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人就是不一样

本帖于 2021-04-11 09:37:20 时间, 由普通用户 stonebench 编辑

主要说说中文的人和说英文的人。

只是比较两个个例。

就从对眼镜的说法开始:说中文的人说眼镜,就是眼镜。一片玻璃的是,两片的也是。但说英文的人就要加复数,说glasses. 

从这个不同就可以看到说中文的人和说英文的人在思维上的不同:中文思维强调共同整体;而英文思维则强调局部差异。

强调共同整体的,并不是忽略差异。如果有需要,要标明一片镜片还是两片,随时都可以;但如果不需要,则无论有多少局部,都当成一个整体。

强调局部差异的,也不是不重视整体。但是大体上整体观念要弱于局部观(表现在两种语言在处理类似眼镜的名词时的差异非常明显且系统化)。

这种语言上的差别体现在思维中,思维中的差异又体现在观念中;观念中的差异则体现在文化中,政治,生活当中。比如在处理新冠病毒时:中国人整体上很乐于服务整体;而英语国家的人则相当大一部分拒绝为整体利益放弃个体自由。

如果再把这种表现放在国家与社会的组织形式上,就更清楚。以美国为例,如果联邦代表整体,地方代表局部,那么局部的独立性强到毫不亚于整体,在处理地方事务方面,整体几乎无法影响局部。两者似乎是两个平行的体系。

相比之下,中国文化则更倾向于局部服从整体,服从到整体意志可以统摄局部。

这种差异可以有很多解释。但仅从思想(比如儒家被推崇)历史(比如集权传统)或者个体角度(比如某党权谋)很难充分解释。因为可以举出反例来。比如秦开创大一统,汉代把儒家推上正统,但欧洲也有过类以的历史与思想,为什么没有维系长久?那个让中国与西方的不同系统化的东西是什么?

在俺看来,其他的解释都不如语言来得给力。

如果对比英文与中文,可以看到两者对细节的关注几乎完全相反。英文从说话者的角度对句子的不同成分加以明确的区分,说话者在句子组织中占有主导地位;而中文句子组织中说话者乎完全不参与,每个成分的意义全看整体的互相作用。这可以解释中国与西方(泛化一下)三个差异:西方对细节的关注导致体系化(的科学与制度),中国则更笼统(大而化之);对不同成分进行明确标识说明在西方人为重于天然(人对未知的探索与征服);中国则天然大于人为(以消除人为回归天然为理想,至少是之一,比如修身养性);西方对个体的强调,中国对整体的强调。

西方的思维是自由主义的天堂,科学与资本主义在这样的地方兴盛,是必然的。

中国的思维则是整体主义的沃土,接触西方以前,科学与资本主义发展不起来,也是必然的。

但这不是说双方只能在一方面发展,而是关注重点不同。

两者接触以后,可以互相影响。在科技与物质方面中国是劣势。但这不是思维的劣势,从整体到局部,只要中国人愿意学,就可以细化,正如中文可以在需要的地方进行细化,传达跟英文一样细致准确的信息一样。

西方思维要加入泛化因素就相对困难一点儿。

中国强调细节与体系是把缺的加进来,西方加强整体观,则是把他们已经习惯的认为必要的东西减掉。所以,更困难。

又得加个补充:上边说的主要是指思维差异。中国人中私心重的也不少;西方人中明大义的也不少。但这两个小群体的存在并没有改变大群体的主要差异。而且,这两个小群体的存在不是因为语言,而是因为人的本能。人跟动物一样,都有私心与公心两种本能。

咋能看出来?

就是中国人私心所追求的目标与实现的方法与西方的个体主义并不相同。

同样的,西方人公心所诉诸的途径与中国的天道思维也不同。

 

 

 

 

所有跟帖: 

西方国家平时没事的状态的就是老子的理想国:小国寡民。等出现紧急情况就慌乱了。 -WXCTEATIME- 给 WXCTEATIME 发送悄悄话 WXCTEATIM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11/2021 postreply 09:38:57

小国大民:) -stonebench- 给 stonebench 发送悄悄话 stonebench 的博客首页 (64 bytes) () 04/11/2021 postreply 18:41:47

不同的不单单是人。 -Vivian32817- 给 Vivian32817 发送悄悄话 Vivian32817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11/2021 postreply 09:39:00

语言 只是思维的外在表现, -悟空孙- 给 悟空孙 发送悄悄话 悟空孙 的博客首页 (902 bytes) () 04/11/2021 postreply 10:37:04

复制是死的。应更多关注如何在学习中创新。 -Vivian32817- 给 Vivian32817 发送悄悄话 Vivian32817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11/2021 postreply 10:56:36

语言是思维的产物,那么思维是谁的产物? -stonebench- 给 stonebench 发送悄悄话 stonebench 的博客首页 (32 bytes) () 04/11/2021 postreply 18:44:20

先有思维还是先有语言?这是鸡和蛋的问题吗? -悟空孙- 给 悟空孙 发送悄悄话 悟空孙 的博客首页 (293 bytes) () 04/11/2021 postreply 19:46:57

思维和語言的關係就像手和工具的關係。 -中间小谢- 给 中间小谢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11/2021 postreply 19:59:37

嗯,小谢兄这个靠谱:)更靠谱的是手和手的手的活动的关系。 -stonebench- 给 stonebench 发送悄悄话 stonebench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11/2021 postreply 20:29:30

哈哈,悟空兄试试吧:离开语言看看思维在哪里 -stonebench- 给 stonebench 发送悄悄话 stonebench 的博客首页 (634 bytes) () 04/11/2021 postreply 20:26:59

-忒忒绿- 给 忒忒绿 发送悄悄话 忒忒绿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11/2021 postreply 12:11:00

与科学的素养有关,科学在中国文化里头和百姓生活里面从来没有过位置,基本上不知为何物 -忒忒绿- 给 忒忒绿 发送悄悄话 忒忒绿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11/2021 postreply 12:13:00

俺觉得科学是语言与思维的某种特色的产物。 -stonebench- 给 stonebench 发送悄悄话 stonebench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11/2021 postreply 18:45:26

中国的思维是追求权势的等级制思维。所有的理性是建立在权势的视角上的。 -禾口- 给 禾口 发送悄悄话 禾口 的博客首页 (182 bytes) () 04/11/2021 postreply 16:55:52

有权势的禅?碾压东方的逻辑? -stonebench- 给 stonebench 发送悄悄话 stonebench 的博客首页 (955 bytes) () 04/11/2021 postreply 18:54:30

的确一切的根本动力都是欲望,渴望权势是欲望,渴望公平也是欲望。都是意图保障安全的欲望。 -禾口- 给 禾口 发送悄悄话 禾口 的博客首页 (557 bytes) () 04/12/2021 postreply 05:56:49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