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花美眷红楼一梦,魔幻六世百年孤独(2008旧文)

本帖于 2020-11-28 07:36:16 时间, 由普通用户 .川晔 编辑
立与驴的伯牙子期般的对答令我想起12年前写的《如梦似魔谈红楼》系列,那时我和小妖精聊到红楼梦海选演员重拍,他问我红楼梦好不好看,我那时正在读百年孤独,就打算写一个比较文学系列,可是写着写着自觉学究气太浓,没有继续写太多,现在有点后悔没写全啊!

 

=====

海月虚逐精华影

如梦似魔魄自寒

红楼梦罢枕犹湿

百年孤独泪空添

 

 

红楼梦开篇说道:作者自云经历一番梦幻之后,将真事隐(甄士隐)去,而借通灵石头记。而其贾雨村言所敷演出来的,却在闺阁中历历有人。所以红楼梦是用梦幻的手法,写真实的人事。后世有人分析曹公之所以这么隐晦曲折,是为了避免遭受文字狱之苦。须知康熙至乾隆年间,正是文字狱逐渐盛行之时不过在这里我无意探索这政治方面的原因。我只想说,假如梦幻的手法是因为避免受牵连而不得已用之,岂不正是无心插柳柳成荫?试想红楼梦若是少了那层如梦似幻的色彩,还有多少意趣?还能是红楼梦吗?

 

把在红尘中打滚了一番称为经历了一番梦幻,正是道家祖师庄子在<<齐物论。内篇>>(<<汉书艺文志>>录为<<庄子>>,又名<<南华经>>)的说法。原文道: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可见道家思想对曹公的影响之深,后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更直接以宝玉读<<南华经>>而得悟。在道家看来,人生如梦,真假难分,人在梦中,却不知身在梦中,以假当真,以无作有,所以说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人生不但如梦,而且变幻无常。故有好了歌,唱的是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的无奈。所谓彻悟者,便是要明白世上万物短暂无常皆如梦幻的道理,而跳出红尘火炕。甄士隐的一生经历就是明证。然而出家之后到哪里去?哪里才是真实永恒?曹公给了我们一个太虚幻境。甄士隐去了那里,后来柳湘莲和贾宝玉也去了那里,死去的十二钗最终也会回到那里因为那是她们的来处,黛玉本是棵绛株仙草,她是下世来还神英侍者宝玉的眼泪的,因为这个缘故,才有了一群风流孽鬼都下凡来,造历幻缘。

 

只可惜那个归宿也只不过是太虚幻境,甄士隐和贾宝玉是在梦中才看到它的。那么到底人生是幻,抑或太虚幻境是幻?如果人生乃是虚幻,为何黛玉宝玉须得下凡才能了结还情之愿?可见虽然世间万物变化无常,盛极必衰,花落之时不堪悲凉,却是真真实实的存在,太虚幻境只不过是镜花水月的精神寄托之所。且眼泪便是真情。宝玉痴心妄想到死后得到所有女子的眼泪,而后又因悟到不能全得而感伤,却又不知他的缘分只得黛玉之泪,且黛玉泪尽之时,他也将形如槁木而他的种种多情博爱,不过是意淫,他却不知。这便是情障了。

 

第一回中说<<红楼梦>>“更于篇中间用’‘等字,却是此书本旨,兼寓提醒阅者之意。又说此书大旨不过谈情,亦只实录其事。可知谈情说实录是实,梦幻部分是虚,实是有,虚是无,虚实相济,有无相生,正是道家学说之根本。而谈情之处,伤春悲秋,感物伤怀,承袭诗词歌赋之精华。写实之处,道尽人间百态,写遍繁华富贵之盛,由盛转衰之悲。其间离合悲欢,兴衰际遇,俱是有迹可寻,不敢稍加穿凿,至失其真。而非像历代野史艳情小说那样千篇一律,千人一面。

 

