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于长夜过春时】

来源: 2019-05-20 10:47:05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无题·惯于长夜过春时》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31年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的首联描写作者艰苦的生活处境,颔联揭示生活困难的原因,颈联写作者对死难者的深切哀思,尾联写作者的愤懑之情,表达了作者斗争的决心。诗句凝练,深切感人。

 

  1. 忍看:原作“眼看”,后在录入《为了忘却的纪念》时改成“忍看”。朋辈:即朋友,战友:指被害的柔石等五位左翼青年作家。
  2. 刀丛:比喻国民党的迫害政策。原作“刀边”,后在录入《为了忘却的纪念》时改成“刀丛”。
  3.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1931年2月,时鲁迅在花园庄旅馆避难时,得知柔石等人遇害的消息后所写。柔石殷夫胡也频冯铿李伟森等人是在东方旅社开共产党内部秘密会
 
议时被捕的,因柔石衣袋中装有一份鲁迅与北新书局所订合同的抄件,盖有鲁迅的印章,官府正在搜寻鲁迅,所以他只好离家躲避。柔石等人被害的消息为当局所封锁,鲁迅是从日本报纸上看到的,他在2月24日致曹靖华信中说:“看日本报,才知道本月7日,枪决了一批青年,其中四个(三男一女)是左联里面的,但‘罪状’大约是另外一种。”他在两年后所写的《为了忘却的记念》中,回忆当时的情景道:“天气愈冷了,……但忽然得到一个可靠的消息,说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已于二月七日夜或八日晨,在龙华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了,他的身上中了十弹。原来如此!……在一个深夜里,我站在客栈的院子中,周围是堆着的破烂的什物;人们都睡觉了,连我的女人和孩子。我沉重的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我在悲愤中沉静下去了,然而积习却从沉静中抬起头来,凑成了这样的几句:惯于长夜过春时……” [3]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鲁迅  诗作《无题·惯于长夜过春时》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

 

 

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
酉年六月二十日作录应景宋(许广平)仁兄教鲁迅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午年春作录呈季市兄教正鲁迅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二十一岁时作,五十一岁时写之,时辛未二月十六日也。

 烟水寻常事,荒村一钓徒。深宵沉醉起,无处觅菰蒲。酉年秋偶成鲁迅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旧帽遮颜过闹市,破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达夫赏饭闲人打油偷得半联凑成一律以请亚子先生教正鲁迅

 

----------

 

惯于长夜过春时,(鲁迅)

花开花落两由之。(杜牧)

何期泪洒江南雨, (鲁迅)沧海月明珠有泪,(李商隐)

岂有豪情似旧时。(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