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花的智慧之三

一段百丈禅师答问:
  问:语也垛生招箭。言既垛生,不得无患。患累既同,缁素何辩?
    师云:但却发箭,途中相拄。如其相差,必有所伤。谷中寻响,累劫无形,响在口边。得失在于来问,却问所归,还被于箭。亦如知幻不是幻。三祖云,不识玄旨徒劳念静。亦云:认物为见。如持瓦砾。用将何为。若言不见。木石何殊。是故见与不见。二俱有失。。。。
**************

俺理解的大意:有人问百丈禅师:有言说就会有漏洞,既然如此,明白人说话与普通人说话有什么不同?

禅师答:两人互射时,两箭对撞就不会伤人。如果对不上,就会伤人(明白人说话当机,可以揭开思维漏洞)。到山谷中去找响声来源是找不到的。人之契悟真实与否,在于问题所出之处(思维活动),如果要顺着思维寻找答案,就是被语箭所伤(随思维而流浪)。实际情况是,知幻者不是幻(只这五个字,只要知有相之非,不要问实相之所是)。如果把所见当成见,就像抱着砖头瓦块,什么用处也没有。但如果什么都不见,又与木石有什么差别?因此说有见无见,都有毛病。

*************
到底什么是见?见还是不见?怎么见?
百丈禅师说得很清楚,要寻其所源,而不逐其所终。
常人以物为见,如看花时以花为见。这种见解,就像瓦砾一样,没有用。或者说,花之于见,如瓦之于持。见花之时,花不是见。花虽非见,却非不见。见与不见,落在花相上,都没有说到根子上。
根子在哪里呢? 可以向野鸭子公案中求,也可以向楞严经的前两章中求。
 

所有跟帖: 

谢谢分享,这篇有不同的理解,不过,我没读过佛经,只是妄言自己的理解。 -花菜- 给 花菜 发送悄悄话 花菜 的博客首页 (1200 bytes) () 11/20/2018 postreply 13:08:49

很棒! -stonebench- 给 stonebench 发送悄悄话 stonebench 的博客首页 (334 bytes) () 11/20/2018 postreply 13:14:24

还是这个能看懂,谢谢 -雪晶- 给 雪晶 发送悄悄话 雪晶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21/2018 postreply 06:53:57

“只要知有相之非,不要问实相之所是”,“要寻其所源而不逐其所终” -水宁- 给 水宁 发送悄悄话 水宁 的博客首页 (89 bytes) () 11/20/2018 postreply 21:40:27

根子在心。呵呵,我觉得我开始理解大师的感觉了 -雪晶- 给 雪晶 发送悄悄话 雪晶 的博客首页 (1607 bytes) () 11/21/2018 postreply 07:33:59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