篇中间用的梦幻的手法虽然是虚,却有很多象征和隐喻,历来红学家沉潜过深者,容易伤于穿凿附会,天马行空的,又伤于空泛。因为其博大精深,怎么能让人容易捉摸得透?真正是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但前些时候读了比之晚了200年出世的百年孤独,发现其魔幻手法与红楼梦幻大有异曲同工之妙,真是欣喜若狂,也顾不得才疏学浅,倒是要有感而发一番。想来想去,还是按照西洋论文5W写法来说,似乎比较容易清晰可辨。那么就尽量按照始终(When), 空间 (Where),人物(Who),表现方式(What)和根源(Why) 等几个方面来比较比较吧。这些方面都是相互交错的,只能随兴而至,兴尽则止了。

 

一. 始终都是虚幻。

 

就时代背景来说,<<红楼梦>><<百年孤独>>都是虚幻无可考据的。<<红楼梦>>开篇明言无朝代年纪可考不知过了几世几劫<<百年孤独>>也是作者完全虚幻出来的一个繁衍了六世的孤寂家族的百年兴衰史。<<红楼梦>>从黛玉进入贾府开始,到黛玉泪尽而终,在不会超过10年的时间内横向写出四大家族的盛衰。<<百年孤独>>则纵向写了一个家族的整整百年的历史。

 

<<红楼梦>>是假借一块无才补天的顽石,幻形为一块美玉后,经宝玉口衔出世,又被宝玉随身携带,得以阅历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之后,通过美玉之眼所见所闻而记载出来的前尘往事。作者自比为石头,以无才可去补苍天哀叹自己的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但又通过宝玉的夙慧之眼,看出追求功名利禄只是谋虚逐望罢了。道出了宝玉潦倒不通庶务,愚顽怕读文章实是不屑为之。而富贵荣华如流水是时势所趋,非人力所能挽回。狂风暴雨之下,树倒猢狲散终不可免。

<<百年孤独>>则多从血统和人性的弱点中寻找幻灭的原因。因为在这个孤寂家族的第一代,当那个有着极其旺盛的探索精神和无以伦比的想象力的老布恩蒂亚,在和他的同样精力无限又非常务实勤劳的表妹乌苏娜结合的时候,虽然两个人的结合在理性和情感都是完美无缺的结合,血液中就已经流淌着幻灭的毒素---因为他的叔叔生下来就长了一条猪尾巴,最后短命而死。这个家族的最后一个子嗣也是长了一条猪尾巴,被蚂蚁吃掉。书的结尾说:布恩蒂亚家族最后一个生存者破译了吉普赛人梅尔加德斯的梵文预言手稿看到了整个虚幻出来的小镇和他的家族的幻灭:

 

他又跳过了几页羊皮纸手稿,竭力想往前弄清楚自己的死亡日期和死亡情况。可是还没有译到最后一行,他就明白自己已经不能跨出房间一步了,因为按照羊皮纸手稿的预言,就在奥雷连诺布恩蒂亚译完羊皮纸手稿的最后瞬刻间,马孔多这个镜子似的(或者蜃景似的)城镇,将被飓风从地面上一扫而光,将从人们的记忆中彻底抹掉,羊皮纸手稿所记载的一切将永远不会重现,遭受百年孤独的家族,往定不会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现了。

 

<<红楼梦>>虽无年代可考,却是虚中有实,从极其写实之事迹之中,流露出很多的时代烙印。细处如服饰,如饮食礼仪,大处如人伦关系,科举制度等等,都清晰如缕。而<<百年孤独>>无论是人物事迹,还是时代环境,都是完全的虚幻。一点没有时代的痕迹。借用无数的象征、比喻、借代、暗示、渲染,来暗喻了整个拉丁美洲文明的兴衰。

 

红楼梦幻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和传说中。女娲补天的传说最早见于《淮南子·览冥训》: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下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淮南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召集门口所撰,被<<汉书.艺文志>>列入杂家,多涉鬼神怪异传说。

 

