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市场环境培养不同的市场参与者。

是啊。我觉得房子和房地产交易市场与股票和股票交易市场的差异性可能培养了不同的投资者。房子的内在价值容易看得懂,确定性高,而且没有一个市场先生每时每刻对一个房子报价,其交易成本高。普通投资者买房前和买房后的关注点在租金和长期升值潜力,并且亲自参与租客管理,培养团队。因此房地产是在逐步培养一个生意人。而股票和股票市场的机制,让投资者更关注股票的价格,市场先生每时每刻地提醒投资者现在时什么价格,并且有一班所谓的分析师和顾问在告诉你现在是不是该买进卖出。普通人在这样的机制下,即使刚开始是以长期投资为目的,也会慢慢地被培养成投机者,习惯于低买高卖。有极个别的投资者能够不掉入这样的市场陷阱,真正把买一个公司的股票投资当成买一个生意,并且反而能够利用市场先生提供的流动性,以更好的价格买进好的生意。

我最近在考虑:其实这里的房地产投资者或许可以建立像巴菲特和芒格的投资模式,有效的利用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的各自优势,组建一个更平衡的投资组合。

老巴之所以能够持续成功,虽然和他的选股能力有很大的关系,但(我认为)起决定性的是他找到了利用保险业提供的低成本现金流和高回报的股票投资的投资模式。其实我们地主的稳定的租金现金流与老巴的保险金的现金流有异曲同工之处。如果我们能够有效地把租金现金流长期地投入股市,像老巴一样买进好的生意,那我们是不是也可以组建一个兼顾房产和股票的投资组合呢?

我现在的投资组合还是以房产为主的起步阶段,但房产投资的高收益主要是以低费用的高杠杆为前提条件,风险管理的主要手段是以稳定的租金收入,稳定的工资收入带来的现金流,和较高的现金贮备。这样的组合在经济萧条的时候会有很高的风险。在资产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即资产产生的现金流达到一定规模后,我觉得需要建立一个低杆杠率的投资组合,类似于芒格的房产和股票组合,这样我们就可以像他们一样在任何情况下可功可守。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