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尽然 - 见内

回答: 上个旧帖,供批判。瓦斯弹2009-01-05 11:42:59

当时蒋的道路代表了中国的一种极其渺茫的前途,这种渺茫直到珍珠港之后才彻底扭转。当时中国的绝大部分军队都已损失殆尽,民心士气几近崩溃,孤垂一偶,国运危在旦夕。
如果想要 YY 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的鬼话,请去历史的籍典里寻找伟哥。驼峰通道能支撑多久,也请一并代读。
任何一个负责任的谋国者,都不会仅仅把眼光停留在渺茫的抵抗上。只有为中国整上一份双保险,(即在当时世界上两个最强的阵营里谋取自己的一席之地)才是乱世危局里保全国脉民族的上高谋略。
至于汪氏会为此付出什么样的代价,精卫会去顾虑吗?会去计较吗?会因之而不前行吗?
“纵有先辈尝炎凉,谅无后人续春秋”!

所有跟帖: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