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林杂感(二)


茶·友
 
中国文人大都离不开烟和茶,林语堂也不例外。
林语堂是漳州人,深受闽南功夫茶的熏陶,因此林先生在喝茶上也是下了功夫的。他常常一边抽烟喝茶,一边写作,他的文字既是烟熏出来的,也是茶泡出来的。
喝功夫茶十分讲究,必须遵守严格的步骤。第一泡的茶水是不能喝 的,必须倒掉。在看茶道表演的时候我十分不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而林先生在《茶喝交友》一文中是这样解释的:
“严格地说起来,茶在第二泡时最为妙。第一泡譬如一个十二三岁的幼女,第二泡为年龄恰当的十六岁的女郎,而第三泡则是少妇了。照理论上说起来,鉴赏家认第三泡的茶为不可复饮,但实际上,享受这个“少妇”的人仍很多。”
对于我等粗人来说,实在不懂这样的讲究,只一把茶叶抓了,扔在杯中,沸水冲泡,稍凉之后便如喝啤酒般咕咚咕咚大口灌下,一泡再泡,哪还分得清什么“幼女”、“二八女郎”、 “少妇”乃至八十老嬷呢?
这老少通吃的“重口味”,林先生大概要痛斥为不成体统了吧?
品茶不仅讲究步骤,环境也不可马虎。林先生说的精辟:“茶须静品,而酒则须热闹。饮茶之时而有儿童在旁哭闹,或粗蠢妇人在旁大声说话,或自命通人者在旁高谈国事,即十分败兴,正如在雨天或阴天去采茶一般的糟糕。”
如此看来咱这喧闹的茶轩着实不宜品茶,不如改名“咸亨酒店”罢了。
酒友越多越好,喝茶的友伴却不可多,“因为饮茶以客少为贵。客众则喧,喧则雅趣乏矣。独啜曰幽,二客曰胜,三四曰趣,五六曰泛,七八曰施。”独自饮酒是浇愁,独自品茶则是情趣。
还是林先生说的好:“只要有一只茶壶,中国人到哪儿都是快乐的”,“捧着一把茶壶,中国人把人生煎熬到最本质的精髓。”
快哉,林语堂!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台南孔庙与御赐匾额
  • 绅士的演讲和女人的裙子
  • 也谈鲁迅和林语堂
  • 说说台湾政客的书法
  • 读林杂感(一)
  • 所有跟帖: 

    人话究竟有多靠得住 ?:)) -悟空孙- 给 悟空孙 发送悄悄话 悟空孙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26/2013 postreply 12:02:47

    女性品茶怎么论? -相见时难别亦难- 给 相见时难别亦难 发送悄悄话 相见时难别亦难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26/2013 postreply 12:24:24

    第一泡也叫洗茶,冲掉尘土,品茶喝酒都可静可动,多元化发展,问好啦。 -小艾妈妈- 给 小艾妈妈 发送悄悄话 小艾妈妈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26/2013 postreply 13:09:09

    回复:读林杂感(二) -bymyheart- 给 bymyheart 发送悄悄话 bymyheart 的博客首页 (332 bytes) () 04/26/2013 postreply 16:59:25

    受教,我原不知道《浮生六记》译成英文了。只有四篇,是不是把不合主流的去掉了? -FarewellDonkey18- 给 FarewellDonkey18 发送悄悄话 FarewellDonkey18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26/2013 postreply 17:11:12

    茶轩改酒家,甚妙!:) -水宁- 给 水宁 发送悄悄话 水宁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27/2013 postreply 12:12:19

    回复:读林杂感(二) -taiyang星星- 给 taiyang星星 发送悄悄话 taiyang星星 的博客首页 (42 bytes) () 04/27/2013 postreply 20:11:14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