红楼梦中的梦幻与现实经纬分明,不相搀杂。梦幻部分只是用于寄托作者的情志(如无才补天的石头),或理想出路(如太虚幻境),或暗示作品中的人物的命运结局(如第五回中警幻仙曲演红楼梦”)。除了神出鬼没的一僧一道有神神化化的行径之外,其实人物的行为事迹并不涉及神魔怪异。比之稍前的神怪小说<<聊斋志异>>和神话小说<<西游记>>并不相同。

 

马尔克斯说,他之所以写<<百年孤独>>,是为了艺术地再现他的童年生活,为他的童年时代所经受的全部体验寻找一个完美无缺的文学归宿。而且布恩地亚家族的历史可以说是拉丁美洲历史的翻版。我对拉丁美洲的历史和传说可以说一无所知,所以无从评论。只是从<<百年孤独>>中,可以看到其魔幻的源头可以追溯古希腊神话、荷马史诗还有<<圣经>>中创世纪神话上。

 

比如从吉普赛人梅尔加德斯身上,有着普罗米修斯的影子。普罗米修斯教会人观察日月星辰的轨迹,用数字和文字交流,应用帆船航海,还教会占卜和圆梦的技术等。梅尔加德斯也是知识的传播者,同时也是把从布恩地亚家族失忆和痴呆的深渊中拯救出来的人。开篇的时候,他他手里拿着两大块磁铁,从一座农舍走到另一座农舍,大家都惊异地看见,铁锅、铁盆、铁钳、铁炉都从原地倒下,木板上的钉子和螺丝嘎吱嘎吱地拼命想挣脱出来,甚至那些早就丢失的东西也从找过多次的地方兀然出现,乱七八糟地跟在梅尔加德斯的魔铁后面”,又传授练金术,航海技术,天文知识等。从而激发了老布恩地亚对科学的迷恋和探索。他也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在临死前用梵文写下了布恩地亚家族的命运。他死之后,他的鬼魂仍然可以再现人间。

 

在古老的荷马史诗<<奥德赛>>中,奥德修斯曾经漂流到海上,看到许多过去的鬼魂。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也能直接跟他父亲的鬼魂直接对话,可见鬼魂跟人类共存这个魔幻手法中最显著的特点出现在西方文学上历史悠久。

 

 

若纯以魔幻而论,<<聊斋志异>><<西游记>>更接近于魔幻,而红楼梦则只是梦幻。中国古典小说中的魔幻源于古代的巫术和怪异传说,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说:中国本信巫,秦汉以来,神仙之说盛行,汉末又大畅巫风,而鬼道愈炽;会小乘佛教亦入中土,渐见流传。凡此皆张皇鬼神,称道灵异,故自晋迄隋,特多鬼神志怪之书。其书有出于文人者,有出于教徒者。文人之作,虽非如释道二家,意在自神其教,然亦非有意为小说,盖当时以为幽明虽殊途,而人鬼乃皆实有,故其叙述异事,与记载人间常事,自视固无诚妄之别矣。

 

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的那种现实与幻景溶为一体,活人与鬼魂可以直接交流,应用许多神话故事和荒诞传说使作品呈现亦真亦假,真假难分的创作方法被称为魔幻现实主义。被评为继塞万提斯的《堂.吉何德》之后最伟大的西班牙语作品<<百年孤独>>198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马尔克斯因为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天地,那个由他虚构出来的小镇。从五十年代末,他的小说就把我们引进了这个奇特的地方。那里汇聚了不可思议的奇迹和最纯粹的现实生活,作者的想象力在驰骋翱翔:荒涎不经的传说、具体的村镇生活、比拟与影射、细腻的景物描写,都象新闻报导一样准确地再现出来而使这种在50年代开始盛行于拉丁美洲的创作方法顶峰造极,获得巨大成功。近年最风行的<<哈利。波特>>中也大量使用了魔幻的手法。

 

