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牌名的由来(1)竹枝词

来源: 开心豆豆 2012-03-18 08:07:23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783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开心豆豆 ] 在 2012-04-27 13:07:58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ZT)  

词源于隋,成于唐,盛于宋。原是隋唐以来配合燕乐而创作的歌辞,后来逐渐成为一种长短的诗体,因而又称诗余。和唐诗双峰竞秀,各臻其美。
    
    词首先盛行于民间,现存最早的词是敦煌发现的曲子词,文人词相传以李白的《菩萨蛮》、《忆秦娥》最早,但疑为伪作。
    
    词是根据曲子所填的歌词,又称为“曲子词”。他是用来唱的,所以每首词都曾有过一个乐谱。每个乐谱都必定属于某种宫调(类似今天的C调、G调之类),有一定的旋律、节奏,这些东西的总和就是词 调。每种词调都有一个名称,这个名称就叫词牌。由于种种原因,曲子早已失传,只把名字留给我们瞻仰。清《词规》收录词牌1180多个,实际上应该更多。常用的词牌,大约有100多个。
    
    时间的流逝,许多词牌名的由来,除少数外,多已散落在岁月的回廊里,不可考据。但一般而言,词牌的产生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来自六朝隋唐旧曲;包括民间歌曲、宫庭歌舞曲、外域歌曲等等。
      2)、根据词的内容,创制、谱曲而来
      3)、由旧词改变或由旧词牌改称
      4)、人名、地名
    等等
    
    1、 竹枝词
    
      唐教坊曲名,本是巴 渝民谣。
    
      “竹枝”原是巴山楚水一带的民歌,唐•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曾在建平(今重庆巫山县)见到联歌“竹枝”,他也效屈原作《九歌》为其谱写新词九章,称《竹枝词》,被后人收入词集、词谱。
    
      【刘禹锡《竹枝词》序:“四方之歌,异音而同乐。岁正月,余来建平。里中儿联歌竹枝,吹短笛击鼓以赴节。歌者扬袂睢(suī)舞,以曲多为贤。聆其音,中黄钟之羽,卒章激讦(jié)如吴声。虽伧伫不可分,而含思宛转,有淇澳之艳音。昔屈原居沅湘间,其民迎神,词多鄙陋。乃为作《九歌》,到于今荆楚歌舞之。故余亦作竹枝九篇,俾善歌者扬之 ,附于末。后之聆巴歈,知变风之自焉。” 】
    
      《竹枝》调名来自曲中和声,五代孙光宪有词,依稀窥得远古竹枝词的原貌:
      乱绳千结(竹枝)绊人深(女儿),越罗万丈(竹枝)表长寻(女儿)。
      杨柳在身(竹枝)垂意绪(女儿),藕花落尽(竹枝)见莲心(女儿)。
      竹枝、女儿这两个衬词是唱竹枝时群相随和之声。
      
      竹枝词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所有跟帖: 

竹枝词 -红袖添香老板娘- 给 红袖添香老板娘 发送悄悄话 红袖添香老板娘 的博客首页 (121 bytes) () 03/18/2012 postreply 17:06:49

红袖的视频与豆豆转贴的好文相得益彰。问好两位朋友! -广陵晓阳- 给 广陵晓阳 发送悄悄话 广陵晓阳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19/2012 postreply 19:06:59

临窗观竹翠, 对影成三人....... 问好两位朋友! -开心豆豆- 给 开心豆豆 发送悄悄话 开心豆豆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20/2012 postreply 03:42:53

问好三位朋友! -红袖添香老板娘- 给 红袖添香老板娘 发送悄悄话 红袖添香老板娘 的博客首页 (22 bytes) () 03/20/2012 postreply 06:50:05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