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页回复,这里再加上

作者的三篇文章对语言与哲学的关系,探讨得很深入。这是笔者所看到的WXC里,对哲学探讨最有意义的文章。那么结论应该是什么呢?光指出局限而没有结论,那么探讨就没有深入。似乎作者的结论是:哲学将失去意义,或者成为语言学的分支。而真正可靠的是科学。让笔者在这里提点看法。

这里最重要有两点, 即1. 什么是哲学? 2.哲学的出路在哪里?

哲学的内涵只有两个方面,即本体论与整体论。本体论是指“对存在本质的通晓”,而整体论是指“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就这两者而言,哲学永远都不会消忘,或者失去意义。但不排除在某个历史阶段,人们对哲学产生困惑。

那么哲学的出路在哪里?实际上,哲学的出路在于哲学的表达方式。用语言去表达本体论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语言是建立在二元论上。它一定导向二元对立,即自相矛盾。因此哲学本体论的表达是超越语言的。什么能超越语言,只有精神。但作者好像对此不敢兴趣,笔者也不多说了。哲学整体论的表达就是语言与思辨,即认识论与方法论。它衍生出科学。哲学整体论虽然不直接探讨存在本质,但总是间接地隐含着它,不断给人于启示。也就是说,在逻辑思辨的过程中,不光要有局部的细分,还要有整体的融合。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科学的最高学位是“哲学博士”的原因。那么科学是哲学的出路吗?永远不会。因为科学也建立在二元论上,即语言表达上,它无法表达本体论。有些没科学知识的人可能对此不信服。笔者就举个例子,任何科学实验的设计都将实验操作者排除在外。这就是“内”,“外”分别。它们与作者最初讲的“逻辑原子”的“这”和“那”没有本质区别。而存在本质永远不会是二元对立的。所以爱因斯坦说,五百年后的科学是佛教。

因此,笔者倾向于这样的哲学定位:哲学是连接人类精神与思想的桥梁。一面是“内在经验”,一面是“逻辑思辨”。“内在经验”是把握“存在”整一性(本体论)的途径,而“逻辑思辨”是理解“存在”局部运动的方法。

所有跟帖: 

这是我在博克里给你回复,也拿到这里请大家指正 -FarewellDonkey18- 给 FarewellDonkey18 发送悄悄话 FarewellDonkey18 的博客首页 (872 bytes) () 05/10/2013 postreply 12:30:53

给你回复,谢谢探讨。 -yfz9465- 给 yfz9465 发送悄悄话 yfz9465 的博客首页 (414 bytes) () 05/10/2013 postreply 12:45:35

分歧出于我们的“本体论的承诺”大不相同。 -FarewellDonkey18- 给 FarewellDonkey18 发送悄悄话 FarewellDonkey18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10/2013 postreply 13:06:04

谢啦。如果没有两位的探讨,以俺这有限的脑力只能在原地打转了。 -水宁- 给 水宁 发送悄悄话 水宁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11/2013 postreply 11:00:18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