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手书 萨都剌 词
这阕词是萨都刺在元文宗至顺三年(1332)春三月,从翰林国史院应奉文字,出为江南诸道御史掾史时,路过徐州所作。
木兰花慢·彭城怀古
〔元〕萨都剌
古徐州形胜,消磨尽,几英雄?想铁甲重瞳,乌骓汗血,王帐连空。
楚歌八千兵散,料梦魂,应不到江东。空有黄河如带,乱山起伏如龙。
汉家陵阙动秋风,禾黍满关中。更戏马台荒,画眉人远,燕子楼空。
人生百年如寄,且开怀,一饮尽千钟。回首荒城斜日,倚栏目送飞鸿。

毛泽东:
萨都剌写了这些有关徐州的典故,吊古伤今,感慨人生,大有英雄一去不复返,
此地空余乱山川的情调。 初一略看,好似低沉颓唐,实际上他的感情很激烈深沉。
1957年3月19日,这是毛泽东第五次来到徐州视察工作,在列车上他接见了市委第一书记陶有亮、地委书记胡宏和市长张洪范。接见后,毛泽东从徐州登车赴南京途中,问起身边的秘书林克,有没有读过一个人的一首词。主席口中的这个人就是元代山西诗人萨都剌(la4),而这首诗就是萨都剌写的《木兰花慢-彭城怀古》。林克曾回忆道:
“当时,主席曾对我说,萨都剌写了这些有关徐州的典故,吊古伤今,感慨人生,大有英雄一去不复返,此地空余乱山川的情调。初一略看,好似低沉颓唐,实际上他的感情很激烈深沉。”
15年后,1972年12月,他生日后的第3天即12月29日,毛泽东即委托办公厅向国家图书馆借阅萨都剌的《雁门集》。借阅当日,毛泽东便在第7册封面用红铅笔写下“附词”二字,并为最后一首词《彭城怀古》圈点断句,再一次与萨都剌隔空感怀,且读且叹。
萨都剌 画
满江红·金陵怀古
六代豪华,春去也、更无消息。空怅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
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
思往事,愁如织。怀故国,空陈迹。但荒烟衰草,乱鸦斜日。
玉树歌残秋露冷,胭脂井坏寒螀泣。到如今、只有蒋山青,秦淮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