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殇总结了很多文化现象,促进了人们对自身文明的反思和对变革的希望,这当然是积极的一面,或许我之前没有多提到这些,所以你反应才这么强烈。也许我说它近乎全盘否定中华文明不是很妥当,不过其偏激的结论在我眼里却是显而易见。
我也重看了河殇解说词,随便看这一段:“儒家文化或许有种种古老完美的法宝,但它几千年来偏偏造就不出一个民族的进取精神,一个国家的法治秩序,一种文化的更新机制;相反,它在走向衰落之中,不断摧残自己的精华,杀死自己的内部有生命的因素,窒息这个民主的一代又一代精英”。
“只有当蔚蓝色的海风终于化为雨水,重新滋润这片乾旱的黄土地时,这些只在春节喜庆日子里才迸发出来的的令人惊异的活力,才有可能使巨大的黄土高原重新获得生机”。
你似乎更从河殇当时的突破性视野肯定其价值,而我更从现在的目光看其局限性。也许我们讨论的出发点就不一样。
谁也没有否认西方文明的民主、科学精神的作用,尤其在西方国家。不过,如何借鉴?民主科学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民主是手段还是目的?这些都值得思考和探索。环境问题,造假问题,社会风气之恶的问题,我也看得到,只不过到底有多少内因外因共同造成?我不轻易下结论。所谓中华文明衰落,那只是你的结论,否则,按你下结论的思路,我也可以说恰恰是西方物质文化大规模地传入后才更严重,很多人看得到八十年代的社会风气好过九十年代以后。
怕《河殇》之人?不知道你指的是什么?
有理说理,就事论事。你在讨论中带有很多情绪,至少我觉得很难与你有平和的讨论。也许到此为止为好。
简单说几句
所有跟帖:
•
当年学校组织看《河殇》时,觉得大气磅礴,激动人心,随着阅历增长,我的评价和您差不多。
-人在异乡为异客-
♂
(0 bytes)
()
04/23/2014 postreply
10:18:13
•
你就吹吧,你能有松鼠差不多的见识?切~
-JieHu--
♂
(0 bytes)
()
04/23/2014 postreply
10:37:09
•
见贤思齐嘛,可能我的视力不太好,觉得这事看法上和她差不多,你啊,态度要端正,赶紧站过来,向我看齐。 :)))
-人在异乡为异客-
♂
(0 bytes)
()
04/23/2014 postreply
10:40:24
•
对《河殇》我还真忘差不多了,不过对种地俺还行,知道那个5~7倍是不可能的
-JieHu--
♂
(0 bytes)
()
04/23/2014 postreply
10:49:47
•
你们就逗吧~:)
-squirrel_6-
♀
(0 bytes)
()
04/23/2014 postreply
11:33:08
•
小松鼠有见识有胸襟,起码是在用自己的眼睛看和用自己的脑子思考!不是拾人牙慧。
-FarewellDonkey18-
♂
(92 bytes)
()
04/23/2014 postreply
10:21:45
•
谢驴兄~
-squirrel_6-
♀
(40 bytes)
()
04/23/2014 postreply
11:49:10
•
中肯又颇有见识。谢谢好文字,好见解。
-南国铁树-
♀
(0 bytes)
()
04/23/2014 postreply
10:30:36
•
老乡好~
-squirrel_6-
♀
(42 bytes)
()
04/23/2014 postreply
11:57:33
•
支持!
-悟空孙-
♂
(275 bytes)
()
04/23/2014 postreply
10:56:39
•
悟空兄好!实践,实效才是一切。
-squirrel_6-
♀
(0 bytes)
()
04/23/2014 postreply
11:57:49
•
春暖松鼠醒,花开韵入镜。天蓝碧水亲,樱发芙蓉令。 送首诗表歉意,也批评你了。
-yfz9465-
♂
(0 bytes)
()
04/23/2014 postreply
11:03:57
•
谢谢!诗收了,歉意不收。Y兄批评得对,我接受:)
-squirrel_6-
♀
(0 bytes)
()
04/23/2014 postreply
11:55:51
•
其实我并没有诟病《河殇》,我只是说我们不能总停留在《河殇》那时的认识
-为人父-
♂
(292 bytes)
()
04/23/2014 postreply
18:4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