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分散的问题我也曾有,为了“鸡蛋不放一个篮子里”,买的基金东一个西一个,又不做细致研究和跟踪,最后发现管理困难、调整不及时,从长计议根本胜不过大盘。整合成指股之后反而稳中见长。
个股我也有点,有些好的一直握着,但仓位不大也不成气候,翻了多少多少番也只是博自己一乐。瞎折腾的例子不胜枚举:搭错车、loss harvesting之后再也搭不上车等等都有。最后悟到了我这样的懒人只配定投大盘,偶尔玩一下个股,真的是挣个盒饭钱自娱自乐一下,不能作为常态。
“听人劝吃饱饭”这个事情上我有深刻教训,当然也有值得感恩的。
先说教训。我有一位关系要好的同事A,还有我曾经的老板B,都很着迷投资,有眼光、并愿意分享。我的另一位同事C和A是好朋友,大约05-18年期间,我们四人时常约了coffee break,除了八卦,A和B都会说说投资。老板B是苹果迷,总是号召我们买苹果;A主要长投基金,也倒腾我们公司自己的股票账户,08年那会儿他预感到不对,做了调整,也把他的担忧反复说了。
他俩的话,C和我都没有听进去多少。别的不说,就是把自己公司的股票(员工折扣自己逐年买的部分)在窗口期调整一下,08年就不会那么痛。虽然干熬过了危机,我们的股票后来也恢复了并一直不错,但比A的操作差远了。
当然,他俩的各种唐僧碎碎念,后来还是潜移默化帮到了我,感谢。
再说两个正面影响我的例子:
1)我有个老同学,财务自由以后想到高中毕业想学文史家里不让,耿耿于怀,于是空巢后和太太来纽约游学(10年前的事儿了),他们有时周末来我们家玩,一起看球赛、吃饭什么的。他曾在亚洲专做投资,自已也玩股票。我请他指点迷津,他深知我的懒惰个性,加上观察/听说了我介绍的工作/财务情况,他给我的劝告就是:定点长投。这个我听进去了,也照着做了。
2)一位身边的朋友,对美国经济永远充满信心。他自己也是长投大盘的。记得有次风雨飘摇的时候,我心里抖抖的,party上遇到他求问“怎么办”?他说:“这是美国!美国经济垮了,世界还能存活吗?!”(普京那“没有俄罗斯,还要这个世界做甚”是抄我朋友的,哼~~)于是,我也恶狠狠地咬牙默念“大盘军”的口号:有钱就买,打死不卖!猪飞到风口的时候我想他,一片哀嚎的时候我也想他,感觉是个隐形的肩膀可以依靠~~
投资这事儿,确实很个人化。不仅关乎财力大小,更和个人性格、生活模式、家庭利益最大化、家庭快乐指数最大化息息相关。什么都不做,既辜负了这么好的投资环境(参见上面#2我朋友的观点~),也可惜了我们这些老中学霸的好脑子;overdo了,损失了自己的好心情,还可能搞得家里一地鸡毛,就不值当了。
哎呀,又胡说了这么多~我原先以为我这个“抱狗种菜写流水帐”的大妈,在这高手如云的文学城里永远不会涉足这个话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