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一弃二”就是执一种现象为“真善美”,而避其余。老子的本意(见《道德经》第一章)其实就是:道现于“非常道”才是“常道”。

“取一弃二”就是执一种现象为“真善美”,而避其余。老子的本意(见《道德经》第一章)其实就是:道现于“非常道”才是“常道”

再比如您所说的“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好像这个世上的绝大多数的文人都认为您说的是“真善美”,大多数的普通人也被教育得认同此论。不过,若能够把《道德经》的全部作出整体的理解,而不出现在自己的头脑和文字里出现前后逻辑矛盾的地方,就会马上发现:“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不仅不是“真善美”,而是实实在在的“假丑恶”了。为何?老子在《道德经》第二章里是这么说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这也是对《道德经》开篇里“有、无,此两者同出而异名”的更精细的说明。

以上写的这些,在学理科的人眼里,都是些最基本的东西,因为任何理科的逻辑推演都要严格地遵守最初的自然律或公理,不能出现前后逻辑的矛盾。反观绝大多数文科学人,基本上都在常常犯“违宪”的毛病。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学理科的才是真正的唯宪主义者。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