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惯于长夜过春时》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31年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的首联描写作者艰苦的生活处境,颔联揭示生活困难的原因,颈联写作者对死难者的深切哀思,尾联写作者的愤懑之情,表达了作者斗争的决心。诗句凝练,深切感人。
-
忍看:原作“眼看”,后在录入《为了忘却的纪念》时改成“忍看”。朋辈:即朋友,战友:指被害的柔石等五位左翼青年作家。
-
刀丛:比喻国民党的迫害政策。原作“刀边”,后在录入《为了忘却的纪念》时改成“刀丛”。
-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鲁迅 诗作《无题·惯于长夜过春时》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

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
酉年六月二十日作录应景宋(许广平)仁兄教鲁迅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午年春作录呈季市兄教正鲁迅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二十一岁时作,五十一岁时写之,时辛未二月十六日也。
烟水寻常事,荒村一钓徒。深宵沉醉起,无处觅菰蒲。酉年秋偶成鲁迅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旧帽遮颜过闹市,破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达夫赏饭闲人打油偷得半联凑成一律以请亚子先生教正鲁迅
----------
惯于长夜过春时,(鲁迅)
花开花落两由之。(杜牧)
何期泪洒江南雨, (鲁迅)沧海月明珠有泪,(李商隐)
岂有豪情似旧时。(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