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败是一个道德水准指标;但不是唯一的。

我说得49年前的可持续,是指本来面目。用来对比49年到反右的道德虚幻。 你误解了。那么49年前老蒋的政权是否有可持续性,那是另外一个问题。如果老蒋不选择消灭共产党,成立联合政府,那个腐败还是可以治理的。那时期的腐败与抗战胜利有关。老蒋后来在台湾也搞土地改革。

腐败是人类社会的通病。任何时候都有。但道德水准差,腐败自然严重。改开以来的共产党应该是共产主义模式发展成熟的本来面目。49年到反右是一个理想社会影响人最强的时代;那种虚幻与不真实是没有学术价值的。比如,太平天国的初期。贞观之治的那几年。另外,西方名言;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我认为说得不充分。应该是,绝对的权力就是绝对的腐败。因为它抑制了所有文明的多元活力。

 

如果从哲学上来论社会道德水准;可以从两大方面来衡量。公德与私德。

公德的定义:着眼于整体为道;良性互动为德。毛泽东时代极端主义,残酷斗争。

私德的定义: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从反右开始,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荡然不存。

你们也许认为我突然改变看法;实际上,我一直是如此看;只不过希望这体制能软着陆。有一点可持续性都不放弃。现在看,这体制的可持续性已经基本丧失。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