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 水冶 西蒋村 马家

 

 

十、马丕瑶

马丕瑶:(1831~1895)清代广东巡抚。字玉山。安阳县蒋村人。清同治元年(1862)进士。历任山西平陆县、永济县知县,解州(今山西运城)、辽州(今山西左权县)知州,太原府知府,署理山西按察使和山西布政使。光绪十三年(1887)任贵州按察使,接着又任河南省布政使。十五年(1889)秋,任河南省巡抚。创建官书局,惠及读书人而广施教化。倡办蚕桑,开设机坊。二十年(1894)十月授广东巡抚。时值中日甲午战争之际,积极修复海防设施,选拔任用有才能的得力将领,兴办团练,加强武器装备。后因忧愤国事卒于任上。

马丕瑶膝下有四男三女,亦多远见卓识,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一席之地。长子马吉森,清廷翰林院侍诏,开办安阳六河沟煤矿(现属邯郸),首创安阳广益纱厂(今安阳豫北棉纺织厂前身),成立安阳矿业总公司,并出任安阳商会会长;开创河南地方民族工业之先河,是一位著名的实业家。

次子马吉樟,进士出身,历任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会典馆总校、湖北按察使、提学使等职,深得朝廷器重。辛亥革命后,任袁世凯总统府内史、北洋政府总统府秘书等职。三子马吉梅官居山东候补知府,民国时期曾任安阳县议会议员,其子马载之曾被选送美国留学,攻读采矿专业,回国后致力于我国的矿业教育事业。四子马吉枢。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马丕瑶的三女儿马青霞,又名刘青霞,是我国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辛亥革命女志士。

马载之名恒融,字载之,河南安阳人,1900年生,1911年进北京清华学堂(今清华大学)学习,1918年由河南省考送留美,在密苏里矿业学院学习采矿专业,1921年获得学士学位,当年回国在河南焦作福中矿务大学(1931年改为焦作工学院,今江苏省徐州市中国矿业大学)任教,直到1937年。在此期间授课以采冶系为主,并给土木系兼课。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10月马载之随焦工迁西安,1938年再迁天水,当年焦工与北平大学工学院、北洋工学院、东北大学工学院合并为西北工学院(一下简称西工),校址设在陕西城固。马载之在该院矿冶系任教授,主要授该系采矿专业课程。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西工由陕西城固迁咸阳,焦工也于同年迁洛阳复校。1947年焦工迁郑州,1948年又迁苏州,直到1949年4月苏州解放。焦工复校后,马载之一直担任该院采矿系系主任并在西工及重庆大学采矿系兼课。解放后,人民政府接收焦工,划归燃料工业部领导,将焦工迁至天津,在此基础上成立中国矿业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前身),马载之继续担任采矿系主任直到1953年。1953年10月中国矿院迁北京,更名北京矿业学院,马载之于1954年转入矿山机电系,任提升运输教研室主任,专门从事提升与运输的教学与科研。马载之1956年当选为北京市海淀区人民代表,1958年应邀参加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福莱堡矿业学院建校一百周年纪念活动,归国途中访问了苏联莫斯科矿业学院,与该院运输教研室主任、著名学者斯皮瓦科夫斯基教授建立了联系。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马载之被无端揪斗,身心横遭摧残,致年迈之躯,加速衰老,于1971年10月于西安病逝。


马氏庄园

目前,在马丕瑶的老家西蒋村,以及白壁和安阳市区,还有很多马丕瑶的后代,他们的排辈顺序是:丕吉恒怀庆,庭兰玉淑芳。

 

 

 

 

所有跟帖: 

【安阳桥村 洹上村】 -弓尒- 给 弓尒 发送悄悄话 弓尒 的博客首页 (36306 bytes) () 05/23/2017 postreply 00:19:44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