因此说,<<红楼梦>>中的梦幻部分主要源自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和道教学说,而<<百年孤独>>则与古希腊神话、荷马史诗、(拉丁美洲神话?)、莎士比亚等一脉相承。若仅与魔幻而论,<<封神演义>><<搜神记>><<西游记>><<聊斋志异>>等小说更具魔幻色彩,但是由于源头不同,与<<百年孤独>>的魔幻呈现出不同的表现风格。在此不欲多论。红楼梦幻基本上摈弃了,只以现,在严格写实的基础上,梦幻部分只是起了为作者言志和暗示作品人物命运的作用,是的,而不是跟作品人物融成一体。与魔幻手法中人神()一起生活的情形是完全不一样的。

 

<红楼梦>,我有时会联想到巨幅画卷清明上河图:同样是气势恢弘,寥廓广远。同样是画尽百样人物,描活世俗风情。只是通过生动文字所营造的形象无疑比图画更加鲜活空灵,更能激发人的想象,又因每个人的体验感悟不同,而在心中筑构出自己的红楼梦。

 

<百年孤独>,我会想起<荷马史诗>:充满幻想和神话色彩,悲凉的诗意蕴含于娓娓动人的叙事风格之中,使人不由自主地陷入亦幻亦真的魔境。同时在脑海中浮现出一个体态龙钟的老人,他无牙的嘴巴深深凹陷,四周布满皱纹。从那黑洞一样的口中吐出的故事,既悲伤又神奇。有时又好像看见了那个盲眼的游吟诗人荷马,他柱着拐杖慢慢地走来,一边苍凉地吟唱,歌声飘得又远又长。

 

红楼梦中的梦幻部分,产生于作者内心深处的佛道意识,具体的形象是贯穿始终的一僧一道,还有警幻仙姑等。佛教相信轮回和因果报应,所以有宝黛的木石前盟。而整部红楼写的就是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要逃离这可悲的因果轮回,只有跟随道士出家,像甄士隐,柳湘莲和后来的宝玉一样。

 

更多的在这里: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20725/200808/27736.html

所有跟帖: 

赞。很学术。。。还有后续是吗?我读完红楼梦也想到了百年孤独。 -尘凡无忧- 给 尘凡无忧 发送悄悄话 尘凡无忧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28/2020 postreply 07:35:19

后续在这里: -.川晔- 给 .川晔 发送悄悄话 .川晔 的博客首页 (1288 bytes) () 11/28/2020 postreply 07:36:43

谢谢。主要是评红楼的是吧? -尘凡无忧- 给 尘凡无忧 发送悄悄话 尘凡无忧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28/2020 postreply 07:47:24

是的后面是专评红楼的,本来打算后面深入评百年孤独但没写完 -.川晔- 给 .川晔 发送悄悄话 .川晔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28/2020 postreply 07:48:41

可能翻译的毛病,感觉百年孤独不那么抓人,不像红楼梦总是能看的津津有味。 -为人父- 给 为人父 发送悄悄话 为人父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28/2020 postreply 07:38:39

可以先跳着看,再连起来看 -.川晔- 给 .川晔 发送悄悄话 .川晔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28/2020 postreply 07:40:17

我读的版本算老,觉得翻译得非常美。这本书在书架搁了二十年后我才读得下去,然后一发不可收,读了好几遍 -尘凡无忧- 给 尘凡无忧 发送悄悄话 尘凡无忧 的博客首页 (155 bytes) () 11/28/2020 postreply 07:45:20

我读的估计也是老的版本 -.川晔- 给 .川晔 发送悄悄话 .川晔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28/2020 postreply 07:49:28

我读的是89年第1版,93年第5次印刷,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黄锦炎,沈国正,陈泉三位译者译的。 -尘凡无忧- 给 尘凡无忧 发送悄悄话 尘凡无忧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28/2020 postreply 08:47:32

我是在网上听的,朗读的非常好,就是人名太难记了。我这人视觉记忆凑合,听觉记忆很差。 -为人父- 给 为人父 发送悄悄话 为人父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28/2020 postreply 08:27:45

