿,她也难得休息两天。在一起的那几天,她熬夜写自己与钱之间的关系。她很困惑,也很想理清这个关系,估计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慢慢理。她选了“人生经济学”这个高难度的题目来看人生看世界,当然这个词是我造的,我负责调侃,她负责困惑。

 

生来就没钱、又被扔进资本主义中的一代人,当时没时间想自己跟钱的关系,只知道要付账又没钱付账的日子挺难过。然后,有点儿钱,就解决了很多问题,也就一股脑儿地全盘接受“赚钱”这个基本概念,像是找到了活着的真谛。

 

几年前,见到一位几十年没见的老朋友,他不出所料地已经是亿万富翁。当然他用的是英语,billionair ,比亿万富翁至少还多一个零。其实几十年前,我们都年轻时,我就看出来他的赚钱内驱力,流淌在血液里的欲望。

 

当他谦虚地说,“白手起家到亿万富翁时”,我说:就看中国和美国过去几十年的形势,如果你没有成为亿万富翁我会觉得很奇怪。

 

更早的几年前,我十分天真地认为我也能做个小生意时,女儿还在上高中,她说:你做不成,万一做成了,你也就变得不是你了。

 

现在我同意,做生意赚钱,某种角度来说,是塑造人的过程,也可能是扭曲人的过程。

 

张首晟去世那天,亿万富翁朋友特别难过。他自己是放弃了读博士的机会,弃学经商的,背叛了博士导师,背叛了父母的期望,即便成了企业家、大商人,内心的纠结和挣扎也不会平息。在当时的环境里,算是巨大的叛逆。

 

他说,一个好好的学者,为什么要去赚钱?他可能不是反对张首晟去赚钱,而是反对不会赚钱的学者把自己陷了进去。他可能觉得赚钱的事儿有他呢,张首晟好好做学问多好。

 

可是赚钱,在我们这代人中,几乎变成了一种“美德”。

 

同时,读书、做学问,又是另一种“美德”,是可以为之破费金钱的美德,叫做“美德”的平方,或者美德幂。

 

去年参加一个婚礼时,碰见一位大富豪,他是我认识的另一个亿万富翁的朋友。我仅仅是浅浅地认识富翁,他们之间则是称兄道弟,毕竟在同一个经济层面上生活。他趁着朋友不在,告诉我,那位富翁朋友从儿子出生起,每年向美国某大学捐赠数百万美元,最终他的儿子终于从那所大学毕业了。

 

每个家长都想把最好的东西给孩子,我们家想今年年底给每个孩子几千块钱补贴他们的生活,他们拒绝了。富翁的孩子,还是个婴儿时,就被父亲用高额捐赠决定了未来,他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

 

估计这些年,每一个中国的亿万富翁,都向美国的知名大学做过捐献。一种拳拳之心。

 

这些年里诞生的中国亿万富翁,几乎都是我们这代人的同学、朋友、邻居。我们曾经在同一个经济圈里过同样的生活,一起打闹,甚至爱恋。然后各自走向了不同的轨道,或者说,有的人走上了轨道,有的人铺设了轨道。曾经的社会并不是赤贫,而是没有标好价钱。像一场游戏,大家缓缓地穿上了戏装,开演。

所有跟帖: 

以前这里有一位网友,辞掉助理教授,做起了房地产,且很成功。后来觉得很乏味,像得了忧郁症似的。 -QinHwang- 给 QinHwang 发送悄悄话 QinHwang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2/05/2023 postreply 07:43:01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