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讲究止,定,静,安,虑,得。孔颜之乐,这个乐已经超越了欲望达成的普通快乐。这是一种安的状态,所以可以虑和得。当然乐在其中。孔夫子讲“毋必 毋意 毋固 毋我”。打破“我”后的乐,就是道家讲的“至乐性余”。有自由,但不为“我”所局。个人愚见。
引孔颜之乐:
《论语.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
《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儒家讲究止,定,静,安,虑,得。孔颜之乐,这个乐已经超越了欲望达成的普通快乐。这是一种安的状态,所以可以虑和得。当然乐在其中。孔夫子讲“毋必 毋意 毋固 毋我”。打破“我”后的乐,就是道家讲的“至乐性余”。有自由,但不为“我”所局。个人愚见。
引孔颜之乐:
《论语.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
《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
不过欲是天生的,古人的修也是来自欲。孔颜之乐里很难没有欲。
-是则非-
♂
(0 bytes)
()
07/20/2021 postreply
21:17:39
•
那大概可以说欲有两种:顺欲之欲与制欲之欲
-stonebench-
♂
(0 bytes)
()
07/21/2021 postreply
06:32:59
•
赞,石兄的正反理论:)
-是则非-
♂
(0 bytes)
()
07/21/2021 postreply
06:35:11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