听书对我来说太浪费时间。自己读得快很多。大概也是因为我耳朵捕捉能力差,很容易听着就被催眠了。。。。:( -尘凡无忧- 给 尘凡无忧 发送悄悄话 尘凡无忧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28/2020 postreply 08:50:04

我之前是在开车上下班时听,现在在家上班也很久不听书了 -.川晔- 给 .川晔 发送悄悄话 .川晔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28/2020 postreply 09:50:30

我不能开车听东西。本来我就爱走神儿,听进去了就会忘记在开车了。。。。:( -尘凡无忧- 给 尘凡无忧 发送悄悄话 尘凡无忧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28/2020 postreply 15:18:17

听的感觉会不一样,你会发现读的时候漏掉的东西,我对声音比较敏感。大卫科波菲我去年反复听过3遍了 -.川晔- 给 .川晔 发送悄悄话 .川晔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28/2020 postreply 11:40:58

要是可能的话, 建议读英文版。中文有多个版本, 水平见仁见智, 但是 -obama_北美101- 给 obama_北美101 发送悄悄话 (267 bytes) () 11/28/2020 postreply 08:09:05

是的,有空应该读读英文版 -.川晔- 给 .川晔 发送悄悄话 .川晔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28/2020 postreply 09:45:19

感谢文学城把我这么久前写的都还留着 -.川晔- 给 .川晔 发送悄悄话 .川晔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28/2020 postreply 07:41:11

谢谢你的名著赏读。城里有个叫红痴史迷的,是个业余红学家。不知道你读过他的车轱辘话话红楼没?:) -为人父- 给 为人父 发送悄悄话 为人父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28/2020 postreply 07:50:48

-.川晔- 给 .川晔 发送悄悄话 .川晔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28/2020 postreply 07:51:33

他的文章应该在文化走廊里能查到,都是发在那的。 -为人父- 给 为人父 发送悄悄话 为人父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28/2020 postreply 08:21:07

好的谢谢 -.川晔- 给 .川晔 发送悄悄话 .川晔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28/2020 postreply 09:44:43

+1 -雪晶- 给 雪晶 发送悄悄话 雪晶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28/2020 postreply 09:37:06

不错、不错,实实在在的分析和比较 -庄文雅- 给 庄文雅 发送悄悄话 庄文雅 的博客首页 (98 bytes) () 11/28/2020 postreply 08:13:39

谢谢老庄主 -.川晔- 给 .川晔 发送悄悄话 .川晔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28/2020 postreply 09:45:48

重读有些脸红,通篇又长又臭,只有这两段话是好的: -.川晔- 给 .川晔 发送悄悄话 .川晔 的博客首页 (2082 bytes) () 11/28/2020 postreply 09:47:10

不用臉紅啊~~~ -雪晶- 给 雪晶 发送悄悄话 雪晶 的博客首页 (285 bytes) () 11/28/2020 postreply 09:59:01

大家都很喜歡讀小説,我好像提不起興趣。也讀過曹雪芹、卡夫卡、巴爾札克。。。没什麽感觉。 -中间小谢- 给 中间小谢 发送悄悄话 (362 bytes) () 11/28/2020 postreply 11:33:03

你有一颗年轻的心啊!羡慕 -.川晔- 给 .川晔 发送悄悄话 .川晔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28/2020 postreply 11:41:27

我和你类似的偏向于灵性些的,尽管也买了不少小说,但偏向于短篇。 -影云- 给 影云 发送悄悄话 影云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28/2020 postreply 12:41:08

小说角色的特点:too much self identification 即我执特深。 :( -sand2010- 给 sand2010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1/29/2020 postreply 00:52:34

这么专业啊,佩服 -老键- 给 老键 发送悄悄话 老键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28/2020 postreply 12:15:12

拉美最早的魔幻现实主义小说是胡安?鲁尔福的《佩德罗?帕拉莫》,无疑在马尔克斯作品里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中国的故事和我们现在理解的 -LinMu- 给 LinMu 发送悄悄话 LinMu 的博客首页 (59 bytes) () 11/28/2020 postreply 14:02:47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